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十一人
本号由十一位专业财经记者创建,专注深度分析、独家报道,研讨企业兴衰,推动阳光商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幻方量化被曝规模急剧下降!跌至200多亿元 ·  13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刚刚宣布,下调!为今年首次 ·  昨天  
华尔街见闻  ·  梁文锋亲自参与,DeepSeek发重磅论文 ·  昨天  
央视财经  ·  刚刚!降息!这一央行宣布→ ·  2 天前  
午间明道  ·  徐小明:高位震荡(0218) ·  2 天前  
午间明道  ·  徐小明:高位震荡(0218)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十一人

桃花开了,来和我们一起工作吧

财经十一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4-06 11:31

正文

马克 | 文



天上的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财经》杂志的公司产业报道团队亦复如斯。


这几年散去的云朵里,有的创业实现了财务自由、有的成了券商最佳行业分析师、有的当了市场调查公司合伙人、有的移民加盟了国外咨询公司、有的转去别的媒体或做自媒体继续打拼、也有人去曾经跑口的公司做了PR。


这周有朵飞走四年的白云飞回来分享,说,还是当记者时眼界开阔,经常跟董事长CEO们坐而论道,现在天天打交道的就是董秘,见个VP都不容易。


春节前那朵财务自由的白云飞回来喝酒,说,还是当记者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市长见了都害怕,现在遇到小科长也得点头哈腰。


这些话所言非虚,但也都是客套话,不然当时他们也不会走。好几年前他们在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说 只有符合双曲线匹配法则,才留得住人才


如下图所示,个人发展曲线与团队发展曲线平衡增长,团队始终能给予个人成长空间,而个人成长反过来又促进团队成长,两者相得益彰共同进步。这样的团队,对人才的粘性就强。



如果员工个人能力成长迅速,团队进步缓慢(A)甚至退步(B),这意味着团队无法提供员工所需的成长空间,制约了员工发展。此时,人才流失势所必然。如下图所示。



悲剧在于,媒体行业经常是第二张图的状态。但在《财经》这样的高端媒体,并非没有员工能力的成长空间,而是员工能力成长后没有相应的财务回报和职位回报。我作为《财经》的副主编,对此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应该为别人的理想而奋斗。媒体必须做出重大改变,让落后的生产关系跟上迅速变化的生产力,让劳资关系变成合伙人关系,如此才能让创造核心价值的资产不再流失,这个资产就是人,生产内容的记者和编辑。 在这个抖音快手大行其道的时代,专业严肃的内容生产能力越来越稀缺,也越来越值钱。留住这种能力,媒体才有未来。


《财经》创刊于1998年,以其独立独家独到的专业形象享誉业界,但强大的品牌也成了打破传统生产关系的负担。直到这个春天,《财经》的决策者才下定决心,在公司产业报道团队中率先引入合伙人制度—— 只要你想写、爱写、写得好,你就有可能成为合伙人


合伙人的利益将在一家新注册的公司中体现,这家公司将由《财经》和团队共同持股,合伙人都是股东,共同分享公司收益。


新公司的任务当然是继续生产优质内容,但不止是新闻内容, 我们的定位是“研讨公司成败、探究行业兴衰,写有高度的商业。”我们不会疲于奔命地追热点抢新闻,除非那是必须追必须抢的、真正的大新闻


我们会接一些优质企业的写作订单,帮助企业挖掘其真实存在的商业价值,但订单不会多到让你无法从事正常的新闻报道。并且我们会严守 “不说假话不写黑文” 的底线,毫不犹豫地把那些提出这种要求的企业拒之门外,不管他手里拿着几位数的支票。


商业世界潮起潮落的周期正越来越短。贾跃亭的生态化反是不是泡沫需要三年才有结论,戴威从巅峰到谷底也就一年光景;安邦和华信刚刚宣布自己登上世界之巅,转头就成了电视新闻的丑闻主角;迷一般的王健林、迷一般的孙宏斌、迷一般的任正非……这是一个比电影还精彩的世界,绝大多数媒体却都记录的苍白无力。太多所谓的财经特稿商业特稿,跟财经和商业都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矫揉造作的文字游戏,和合谋出来的美图秀秀。


