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100多年历史上,首位获奖的中国作家。人们感到无比骄傲,可是在莫言之前,并非没有中国作家有机会、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如果沈从文1988年5月没有去世,肯定能得奖。”
诺奖终身评委、知名汉学家马悦然面对媒体,曾不止一次这样表示过。
沈从文是湖南凤凰人,他的大多数作品都饱含浓厚的湘西风情。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他的《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这是由写尽人性、命运的9篇故事组成的小说集。在此次分享中,精选了其中4个代表性故事,带大家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沈从文。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沈从文笔下那些最普通、却最动人的平凡故事吧!
⒈
《山鬼》:一个喜欢桃花的男人,到底有多浪漫
第一个故事叫《山鬼》。故事中的主人公跟之前大火的“流浪大师”沈巍有一定的相似性,虽然他们的经历是如此不同,可是他们骨子里却有着近乎一致的简单与执拗。
主人公没有正式的名字,只是被冠以“癫子”的称号。之所以叫癫子,是因为在旁人看来,他疯疯癫癫的,算不上正常人。对于癫子疯癫的原因,沈从文并没有过多解释。
只说有一天,癫子夜里没回家。隔天一早,他回来了,他的母亲就问他,去干什么了?结果癫子说,走了一天一夜,去看了桃花。母亲听完后,觉得癫子在说假话,也就没在意。
可几天后,癫子又消失了。这一次,他出远门去看人家卖牛,因为他觉得牛好看。
在这之后,癫子的母亲才相信,儿子精神出了问题。可是当时没有治疗精神疾病的条件,人们也只觉得癫子是触犯了神灵,被惩罚了。
可好在,癫子的母亲虽然担心儿子,但是转念一想,儿子至少是开心的,也就接受了这个结果。甚至在儿子出门的时候,她会给儿子一些钱,好让他玩得开心一点。
除开经常出远门玩之外,癫子的另一个爱好就是跟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他对大人往往沉默寡言,但是在孩子们面前,他却非常活泼。
他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教他们做一些手工。孩子们也非常喜欢癫子,把他当做一个英雄人物。
然而,在村民们的眼中,癫子是一个异常的人。虽然自始至终,癫子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之事,也没有变得懒惰邋遢,甚至还像一个正常的劳动力一样帮助家里干活。
可是他的沉默,他对小孩的亲近,他对自然万物的亲近,却让每一个正常人感到陌生。
在故事中,沈从文并没有解释癫子为什么而疯癫?或许,他只是厌倦了成年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不想成为一个追名逐利之人,所以选择了一种最简单纯粹的生活。
就像之前大火的“流浪大师”沈巍,他本可以在体制内安安分分当一名公务员,可是他为什么选择离开呢?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人理解他的垃圾分类思想。当他选择捡垃圾的时候,人们给予他的只有鄙夷。所以他选择了离开,成为了一名拾荒者。
在无数人看来,他的生活落魄穷苦,可是他的精神是富裕的,他的生活是自由的,而这是无数人想得而无法触及的。
无论是癫子还是沈巍,他们追求的,其实都是一种自由随性的生活方式。
因为在这世间,除开名利,还是很多东西值得去追求,比如:简单的快乐、平淡的幸福。
⒉
《贵生》:在社会大环境下,每个人都是普通小百姓
说完了第一个故事,接下来我们来看《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一书中,另一个故事《贵生》。
该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贵生的青年人,他勤快踏实、积极上进,是被村里人广泛认可的大好青年。
靠着给村里的小老板五爷打工,贵生年纪轻轻就盖上了房子。那么接下来,他考虑的事情就是结婚成家了,而贵生也早就看中了一个姑娘。
姑娘名叫金凤,是村里杂货铺杜老板的女儿。闲暇时,贵生经常会去杂货铺里帮忙。
一来二去,金凤也喜欢上了贵生。可是他们的爱,一直藏在心中。虽然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这二人是两情相悦,甚至杜老板也暗暗将贵生选做了未来的女婿。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如果一个男人真心一个女人,那么他需要做的不是表白这么简单,而是要直接上门提亲。
