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的老司机,应该经得起时势变幻,经得住时间考验,忠义正直,仗义执言。
春秋时期晋国与齐国争霸,进行了一场著名的会战叫“靡笄之战”。双方战于公元前557年,地点是靡笄山下,大约是现在的济南历下一带。双方集结了超过千辆战车,十万以上的兵士。这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战争。齐国由国君亲自指挥迎战,晋军由卻献子指挥进攻。最后晋军打败齐国,齐国从此退出与晋国争霸舞台。
晋国这场胜利有一些侥幸。在两个战事进入白热化的时候,晋国主师卻献子突然受了伤,卻献子陷入恐惧,几乎就要败退。卻献子对给他御车的将领张侯说:“哎哎哎哟......我伤得太重,太他妈疼啦......我受不了啦,要完犊子啦......”这个时候,卻献子的司机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只见他一面继续策马向前,一面对卻献子吼道:“整个部队的心气,都寄托在你这辆战车上,在看这辆车的旗号,在听这辆车上的战鼓。这辆车没有退却的余地,战鼓没有停息的道理,我们是整个战事的焦点,将军您必须忍住疼痛,不能再说疼!你既然在宗庙祠堂领取了任务,那么在疆场上战死就是你的本分。你现在恐怕还不至于马上就死,再闹只会影响军队的士气。”
张侯说罢用左手抓住另一侧辔绳,右手用鼓锤猛力敲打战鼓,战马拖动战车狂奔而上,三军听见鼓场奋力向前冲去,一个冲锋把齐军杀得大败而逃。晋军大获全胜。
从这个小插曲可以看出,晋军本来已露败象,但由于一个果敢的司机及时发力,战局得到扭转。
试想,如果卻献子配置一个二逼加孬种的司机,遇到这种情况马上拨转马头,打轮便逃,这仗怎么打?
你跑了,指望兵们给你顶住、顶住,可能吗?
同样是春秋时期就有两个司机坏事的反例。
荆恭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荆师败,恭王伤。酣战而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其友竖谷阳奉巵酒而进之。子反曰:“去之,此酒也。”竖谷阳曰:“非也。”子反受而饮之。子反为人嗜酒,甘之,不能绝之于口,醉而卧。恭王欲复战而谋事,使人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恭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所恃者司马,司马又如此,是亡荆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寡人无与复战矣。”罢师而去之,斩子反以为大戮。
——选自《韩非子·饰邪》
楚国大将司马子反率兵与晋军决战于鄢陵,战争一开始楚军就被晋军杀得大败,但元气尚未损伤。子反安排楚军修整以待再战。晋军也修整军备并且放出部分俘虏把晋军强盛的情况通报给楚军。楚王听说后派人找子反来商议对策,可怎么喊,子反也不来。楚王亲自跑到子反营帐一看,才发现子反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原来子反的二逼司机谷阳竖给子反送了几壶好酒,偏偏子反嗜酒如命,接过酒来就把自己喝翻了。楚王一见,仰天长叹:“天败楚也夫!余不可以待”,遂诛子反。《左传》讲子反是羞恨难当,自杀谢罪。
看看这个司机,不但不给主帅出主意,出手帮助主帅,反而给主帅灌迷魂汤。用了这样的“好心”司机,早晚要摔大跟头。刘向评价道:
“小忠,大忠之贼也;小利,大利之残也。好战之臣,不可不察也!”
你觉得你用了一个贴心的司机,其实是用了一个败家玩意。
郑公子归生率师伐宋。宋华元率师应之大棘,羊斟御。明日将战,华元杀羊飨士,羊斟不与焉。明日战,怒谓华元曰:“昨日之事,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遂驱入郑师。宋师败绩,华元虏。
——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还有一个更败家的司机,叫羊斟。公元前607年,楚国命令郑国攻打宋国,宋国以执政大臣华元为统帅,司寇乐吕为大将迎战,结果在大棘(今河南拓城县西北)大败。宋国大败的原因,也是因为一个败家司机。将要作战之前,华元杀羊犒赏士兵,结果他的司机羊斟没吃着羊汤。等到两军交战的时候,羊斟这个玩意说:“前天杀羊犒军的事,由你作主;今天驾车作战的事,由我作主。”于是就故意把兵车驱入郑军之中(使华元被俘),宋军主帅被俘,军无斗志,大败。羊斟是一个以私害公的典型。
后人总结教训时总是说主帅一定要赏罚分明,照顾到所有人的感受。但这是不可能的,百密一疏,一旦有照顾不到的就翻脸,这官场没法混了。根本上讲,羊斟这样的司机,比谷阳更不是东西。谷阳虽然办了坏事,但毕竟是好心。羊斟是从心里就想坏人一把,哪怕自己也被俘被杀,也要同归于尽。这样的司机更可怕。
三个战例都证明了司机的重要性。据说黄海波嫖娼事发,也是司机下的套,看来如今更应该重视司机的培养啊。从司机的角度呢,是为小爱而讨好首长,还是为小恨而报复首长?显然都不可取。
一个真正的老司机,应该经得起时势变幻,经得住时间考验,忠义正直,仗义执言。
从首长的角度,选用司机也要睁大眼睛,要么翻车可咋整?
【本文作者:
月淡风清
作者公号:
大雪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