这不是读者想要的内容,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创造者,他们配得上更好的阅读,而我们希望和你一起来做这件事情。独立、专业、公正的媒体,对国家良性运行、对人民脱离矇昧至关重要,这样的媒体就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而《财经》就是这样的媒体。


人间芳菲四月天。四月是北京色彩最丰富的月份,嫩绿的基色外,桃花、樱花、玉兰花、丁香花⋯⋯叫不上名字的长在灌木和草地上的小黄花,到处都充满生机和朝气,就像初长成的小伙子小姑娘,在阳光下蹦着跳着笑着闹着,前方是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带上一束新开的桃花,来和我们一起工作吧。



《财经》杂志招聘商业报道记者


1,你的供职机构


天朝著名高大上财经媒体,海外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媒体之一


2, 你的岗位职责


研讨公司成败、探究行业兴衰,写有高度的商业


3, 你的岗位要求


A, 喜欢写字并擅于写字,编辑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给你改病句上

B, 好奇心强,把接触新人新事学习新东西当乐趣

C, 逻辑性强,能迅速抓住问题重点而不是一头扎进细枝末节

D, 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E, 英文好的加分,我们做的是国际视野的商业报道

F, 读财报读研报有快感的加分,我们是专业财经媒体


4, 你的写作方向


科技、制造业、消费、房地产、能源


5, 你的薪酬待遇


一人一议,与能力匹配,底线是能让你在帝都维持有尊严的生活


6, 你的未来


你将成为我们的合伙人,和我们共担创业艰辛、共享创业成果


如果你很牛,你现在就可以成为我们的合伙人


7,你的工作地点:北京


8,同时招聘实习生,大三及以上,非京校者自行解决住宿


有意者请发简历至[email protected] ,并在邮件标题里标注“应聘”二字





《财经十一人》团队成员一览:


马克

《财经》杂志副主编,《财经十一人》主编

写作方向: 研究公司成败、行业兴衰,思考商业与人文、政治与经济的互动

代表作:

《该不该再给贾跃亭一个机会》

《中海油的“中体西用”和华为的“脱亚入欧”》

《2019,天上人间》


谢丽容

《财经》杂志主笔,《财经十一人》副主编

写作方向: 科技领域

代表作:

《再造电信运营》

《苹果的抉择》

《华为闯关》


余乐

《财经》杂志编辑,《财经十一人》副主编

写作方向: 消费、零售

代表作:

《致命的糖,救命的甜》

《中国邮轮业驶入冰河期》

《乐天玛特梦断中国》



韩舒淋

《财经》杂志高级记者

写作方向: 能源、电力、工业、制造业

代表作:

《高铁为什么比核电快》

《格力美的,谁代表中国制造未来》

《GE西门子ABB施耐德开战工业云平台,王者掌控工业制高点》

《气荒或将持续五年 天然气行业短板尽显 市场疾呼全产业链改革 |《财经》封面》


周源

《财经》杂志高级记者

写作方向: 专注报道与传统IT、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相关的公司与产业

代表作:

《华为的第四件大事》

《上万家物联网公司会被“政策死”吗》

《华为闯关》



刘以秦

《财经》杂志记者

写作方向: 新科技与新风口

代表作:

《AI 独角兽面对BAT,挑战还是臣服? | 《财经》封面》

《数据黑产调查:猖獗内鬼、黑客师徒与“灰色暴发户”|《财经》特别报道》

《安防巨头海康威视走出舒适区》


陈潇潇

《财经》杂志记者

写作方向: 硬件,商业特稿

代表作:

《苹果村不相信梦想》

《小米生态链围城》

《金立危局何来》


马霖

《财经》杂志记者

写作方向: 消费企业和行业

代表作:

《三鹿十年,乳业进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