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行情变幻的背后,有哪些因素?我们现在还可以上车债市吗?
今年9月24日之后,在降息、降准、再贷款工具出台等利好措施的刺激下,股市开启了狂飙模式。
而“股债跷跷板”效应也再次显现,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债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24/9/24~2024/9/29。
这个阶段重磅利好政策一个接一个,涉及降准降息,刺激房地产等,然后股市暴涨,市场风险偏好大幅回升。这段时间,银行理财也出现较多赎回,债市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调整。
第二个阶段:2024/9/30~2024/10/30。
国庆后,股市出现大幅调整,投资者也冷静了下来,市场进入政策空窗期,债市开始回升。但随后因为税期扰动等,开始震荡。
第三个阶段:2024/11/1~2024/11/15。
政策层面,主基调是防风险;基本面上,维持弱改善。于是我们又看到股市来了一波过山车,而债市持续走高,修复大半回撤。
债市这段时间的走势,我们梳理清楚了。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过去几年的12月份,债市有怎样的表现。
从市场来说,12月有季节效应,历史上上涨的年份多。
这是因为,历年的11月、12月,财政支出力度往往较大,释放了流动性,可以对冲部分债券供给压力。
这里统计了2019~2023年的五年里,中证综合债指数在12月份的表现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历史表现仅供参考,不代表未来走势
可以看到,只有在2022年11月那波债灾过后,指数表现较差,单月涨幅只有0.17%。其他四个年份,单月涨幅都在0.6%以上。
长期来说,展望2025年,货币政策方面,浙商证券认为,2025年有降准空间2次,降息空间2次,有利于债市。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4年末至2025年初,财政扩张预期升温等,会压制利率表现。但随着全年政策基调确定以及政府债券逐步发行,以降准降息为代表的货币宽松操作将陆续推出,叠加高基数和外需走弱导致的经济增长回落,配置资金逐步入场,10年期国债利率可能将重回趋势性下行。
从各家券商研报观点来看,对2025年的债市的预期,还是比较乐观的。
所以无论是短期的季节效应,还是明年的宽松预期下,债市都是比较受益的。
债券基金经理,中欧基金的王慧杰是我比较关注的。她是美国普渡大学数理金融硕士,从业超13年,管理基金也超过8年,中高等级信用债和高等级存单投资经验丰富。
她在管时间最长的产品是中欧短债(A类:002920,C类:006562),产品主要配置短债,曾连续2年拿到明星基金奖。
获奖来源:证券时报,“三年持续回报普通债券型明星基金奖”(2022年7月)、“五年持续回报普通债券型明星基金奖” (2023年6月)。
其中,中欧短债A,成立于2017.2.24,截止2024.9.30,累计收益28.59%,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0.79%。
从产品的净值走势可以看到,产品表现一直很平稳,即使在2022年11月债市大幅回调的情况下,也没有太大回撤。成立以来,产品最大回撤仅为-0.47%,业绩比较基准则为-2.71%。
(最大回撤数据来自:wind,2017.2.24-2024.9.30)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4/9/30
王慧杰的另一只产品中欧中短债债券发起(A类:015502,C类:015503),相对于中欧短债而言,则是拉长了久期,在追求稳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进攻性。
王慧杰的这两只产品,都是属于中欧基金推出的【稳】策略产品线,其主要定位于【稳健策略】类投资,对基金产品的含“权”仓位比例有严格要求。
中欧【稳】策略非常看重风险把控,尤其是在信用风险的防控上。中欧基金在组织架构上专门设置信用研究部,负责独立的信用评级体系建设,覆盖超3500家发行人,覆盖度行业领先,能够有效地为投资提供信用研究和信用策略支持。
此外,中欧【稳】策略下的产品也是非常丰富,可以满足大家多种需求。像是前面提到的中欧短债和中欧中短债,都是非常适合有一定闲钱,追求稳健投资的朋友关注。
近期中欧【稳】策略又再添新成员,如果大家在稳健投资的基础上,还希望产品有较高的流动性,可以关注最近即将发行的
中欧优享债券(A类:022419;C类:022420)
。
这只产品同样是由王慧杰管理,专注纯债投资,不投股票和可转债,追求稳健投资。同时,这只产品在费率结构的设计上也很友好,无论是A份额还是C份额,持有7天,都是不收赎回费的。
现在股市波动大,如果大家希望年末能更稳健一点,配置低波策略产品来防御风险,可以多了解一下中欧优享债券。感兴趣的投资者可通过中国银行进行认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