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九54助教
一个忽然想起什么有关投资、生活、个人等各方面杂想的领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六九54助教

返乡日记(顺序版)

六九54助教  · 公众号  ·  · 2021-11-25 12:4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上周回了趟盘锦,探亲。

恰好时间点卡在十一节后各地疫情报告之前,否则就像当年的只要998电视营销和如今的双十一直播活动一样,似乎错过又要等一年。


每次返乡都想写东西。也不知道是因为坐火车必定会看书而看书必定想写字,还是因为返乡本身就容易引发倾诉的情绪。


但是真要落笔,却迟迟不知从何下手。


顺序?


从离京前收拾行囊时,放不下留在


北京的惦念开始吗?从K字头绿皮车空旷的车厢、辽西口音喜爱搭讪的列车员开始吗?从kindle里翻出来村上春树作品集里剩余的最后一篇《舞!舞!舞!》,寻找初次阅读《挪威的森林》时的惊艳感开始吗?


似乎都可以。



从2005年来北京上大学,恍然间已16年。


曾反复萌生离开北京找个南方城市居住的念头,每次出差,都觉得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甚得我心,苏杭、广深、川渝,都洋溢着得不到的诱人。


直到今年开始频繁参加“志愿北京”的活动。


秋日,故都的天空水晶一样澄澈透明,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清晨站在龙潭公园里,游客尚少,可以很安静地观察这个城市——人民安居乐业,大部分都衣着光鲜、面带笑容。这样的时光,会让我这个客居者,产生一种融入感。


此前一直觉得北京是他乡,不管我在北京怎么努力奋斗,也是他乡、是随时可能离开的一个驿站。但是最近越来越觉得眷恋这里,不知道是因为已经在京16年,几乎追平了我在出生长大的那个城市居住的时间,还是因为做多了基层志愿服务,跟这个城市的人民产生了更为天然亲近的血肉联系。


我爱上了这里早春的鲜食,榆钱、槐花、二月兰;爱上了这里暮夏的繁盛,捉虫、观鸟、赏玫瑰;爱上了这里金秋的灿烂,银杏、黄栌、元宝槭;爱上了这里凛冬的温暖,卤煮、烤鸭、聚宝源。以至于短暂离开时,竟也生发出了离家的惆怅,或者说是一种逆向思乡的分别感。



这次回家用快过期的12306积分兑换了K字头的绿皮火车票,硬座81元。


工作日的下午,整个车厢乘客寥寥无几,每个人都霸占一整排座位横躺竖卧。操着经典辽西口音的锦州列车员推着水果饮料小零食的餐车路过,时光便仿佛瞬间倒流回到十几年前。而从十几年前开始有动车组,我已经很久没坐过7个多小时的慢车回家了。


大一大二的时候很喜欢K95,用学生证40块钱一个下午就能回家,比一百多一晚上的卧铺实惠太多。记得大一的时候,寒假回家第一次坐K95,还跑错了火车站。本应去北京站乘车,结果走错去了北京西站。


发现走错的时候还有一个多小时发车,赶紧找车站工作人员问怎么去北京站,得知西站北广场9路公交车可到,或者打车。于是我拎着一大一小一红一黑两个行李箱一路狂奔,上了9路公交问要多久能到北京站,售票员告知一个多小时。那是必然来不及了,于是又赶忙下车站到路中间抢着拦了出租车,直奔北京站。


开到宣武门附近开始堵车,而且计价器费用的跳动跟手表秒针的跳动一样让我惊心。于是问司机师傅能否有更经济快捷方式到达北京站,师傅说那么和平门地铁放你下来,二号线直接到。好在学生时代囊中羞涩,不舍得打车的费用,不然如果没有及时换乘二号线地铁,恐怕就要误了火车。


到车站插队检票继续一路狂奔且不提,欣慰的是,上车后发现同排座位坐的赫然是高四在市高复读时插班认识且后来同时考来燕园的LDK同学,一路惊慌失措的心跳和浸透衣背的汗水,就在老乡的招呼中平缓安宁下来。

列车摇晃,阳光正好,景色渐渐从燕山山脉金灿灿的柿子树切换进入华北平原开阔的田野乡间。打开kindle,开启旅途阅读。


前一天晚上刚给落了很久灰的这一古早阅读设备充好电。有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确实很少宠幸她,以至于冷落太久,尝试开机都困难。首页满满都是回忆。我读书喜欢把一个作家的全集翻出来看个通透,所以划过金庸、罗隆翔、王小波、东野圭吾后,还是翻了村上春树的牌子,因为一直想读又一直没读的《舞!舞!舞!》。


每次读村上的作品,都会惊叹于他笔锋的细腻敏锐,怎么会有如此精细的描写,如此奇谲的想象。如果是功力一般的作家来写,可能会显得矫揉造作的段落,在他的笔下流淌出来,就变得自然而然。有时候我自己写东西,也不自觉会有点受他影响,会试图很极致地多维度刻画某一具象,给寻常事物赋予其未曾被赋予过的新奇联想——例如中秋时写的,好像涂抹了蓝色大闪蝶鳞片上的粉末,流淌着金属光泽的天空。


“可怜的宾馆!可怜得活像被十二月的冷雨淋湿的一条三只腿的黑狗。”“练习游泳,做木乃伊。诸如此类的积累,人们便称之为文明。” 诸如此类的句子,真是身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村上,才写得出吧。读了一路之后,我在快到站的时候,便觉得绿皮火车摇晃时车厢连接处的吱嘎声都变得悦耳起来,好像是两节车厢在唱欢迎我回家的二人转。那是故乡的呼唤。


好吧,我到站了。8点限行解除,可以开车回家了。


或许有下一次的逆序,或许没有。人到中年,生活里总得有些个随遇而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