那贵生为什么不向金凤提亲呢?主要原因是,他听别人说,金凤八字重,克父母,压丈夫。跟过去乡下的很多人一样,贵生也是一个有点迷信的人,所以他把求婚的事暂时搁置下了。
有一天,贵生终于想通了。他想着金凤渐渐长大,生得越发好看。再加上杂货铺里人来人往,没准哪一天,金凤就看中了别人。想通了之后,贵生就要为求婚做准备了。
贵生去城里找了舅舅商量婚事,商定之后,借了钱买肉买布。此时的贵生不再想着金凤会怎样克自己,而是幻想着有了妻子之后的美好生活。
然而,贵生这一去花了好几天时间,等他回来的时候,已然是物是人非。
金凤被许配给了别人做小老婆,而这个人就是贵生打工的老板五爷。五爷因为赌博输了钱,觉得自己运气差。
旁人就给他出了个点子,让他娶个年轻的姑娘,冲冲晦气。而五爷一下子就相中了金凤,很快就去提亲了。
贵生不愿意相信这一切,他先是找到金凤的父亲杜老板,询问这门亲事是否是真的,对方只是高高兴兴拿出了结婚用的红包。
在金钱面前,杜老板已经全然忘记了贵生深爱着女儿。另外,这段婚姻也是杜老板点头答应的。因为在过去的乡村里,婚姻更像是一桩钱权交易,而跟爱情没有关系。
贵生心中不服,又找到了金凤。但是他问出的第一句话却是:“金凤,你有大喜事,贺喜,贺喜!”金凤没有回答,但是从她的沉默中,贵生再也无法逃避这个事实了。
在得知这一切之后,贵生痛苦万分。可是他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因为他从没想过打破这一切,比如:同金凤私奔或者找五爷说理。
在故事的最后,金凤顺利出嫁了。同一天,贵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但是在走之前,他做了两件事情,一是烧了自己家的房子,二是烧了杂货铺。
直到最后,贵生没有带走金凤。而金凤也将带着遗憾,度过余生。
回看整个故事,我们会觉得很荒唐。因为这里面充满了封建迷信的思想,无论是贵生害怕金凤克自己,还是五爷相信娶个年轻的姑娘就能转运,这一部分跟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有关。
而这里面更深层次的东西,其实还是人性,贵生懦弱,他不敢让金凤悔婚,直到最后也不敢烧五爷的房子,他害怕的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害怕的东西,那就是权贵。
就像现在,这种观念虽然没有那么强。但是试问一下,又有谁不对钱和权心生敬畏呢?而这种敬畏里面,必然就带有一种恐惧和懦弱。
⒊
《萧萧》:制度很冰冷,但人性可以很温暖
说完了《贵生》这个悲剧性的故事,接下来我们来看另一个故事《萧萧》。
萧萧是一个女孩的名字,也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12岁那年,萧萧便嫁进一个大户人家,给2岁多的一个小孩作童养媳。萧萧自小就没了爹娘,在伯父家长大,是一个不被人疼的孩子。
出嫁对小小年纪的萧萧说,没有那么多悲愁,她甚至都不明白自己将来要为这家人生养孩子的责任。
嫁过来之后,萧萧每天的任务就是带孩子,也会帮着做一些杂事。
15岁的时候,萧萧遇到了一个23岁的青年,这人名叫花狗,是这户人家请的帮工。因为萧萧也会经常带着自己的小丈夫出门去干一些活,所以同花狗见面的机会就多了。
一来二去,两人竟互生情愫,一有机会就偷偷约会。有时候,萧萧甚至会带着自己的小丈夫同花狗见面。但由于孩子也才5岁,对男女之事根本不懂,只管自己玩得开心。
这花狗也不是什么好人,竟引诱萧萧跟自己发生了关系。不久之后,萧萧怀孕了。她找花狗商量,想着逃到城里去,找医生打掉这个孩子。可是花狗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人,听了这一切之后,竟然偷偷就跑了。
没了花狗,萧萧也没有一个可以商量的人,她也不敢把这事告诉家里人。可是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萧萧也打算像花狗一样,偷偷溜了。可是还没有出发,就被这家人发现了。
家中出了这样的丑事,他们骂萧萧、恨萧萧,把萧萧关了起来。根据当地的规矩,萧萧只有两条路,一是被沉潭,也就是扔到水里淹死;二是转嫁给别人。
可是一时间,他们不忍心处死萧萧,也找不到愿意娶萧萧的人。对萧萧的处置,也就搁置了。
萧萧继续在这家住着,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渐渐地,这家人却似乎释然了。第二年,萧萧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家人没有处理这个孩子,反而把母子二人照顾得好好的。
