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网易槽值(ID:
caozhi163)
《幸福三重奏》里,张国立、邓婕的无言默契,让人向往从红颜走到白发的婚姻;
朗朗、吉娜两个知音的互相欣赏,让我们相信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
看了陈意涵、许富翔的嬉笑打闹,才知道夫妻也可以像玩伴。
导演沈可尚,
花7年拍下了8对夫妻,记录了情侣相恋、结婚、生子的故事。
花巨额拍照,选了100多张照片,每一张底片都舍不得放弃,现在看来成了“很傻很天真”。
妻子也搭调,对啊,那种拍一大堆婚纱照的人真是疯了。
比起为婚礼一掷千金,装饰人生中“重要一刻”的小情侣,
变成“老夫老妻”的两人,现实得多。
丈夫感慨,“如果把十年前的钱拿来吃饭,现在的日子就不会那么苦了。”
妻子十分赞成,她补充,倒不如多买几包尿布来得实际。
妻子提出焦虑:
万一两个人的激情消退了,该怎么办?
妻子不依不饶:“可是你对我根本就没有什么激情。” 直言
婚后丈夫对待自己淡如水。
丈夫似乎把欢愉和浪漫放在其次,享受和平相处的安全感,承担一家之主的责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说:爱情是一种病,婚姻是治疗这个病的药。
重点是,
我们的病好了之后,你一辈子还要吃这种药。
马家辉援引帕慕克的句子阐释爱情和婚姻的关系 / 《圆桌派》
爱情过后,鼓励、扶持、感激,就会变得渺小,也很容易被淡忘。
《致命女人》里的家庭主妇 Beth,为了挽回出轨的丈夫,买新裙子、做美甲,花心思打扮自己。
她对下班的丈夫深情告白,丈夫只淡淡问了一句,
饭做好了吗?
他不指望妻子变得美丽动人,只要像从前一样,做好本分就够了。
爱情过了最佳赏味期,浪漫这个词,似乎变得渐行渐远。
婚姻在时间的磨练中,只剩可以算计的家用补贴、柴米油盐。
临床心理学家Dan Wile在《蜜月之后》书中写:
“当你选择了一位长期生活伴侣时,你不可避免也选择了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问题,你会同这些问题斗上10年、20年或50年。”
有一位妻子是艺术工作者,她细数着丈夫婚后的“罪状”,平静地重复对丈夫的厌烦:
“我明明要用车,你却把我车子开走,我只能骑车的时候,很烦。”
妻子毫不客气地指责,丈夫面无表情,以单薄的一个“哦”字回应。
她多次濒临崩溃,觉得“老天爷在折磨我”,怀疑当初为什么在一起。
直到她把老公做的蠢事告诉朋友,大家一笑而过后,才了解到天底下的老公好像都一样。
纪录片中,有一对育有3个小孩的夫妻,处境也显得糟糕。
被耗干的两人,交流越来越少,妻子抱怨丈夫总在做“低头族”——
“你每天讲话有超过一个小时吗?你都是一直对着手机。”
不知道对方的所思所想,更无从知晓自己在伴侣心里的位置。
妻子委屈地看着他:
“我应该对孩子们很重要,对你我不知道重不重要。
”
有时候,维系夫妻情感的,
是一种“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
明明两个人一起吃饭、逛街、睡觉,却从不分享内心的感受;
表面上相亲相爱,却以一种无形的安全距离保持界限感。
婚姻成了“角色扮演”游戏,夫妻变室友,一切都成了例行公事。
多少夫妻,被“假性亲密关系”拖垮,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演员宁静比喻:
婚姻就是只留一首最爱的歌,然后无限循环。
“假性亲密关系”最好的解药,是坦诚地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感情不像食物,放在冰箱里冷藏,拿出来再热一下就能下肚。
与其把积攒的埋怨藏在心里,不如和爱的人说点“废话”。
真实的生活不是童话,四面八方的压力,让夫妻关系如履薄冰。
如何做到“一碗水要端平”,是摆在婚姻面前的第一道“送命题”。
妻子直言,
“结婚不好玩,我付出了太大的成本。
”
丈夫的家人受到了更多优待,妈妈生了小病,两人会立刻去看望她。
面对妻子声泪俱下的指责,丈夫只觉得妻子没有能够理解自己作为男生的难。
只不过我们大部分人,没办法理清婚姻背后两个家庭的一团乱麻,最后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之中。
如果婚姻逼得人必须放弃一些东西,
矛盾将不可避免。
孩子一次次的夜晚哭闹,各种各样的意外生病,消耗彼此的精力。
“你再喜欢小孩,当你睡不着的时候……” / 《幸福定格》
看到丈夫的埋怨,和被迫妥协的姿态,妻子的心情如晴天霹雳。
她怀胎十月才生下的孩子,在丈夫眼中几乎和吵闹、麻烦、负担、压力这类词语划等号:
“我本来以为,你是很喜欢和小孩在一起的,原来你只觉得那是一种压力。”
尽管已经这么疲惫,为了家庭,妻子每晚要奶睡孩子让丈夫安睡。
但一方只会埋怨,一方包揽全部,感情的天秤早晚会失衡。
公公被检查出癌症,孩子不听话,自己又面临职场晋升的竞争;
妻子坦言:
“我的压力有多大,你知道吗?我会想从七楼跳下去。”
“曾经我崇拜你的学识,欣赏你的独到见解,但如今我只能和你计较柴米油盐。”
就像上面的妻子,看到丈夫摔椅子来宣泄情绪,她错愕不已,却也明白:
她原谅了丈夫,认为丈夫摔东西在发出求救的呼喊(crying for help)——我需要被了解,需要被安抚,需要被爱。
亲密关系少不了争吵,它像是一个情绪的伤口,宣泄完情绪,才会愈合得更好。
前提是,对方愿意在原地等候,愿意回应你的“求救“。
有人一地鸡毛,有人挣扎痛苦,也总有人不断义无反顾地走进婚姻。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多少人说出口的誓言,履行的时候才意识到需要付出的代价。
妻子理解丈夫想要追逐梦想的心情,全力支持他去外地打拼,靠视频通话维持着“异地婚姻“;
而丈夫选择打拼,也是为了让妻子和孩子过上更优越的生活。
丈夫明明平常是不会煮东西的人,却愿意花心思给晚下班的妻子煮汤;
多少次被生活击垮,又在爱人那里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
虽然婚姻有很多不完美,但对很多人而言,对方待在自己身边就足够。
日本一部纪录片《人生果实》,记录了两位高龄老人的生活。
加起来有177岁的两人,活出了少女粉红般的婚姻生活。
妻子英子记得丈夫所有的小癖好,爱吃土豆,不吃水果,要用木勺……
丈夫修一也非常呵护英子,在庭院里放着很多示意小心的牌子:“英子她是我最棒的女朋友。”
不必羡慕荧幕上的童话故事,要学会用心经营婚姻,接受其中的不完美。
就像是食物的保质期是最佳赏味期,但并不代表过期后食物就会坏掉,婚姻也一样。
本文转自公众号“槽值”,
网易超有情调的公众号,既有痛快的吐槽,也有很深刻的分析。
推荐大家深深深深入了解她,每天中午,一起发现生活
。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长按下方二维码
添加周国平小助手微信:aizhidashu
了解周国平老师最新动态~
还有不定期的赠书活动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