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树镇长
茶报之间,忙里偷闲耕余田。世家老体制,带你读政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勤于奋  ·  月入98美刀的网站 ·  19 小时前  
勤于奋  ·  月入98美刀的网站 ·  19 小时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周杰伦官宣新消息! ·  2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周杰伦官宣新消息! ·  2 天前  
上饶新闻  ·  周杰伦,突传消息 ·  2 天前  
上饶新闻  ·  周杰伦,突传消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树镇长

为何我们要放弃坚持了几十年的汇率目标

大树镇长  · 公众号  ·  · 2021-05-30 19:56

正文


最近央行放话说“人民币中长期将升值,国际化条件下央行将放弃汇率目标”。



很有意思, 试探市场反应 的态度很明显,非常值得解读。


中国是大国,国内一向是我们侧重点。但国内国际是紧密结合的,要充分考虑国际因素,不能孤立看待问题。


最近中国出口涨的太凶了,国内扩大生产,结果导致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暴涨,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大,国际上也有些被动,还影响了人民币国际化。


这里面的关键是美元大放水。


2020年,全球经济受到重创,但我们的出口却破了记录


怎么办?


就有人说:那我们人民币升值,通过中国出口商品涨价,把通胀输出到美国,逼迫美国放弃宽松。


这个逻辑上是对的,实际不可能。


不要忘了,美国至今仍然是霸主,放的水是由全世界承担的。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就算涨价10%,对美国来说也不算什么。


更何况,这个逻辑成立的前提是:中国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低,加工后出口的商品价格高。


但由于中国整体处于全球生产链的中游,对上游原材料也没有议价权,从根本上就不可能实现,具体可以参照下小镇本月月初写的两篇澳大利亚相关。


我们不是没有努力过,光中铝就有好几次大动作,可惜都失败了,去非洲开发西芒杜也可能面临围剿,困难重重。


位于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


这方面不得不羡慕日本住友、三菱等大公司的海外矿产布局。


而且在舆论界,我们现在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就是又开始自负了。


在2018年往前,以某些部门带头,各种吹,搞得盲目自大,之后华为中兴被重创,中美贸易摩擦开始,总算打醒了。


结果2020年新冠疫情至今,中国应对得很好,又开始翘尾巴了。


不得不说,这些部门,为了流量和政绩,利用自己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天天吹天吹地同时把国外形容得不堪一击,图啥?


我们必须想清楚一个问题,中国真就有这么强吗?美国及其盟友们真就这么弱吗?


动不动中国有个动作,就说要打击美国,中国又赢了,美国吓坏了。


如果真像一些自媒体或者专家说的那样,为什么我们这近20年,国资对外投资有这么多大失败?为什么我们连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价格都压不下来?


这是不合逻辑的。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确实不弱,但美国仍然很强,双方处于激烈的交锋中,整体中国处于防守反击的略被动状态。


因此,我们央行这个动作,核心不是进攻,而是防守。


对外放风放弃汇率目标、人民币升值不是为了对美国输入通胀,而是我们要自保,对冲一些风险。


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在国际疫情持续的情况下,中国出口还是压不下来,原材料继续上涨,两个因素叠加,紧接着就是价格闯关。


上世纪我们闯过,非常可怕,堪称命悬一线,那是要威胁整个中国基本面的。


物价闯关中,抢购商品的株洲市民


鲜花着锦的下面可能是万丈深渊。


为国者不可不谨慎。


因此,控制出口,促进进口,进而稳定国内物价,用易行长的话说,就是不能让老百姓手里的钱毛了,这是最核心的目的。


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民生,需要说一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关于GDP计算,有几个维度,记住一个简单结论就行:消费、出口是增加GDP,进口是减少GDP。


在疫情这种全球危机下,中国是必须力保GDP的,这是保就业的根本。


这里面就有GDP怎么增长的问题。


图省事,那就拼命扩大出口就行。但是前面也说了,这样做隐患很大,国内物价暴涨的后果很多读者朋友也感受到了。


为国者,有时候,必须舍易求难。尤其我们还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可以把责任甩给对手党,甩给民众。


什么是难?就是要降低出口增大进口,即GDP会因此下降的同时,还要力求GDP较高增长。


这听起来很矛盾吧?对,就是这么难。


想要两个目标都实现,我们可行的策略就是扩大内需,也就是提振消费,用消费增长来填补进出口缺口。


中央对进出口,是能够通过汇率、税收等行政手段有效干预的,想要调控很容易,最近的比如取消粗钢出口退税。


相比之下,扩大内需就不好调动了,因为这需要一个个的地方政府共同出力,甚至得强行逼迫他们舍易求难。


好在,中国内部各地政府、各部委长期习惯了GDP增长任务。就可以利用这种习惯,把压力更大的施加给国内,推动改革,改善民生。


怎么做呢?


提振内需,有两条路:一个是居民消费,另一个就是政府消费。


先说前一个。现在中国居民压力太大了,普通百姓没什么钱,且不说掏空“六个钱包”的房价,连教辅都成了吸血鬼。


所以,我们更要用GDP增长的考核压力,逼迫内部的改革,缩小贫富差距,让老百姓手里的钱多起来。如果14亿人的消费能够激活,中国崛起就毫无问题了。


另一个政府消费。我们正在引导各级政府增加更多的社会保障的支出,这个和促进居民消费是一体的。社会保障好了,人民不担心养老医疗教育了,自然就敢花钱了。


从这个维度,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最近包括教育、学区房等方面的改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