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微信公众号——凡凡翻译随笔
作者:
英语翻译凡凡,本文已获授权转载。
本文是翻译人凡凡这几年考二口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希望能对考生们和翻译学习者们有所启发。
前几天,查到通过了二口考试(综合67分,实务61分),
【顺带着过了一级笔译(60分),这和长期备考二口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我便开始整理近几年学习过程中用到的材料、纸张。朋友看到后,说“真是时间看得见!”顿时感觉这句话对于我这几年的经历来说,真是恰如其分。
上图是备考二口时用到的书&部分纸张
我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备考,到2019年6月通过考试,
用了4年的时间
。
这期间综合学习方面走过很多弯路,但是实务学习的方向一直都是非常正确的——
2016年5月第一次试水二口,实务就考了68分。
可以说,这是拼尽了一身力气得到的分数。
因为第一次实务分数还不错,所以后来备考实务时用的力气只有第一次备考的五分之一。
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因为我通过那多半年的学习、以及分数的肯定,已经确信我的练习方法是正确的,只需要沿用原来的方法做常规练习就可以了。
后来多次考试中,
除了第二次孕七月,生理原因影响大脑运转和口头表达的流畅度以外(实务只得52分)
,每次实务成绩也都刚好压线过:
60分、61分、61分、和61分。
所以我很自信自己掌握了实务练习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可能会有朋友说,二口不难啊,很多人一次就考过了啊。
的确如此,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有的人的确有这方面天赋或者有老师指导,能一次性顺利通过这个考试。
只是我是在工作、养孩子的时间之余全靠一个人自学的,没有人指导,也没有上过口译网课。
如果说有谁对我有启发的话,那就是新东方的@翻译老顽童 老师了,他的weibo是我最好的课堂。
学习累了、信心被一再打击的时候,我就会翻看老师发的内容,从中汲取口译练习的灵感,喘口气,继续练。
练习实务的前一年半,我一直有这种感觉:
就是听完录音以后,自己翻不动时,或者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时,烦躁的只想把书扔出去。
大概在第四次备考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明显减少了。
无论什么材料、无论听懂多少,我都能气定神闲、不疾不徐地把我听到的意思说明白,没有听懂也不瞎说。
很多口译老师都说,练习口译需要100个tap hours,我想大概是我已经走完了这个过程,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稳期,心态好多了。
不再觉得练习口译那么痛苦了。
下面是一些我备考实务时练过的笔记法和学过的材料,汇总一下,算是对这几年学习历程的纪念。
图有点儿多,因为真的做了很多练习,可以浏览着看。
1. 笔记法:
我是一开始就练习笔记法的,所以先放笔记法的图片。
学习教材是武汉大学的《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红皮的。
2. 教材:
教材也很重要,学会笔记法以后,我拿笔记法来练习教材上的文章。教材上遇见的不会的表达也都力求吃透、搞懂,标记出来,多读多念。
3. 口译技巧自学及反省:
这个本子上摘抄了我从老顽童老师微博上看到的讲口译精华的内容,还有@Jimmy杜争鸣 老师和 @卢敏的微博 老师的一些微博内容。还有自己备考时候的总结、碎碎念。
4. 每年的Zongli da ji zhe wen:
这是很好的汉译英口译练习材料,值得反复听、反复练,让口译女神张Lu用事实说话,告诉你如何做到处变不惊、见山开道、遇水架桥。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图示为听或者练习过程中积累的经典表达。
还有自己练习时记的笔记法,以及复盘时在笔记法上做的标记和总结。
做口译的时候,思维要非常灵活,想办法用最贴切的语言把听到的意思翻译出来。
这一点儿也离不开平时对英文单词的积累、时事新闻的了解、和逻辑思维的提炼总结。
通过二口考试,这阶段学习也算划上了一个句号,不过学习依然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