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男:那些三战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昨天小编写完推文,在后台收到了一条评论:
隔着屏幕都可以感觉到他/她的难过和痛苦。现在濒临出成绩的关口,相信大部分成绩可能没有那么理想或者在擦线边口徘徊的朋友,也和这位同学一样的心情吧。现在有一个赤裸裸的摆在你面前的选择之一就是——再考一年。小编知道,对于这一类人群,要么二战,要么是三战,甚至更多,这些人所面临的的压力,一定远大于其他人,我知道说很多安慰的话都没什么作用,但不妨,在出成绩之前,放下你的焦虑,听一听之前在热搜上“风风火火”的刘一男老师怎么说吧。
————————————————————————————
这是一个十分尖锐的话题,是一个伤人的话题,尤其有那么一群人已经变得对外界非常敏感,完全伤不起了。
每年考完研,一战的相对轻松,非常牛b地和我说一声,男哥取关啦谢谢一年的陪伴,那种感觉就是,老娘一年足以上岸,考研备考只是姐生命一个很短暂的小操作。其实每年考完,真正和我私信交流更多的是二战的,他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
真怕三战。
一战的时候,一边忙着学校的各种事儿,学生会的,系里的,因此难免影响学习,所以如果没过线,好像朋友和家人都能理解。
二战,你会获得家里和朋友的全面支持,因为二战似乎已经天时地利人和了,你全力以赴,要为了梦想飞奔,可是,二战有三个坑。
第一就是有人换学校了,觉得自己既然是二婚,为什么不为了真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挑战,于是换了重点大学,然后顺理成章挂了。
也有的人呢,心态成熟了,看破红尘了,觉得在轻松的生活态度面前,为了虚无的名牌大学拼得一头青春痘这种三观兼职就是粑粑,于是很从容地降低目标选择考本校,导师还是那种经常会和自己在门口小饭店碰到的熟人,于是,节奏放缓了,感觉自己稳如狗,于是拖延症犯了,
最后,又挂了。
然后,突然就成熟了,变成了诗人,喜欢听许巍,《蓝莲花》,夜深人静,经常半瓶啤酒就能整地热泪盈眶。
喜欢汪峰,我要飞得更高,喜欢朴树。
第三就是,二战要边讨生活边考研,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在淘宝上选了心爱的桌子,感觉自己和考研要过上了,感觉考研就是自己床上的心肝了怎么还能考不上,可是自己讨生活哪有那么容易,要么是特别懒惰,因为没有了室友的监督,要么是经济拮据,通个马桶150元,心疼三天。
生活不单纯了,累。
有时候突然看镜子,会觉得自己真特么老。
二战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慌了。听各家考研讲座名师撒鸡汤的时候会呵呵一笑感觉这套路很熟悉,听到听过几百遍的段子会像老干部一样,嘴角浮现老干部般鼓励性的笑容。买书不会只看封面,而懂得很专业地评判书的体系和水平,花钱报班更精明,无良代理再也忽悠不了你了钱了。你通透了。
生活就是这样,起起落落,一会让你雄心壮志,一会又会给你当头一棒,让你变成落汤鸡。
午夜时分,你在自己租住的小屋,昏黄的灯光下,一串稍微设计过的文字,就会让你五味杂陈。
"改变不了的事就别太在意,留不住的人就试着学会放弃,受了伤的心就尽力自愈,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别为难自己。
"
二战是你正式毕业后的第一年,你可能正好分手了。你对象的态度其实没什么,关键是他/她家人觉得你好像前途未卜,不想和你这样悬着,你们选择了好聚好散。你又失去了生命中本来准备依靠的另一伴。手机相册里偶尔跳出来的你们共同走过的路,-阵唏噓,-遍遍问自己,这样的选择,是否值得。
好在,你总会有一个朋友在无论多么怀疑自我的时刻,它都不会离开你,它的名字一直没有改变,它叫梦想。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翅膀?梦想是力量?梦想是受尽委屈也心甘情愿?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
梦想就是只要你还没遍体鳞伤,就打死也不会放弃的东西。
手机前的朋友各色人等,一战结束的,男哥祝福你不再经历考研这件事本身,更立体的成长是你选中心仪的导师,和同学们和师哥师姐们在找选题做项目的时候,更多地,碰撞你喜欢的专业,展翅翱翔。二战结束的,男哥祝福你懂得用经历增加自己的沉淀,其实我就是二战,第一次考研报名我没去,因为当时就业了,后来是事业不利,才返校考研,那么我也可以成功,你为什么不可以。三战的,我知道这应该就是你的最后-战,你应该是和自己约定的也是最后一次,否则往后余生绝口不提考研,那么我祝你,历经磨难,修成正果。
这是一个十分尖锐的话题,是一个伤人的话题,尤其有那.么一群人已经变得对外界非常敏感。祝愿你们,把敏感变成敏锐,变成犀利,让自己在这个精彩的世界,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颜色。
梦想成真。
田静:考研专业选冷门还是热门?
之前小编在后台收到了关于考研选择专业的问题,就像上面两位朋友一样,要么是想要为了考研上岸选择一个冷门专业,要么就是在担心自己考得专业太热门,总觉得自己上岸希望渺茫,小编看到
田静老师给出了关于考研选择专业
的建议,大家可以看看哦:
关于选专业,静姐的7条建议:
1.如跨考数学相关(如数学、会计、金融等)的科目,
一定要考虑自身的数学基础
。
数学很难短期内提升,这几年数学考完之后都是一片嚎啕大哭。尤其高中学文科的同学,高中和大学都没学过数学,
缺少积累,花费的时间与结果很可能不成正比。
2.大部分考研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就业,
建议选择专业时,自身的优势优先
,其次是兴趣。
优势对应的是个人能力,个人能力对应的是在社会对你的评估价值感。
而兴趣,很可能是最被光鲜的一面所吸引,但不了解真正的底层能力成长路径。再比如,并不是每一个爱听音乐的人都能做音乐相关的行业。当然,如果一心想做学术,可以以兴趣为准。
4.选择门槛低的专业如教育学,虽然短期看,考研压力小,但也要考虑到就业竞争的激烈,
未来毕业之后找工作的方向
。
5.
理工科
热门院校及专业,入门门槛高,就业的性价比普遍较高。比如计算机等偏理工科的专业,比如
医学
,就业的稳定性高于一般
文科
专业。
6.无论是冷门or热门,市场最终衡量的都不是你的专业,而是你的个人价值,即个人的实际产出能力。所以,择专业时,
务必先考虑自己未来的规划目标
,继而匹配自身优势,选择浪头上的行业。
7.
如果你暂时发现不了自己的优势
,那就日积月累持续在某个学科或工作上累积,使之成为你的一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