我们是
青年中国行华中科技大学CLOVER团队
,调研主题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其影响。7月16至18日,分队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长平乡的平吉村与塘上村进行实地调研。尽管在长平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仅持续了短短三天,却让我们
对于平吉村与塘上村两个村庄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有了直观的感受与基本的了解,并能从中窥到整个大背景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一些挑战。
最初,我们是通过互联网的途径,了解到关于平吉村产业改革的一些报道,查阅了相关的一些资料,并联系了当地一些人员,选定了平吉村与塘上村作为我们的调研目的地。7月16号傍晚,到达萍乡北站,随后与乡政府的文奇书记一起来到了长平乡上。对长平乡的第一印象是完全从事农业或是基础工业的农村。长平乡生态环境非常的好,交通道路也很便利。之后,晚餐时,文奇书记又向我们
简单的介绍了当地的一切情况
,回答了我们的一些问题,
我们对于长平乡与其产业转型的现状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7
月17号,调研活动的重心在
平吉村
。平吉村的产业转型的特点在于它与企业江西省山水美公司的紧密联系。因此,我们首先在山水美公司的一期项目基地进行了访谈与实地调研。山水美公司在2012年进入平吉村,首先是走生态农业之路,向当地居民租赁他们的土地,支付一定的租金。2014年,处于经济效益方面的考虑,山水美公司提出要走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道路。由于山水美公司建设的园区面积已经达到平吉村13/16的面积,他们的决策也
带领着整个平吉村走向产业转型
。农民不仅仅能够从租金中获利,
还能获得更多的直接就业机会
,如在园区从事种植等工作,能收到旅游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农家乐等。同时在筹建阶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当地创造了非常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部分四十至五十岁居民的工作问题。之后我们又造访了平吉村的谢书记与当地几家典型的村民。
平吉村的产业转型还处在前期阶段,但是由于有当地政府与村民的支持,国家政策与项目基金,山水美公司的整体规划与技术支出,各方合作下,前景非常明朗。尽管预计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全收回投资成本,但是
长期效益不可忽视,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明显的作用。
7月18日,我们将调研活动的目标转移到塘上村。塘上村位于长平乡的北面,相比于其他的村庄,交通较为不便利,但具有良好的农业种植条件,因此塘上村与平吉村的产业转型模式具有明显的差异。这里的产业转型主要是由领导班子组织推进的,
是由无法长期发展的“小煤窑“生意转型到现代化的农业
。
我们拜访了村里的书记,并在她的带领下参观了塘上村的产业转型项目,燕窝塘养殖场。目前养殖场规模已达到一千五百亩,
预计未来达到三千亩的规模,是大型的养殖基地
。之后我们又造访了村长的家,与村长就塘上村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交谈。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塘上村领导班子之间的协作和他们的
奉献精神
,他们在真心实意的为村庄的发展,为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而出谋划策,尽管遇到少数不理解的声音,也依然坚持推进转型项目,使得塘上村发展了起来,并且成为了远近闻名的
人气村庄
,相信在这样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塘上村能够在产业转型这条路上走的更远,获得更加喜人的成果。
经讨论,我们向长平建设提出一些初步建议:
1.
长平乡的典型的村庄,平吉村与塘上村都是利用了自身独特的优势,如
平吉村利用自身的交通优势
,又即时抓住了机遇,与山水美公司合作以转型发展。再进一步的发展中,如果能更加
注重各个村庄的特色的培养
,包括山水美公司对一些特色项目的规划,可能更能够从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2. 从塘上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村庄的转型建设发展,各级领导和村民之间的良好合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如果能
进一步加强村民的参与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对村庄发展状况的了解程
度
,
协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更有利于村庄的长远发展。
3. 由于资源和资金有限,
以乡内一个或几个项目为重点,持续推进,带动周边村庄就业,更有针对性和效率性。
接下来,我们将对本次调研访谈记录和回收问卷做具体分析,最终做出实践报告,希望能解决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问题。
文字:汪想、朱媛媛
图片: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赴鄂湘赣三地调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其影响暑期社会实践队
排版:柳依
关注@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官方微博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