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言
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缅甸部队出动,捣毁多个电诈窝点 ·  昨天  
参考消息  ·  今起,免签新政+1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哪吒2》“闹到”好莱坞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以总理:“令人震惊”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国安部披露一起间谍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言

机器人你知道什么是恐怖吗?

译言  · 公众号  · 国际  · 2016-09-05 16:23

正文

9月2日美国上映了一部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 《Morgan》 ,由Kate Mara主演,对于这样一部关于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可以达到什么程度的电影来说,让人工智能系统做出预告片简直是神来一笔。




电影上映之前,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20世纪福克斯合作,用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沃森(Watson)剪辑出了惊悚电影《Morgan》的预告片。虽然我们对人工智能这个话题已经越来越不陌生,但是连电影剪辑也可以由人工智能完成,还是出乎人们的意料。


看完预告片的译言菌负责任的说一句,这支1分20秒的预告片,完全看不出来跟其他惊悚片的预告片有什么区别,不管是镜头、音乐、人物、情节关键的设置,都让人产生一种紧张的情绪。


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故事情节:


一个神秘的实验制造出一种新的智能人类,这个产物( Morgan )拥有强大的能力,但是也非常具有威胁性,一个人类的监控者( Kate Mara 饰)在随时考虑是否要消灭它……




IBM 的团队的工作困难在于,如何使一个由逻辑,数学和算法构成的机器去理解和表现恐惧。


为此, IBM 让沃森系统检查了100部经典的恐怖片,研究了每一个情节设置点,那些构成恐怖片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图像方面的反应,声音的变化,人类的行为,包括单个个体和两个人的不同反应等。


做完这一步,沃森“消化”了 Morgan 这部电影,用学习到的恐怖设置来选择片段制作预告片,当然,一个人类的剪辑师会最后处理细节,大家反映,沃森选择的动作场景比较多,剪辑快速,演员表现出强烈的情感,也有人认为,沃森剪辑的预告片其实很平庸。


让人感到有趣的是,沃森所选择的片段与人类的普遍认识不同,这可以帮助研究团队进一步探讨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恐怖究竟是什么。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研发的沃森(Watson)在2011年的美国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中打败人类冠军,用自然语言实现深度问答,展示了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做电影预告对于沃森来说,可以说是另一项周边活动。这个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作为医生,在10分钟之内诊断疑难病症,也可以充当一个教师或者一个世界大厨等任何角色。




其中最为引人注意的角色,也许是沃森在医疗方面的潜在用途。 2015年4月Watson Health成立,正式进军医疗行业。2015年7月沃森和美国第二大连锁药店CVS进行合作,对用户行为和指标分析,并预测其健康状况。去年8月IBM还收购了医学影像公司Merge,结合沃森的认知学习能力,能够将医学影像、诊断和用药方案三者贯通起来。



IBM宣布推出沃森健康系统


康夫子CEO,前百度自然语言处理部资深研发工程师、文本知识挖掘方向负责人张超在以前的采访中指出:“在记忆维度,机器要比人厉害;只要灌输给机器足够多的知识,机器可以代替人们来搜索各种可能,最后辅助医生。”


种种迹象均表明,沃森除了可以成为全球最顶尖的医疗专家之外,也将成为医生最重要的治疗和分析助手。与之相伴而来的,也将是持久不断的对人工智能开发的伦理道德标准的讨论。




今年8月12日,IBM宣布其智能认知系统沃森机器人正式登陆中国。从电影剪辑到病情诊断,人工智能系统才刚刚开始,对于之后的进展和应用,大家也只有拭目以待。


而在真正的人工智能出现以前,人们不会停止对AI的畅想和担忧。


东西文库近日出版的新书《我们最后的发明》探讨了一味追求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危险。目前为止,人类的智慧还是独一无二的,然而我们能够和大大超越人类智能的AI共存吗?或者说,它们会允许我们与其共存吗?《我们最后的发明》已经上架,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参考消息  ·  今起,免签新政+1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哪吒2》“闹到”好莱坞
2 天前
参考消息  ·  以总理:“令人震惊”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国安部披露一起间谍案
3 天前
指尖阅读  ·  心若不惜,情亦不再
8 年前
开言英语OpenLanguage  ·  好时髦!条纹格纹圆点...英语怎么说?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