故事的最后,这一家人接受了这个孩子。萧萧依旧同那小丈夫结了婚,生了自己的孩子。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个故事充满了腐朽落后的思想。从萧萧被嫁做童养媳,到花狗引诱萧萧失身,这一切都是如此丑陋。
然而,故事的转折在于,这一家人最终竟接受了萧萧的这个孩子。
而这也是这个落后乡村中,让人颇感意外的人性光辉。
任何一个社会,的确都需要制度和规则。可是,这些东西是冰冷的,而人性才是温暖的。
⒋
《丈夫》:一个把妻子送去当妓女的男人
说完了《萧萧》这个故事,接下来我们来看《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一书中中的另一个故事,《丈夫》。
跟前面的故事一样,这个故事依旧充斥着湘西那片土地独有的特色和风俗,那就是船妓。
由于湘西多河,也就多水手。这些常年在外的男人没有妻子,即使有妻子也很难见到,所以他们解决生理需求的手段就是到码头之后,找妓女。
在《丈夫》这个故事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妓女,她的名字叫老七。跟大多数船妓一样,老七在乡下也有一个家。
她是在跟丈夫商量之后,才决定到城里做妓女的。每个月,她都会把自己赚的钱寄一部分回家,留给家里种地的丈夫。平日里,老七跟丈夫分居两地,只有过节的时候,丈夫才会从乡下来看妻子。
老七和丈夫的故事,也发生在这一次探望之中。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丈夫来了之后,住在了老七平日接客的船上,准备同老七小聚。而老七也为丈夫特地买了把琴,算是给他的礼物。
然而,就在丈夫在船中同老七拉琴唱歌的时候,却来了几个仗势欺人的小兵。他们一副醉态,说着最轻佻的话,彻底破坏了相聚的和谐气氛。
虽然最后这几个小兵离开了,但是丈夫深深体会到了妻子的卑微。
第二天,丈夫要离开了。临走前,老七拿出了一些钱给丈夫。丈夫却不肯接这些钱,最后推来推去,钱散落了一地,丈夫竟呜呜地哭了起来。这之后,老七跟丈夫回了乡下。
沈从文在写这篇故事的时候,并没有明确指出,最后老七和丈夫到底说了些什么?但是他们一起回乡下的结局,却说明了一切。
这个老实巴交的乡下男人的确愚昧懦弱,可是当他亲眼看到妻子被欺辱之后,他并非毫无感觉。
当他选择把妻子送出来当妓女的时候,他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就已经彻底丧失了。可是当他在妻子面前失声痛哭的时候,他的无奈和悲苦却令人动容。
丈夫的行为,的确可恨,但同时,也很可悲。一定程度上,他的选择是被大环境影响的。因为人们都觉得那平常,他便也觉得可以送妻子去卖身赚钱。
他不像现代人,不懂得自由平等。这就是他的可悲之处。
我们在看的时候,其实很难去评判这些行为,因为就像沈从文在《边城》中所说:
“这些关于一个女人身体生的交易,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
而这也是沈从文作品的高明之处,那就是很少做道德性的评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一书中的一些故事,我们现在看来,当然会觉得这些人愚昧懦弱,这些事荒唐至极,可是回到当时的那个时代,这些故事其实就很好理解了。
沈从文完成这些故事的时候,大多在1930年左右。而沈从文是一个喜欢写过去的作家,所以他记录的大多是1930年之前的故事。
那个时候的中国,刚结束清朝的封建统治,民智未开,再加上湘西地处偏远,信息不畅。
那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遵从的,就是一套腐朽的社会制度。出于此,那些小人物的懦弱卑微,害羞胆小其实就不难理解了。
可是这不代表他们是一群麻木的人,他们也有激情、热爱、和愤怒,就像此次分享中提到的贵生,他畏惧权贵的同时,依旧烧掉了自己的房子和杂货铺,选择了消失。
这当然不是最完美的结果,可这却是最合理最真实的结果。
透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出,沈从文其实是一个心怀慈悲的人。
对于这些普通的小人物,他没有过多的道德批判。相反,他喜欢他们的单纯善良。对他们悲惨的命运,他更多的也是同情和理解。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是沈从文去世后,妻子张兆和的妹妹张充和与丈夫傅汉斯为其撰写的挽联,而这不仅是对沈从文一生最好的概括,也是对他文学作品最好的概括。
他所推崇的,是一种慈悲而单纯的人性观。
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像沈老先生一样,坚守自己的人性阵地。人生在世,单纯一点,慈悲一点,心也会温暖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