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巩俐一次次被推上热搜:先是戛纳电影节红毯秀,她独享两分钟清场的待遇,后是她和71岁的爱人——法国电子乐大师让·米歇尔·雅尔,十指紧扣,手戴钻戒,被媒体证实再婚,被网友送上祝福。
尽管感情状况被媒体无限放大,仍旧难掩巩俐在戛纳如明珠一般耀眼的光芒。
已经第18次亮相戛纳电影节的巩俐,几乎成了戛纳的一张中国名片。尤其是红毯秀,巩俐一驾到,其他女星都沦为了背景板。
如今第72届戛纳电影节还在进行当中,不过,大家都觉得,看完了巩俐,这届戛纳就等于结束了。
而但凡提到巩俐与戛纳,脑海中总能想起1993年戛纳海滩边的巩俐,当时凭借《霸王别姬》走上戛纳红毯,一件白衬衫和黑色鱼尾裙留下了极具风韵的东方倩影,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
这次来戛纳,巩俐同样是身负作品与奖项而来。
戛纳电影节将把“跃动她影”(Women in Motion)奖颁给了巩俐,在开云晚宴上由电影节主席皮埃尔莱斯库尔和电影节总监蒂埃里弗雷莫亲自为她颁发。
该奖项是专为在电影领域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女性艺术家所设立的。
此前获得该项殊荣的女演员分别有:
简·方达(奥斯卡影后)、苏珊·萨兰登和吉娜·戴维斯(末路狂花双女主,均为奥斯卡得主)、伊莎贝尔·于佩尔(戛纳影后、威尼斯影后)、派蒂杰金斯(神奇女侠、女魔头导演)。
巩俐是全球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影星,足见业界对巩俐地位的认可。
这个奖项不仅是对巩俐电影实绩和业界地位的一种承认,更是对她一直以来在国际上所代表的东方女性力量致敬。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不少西方人说起中国,都知道三样东西:天安门、长城和巩俐。
此话并不夸张。
巩俐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东方女性,被西方媒体誉为“东方最美的女人”,她获奖无数,是华语电影史上地位最高的女明星之一;她外表端庄大气,内心刚强坚硬,被影迷唤作霸气“巩皇”:
女王如斯,中国仅此一位。
出道便是夺得柏林金熊奖的电影《红高粱》,此片也是华语影坛首部获得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且同时获得了1988年中国电影金鸡奖与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
之后短短7年,巩俐就拿下了世界三大电影界的影后大满贯。其作品11次入围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6次入围奥斯卡金像奖,拿过3次英国学院奖和1次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电影成就华语圈至今没有人超越。
不仅如此,从2000年开始,赢得国内外电影奖项大满贯的巩皇开始了各大颁奖典礼评委的收割之路,国内外顶级颁奖典礼几乎都走了一遭。
巩俐是戛纳电影节历史上第一位的华人评委,在电影节的评委资历方面上,照样是无人能敌。
她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缪斯”,巩俐几乎与80至90年代华语世界的所有名导都合作过,多少角色都是为她量身制作。
······
曾有媒体问巩俐,会不会推荐年轻演员走向国际,她直言,必须用作品说话:“一定要有好的作品,让人刻骨铭心的角色。如果只是走走秀,别人是不会尊重你的。你用自己的努力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自2006年与旧爱张艺谋阔别11年再合作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后,巩俐就已经悄悄地低调减产了。
无作品,绝不轻易刷屏。
即使是电影邀约,她很少因为人情而轻易答应接拍,在对待演员这个工作上,她的原则几乎不曾为谁折腰过。
想要请动巩俐,必须要有能够打动她的角色。
“如果一个角色类型之前演过,那我不会重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