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读库
法治新媒体阅读管家,传递常识,启迪法治。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每日向用户推送优质法律类文章1至4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智能车间,又传来了轰鸣声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守望 ·  2 天前  
Kevin在纽约  ·  「颠覆你的想象」ChatGPT ... ·  3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跨时空“致富经” ·  3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西游网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读库

两头婚,只怕更容易离婚

法律读库  · 公众号  · 法律  · 2020-12-23 10:43

正文

作者: 李颖珺律师

今天第一次看到“两头婚”这个名词,以为是什么新鲜事物,点进去一看,原来就是指小两口生两个娃,一个跟爸姓,一个跟妈姓。

关于孩子跟谁姓,可能因为我是一个七零后吧,我还是坚持认为子女应当跟父亲姓,这是中国千年的传统。
一位女律师曾分享她自己的亲身经历,丈夫同意孩子跟随母亲也就是这位女律师姓,在上户口的时候,女律师犹豫了,还是让孩子跟了父亲姓。她不想在孩子成长的十几年里不断地被人追问,为什么跟母亲姓,而不是跟父亲姓,甚至被误会父母离婚,改随母亲姓。
不能怪周围的群众八卦,确实,如果一个孩子跟母亲姓,人们会觉得非常奇怪,难免有这样的猜测。
曾经有一个熟人咨询我,他第一胎生了女儿,是跟他姓,第二胎生了儿子,老婆要求跟自己姓。两人都是独生子女,曾经达成这样的口头协议。但鉴于第二胎是儿子,他反悔了。其实小两口本身没有那么在意,是双方的父母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两人闹到几乎要离婚。
在我的观念里,我自己生出的娃,无论姓什么,都改变不了他(她)是我的骨肉这一事实。女人内心如果真的强大,为什么要这么在意孩子的姓氏?
反之, 对于男人来说,你家有王位等着继承,一定要生出男丁吗?
重男轻女这种落后的观念、丑陋的现象也该歇歇了。
据说,所谓“两头婚”,就是小两口组成新的家庭,不是女方嫁入男方家,也不是男方入赘女方家。

我有点纳闷,婚姻不是本来就应该这样吗?
新闻报道称,有些两头婚,夫妻双方还经常“赖”在自己的父母家。
我就更糊涂了,这些年不少人反思,都说要以夫妻关系为核心,怎么又倒退成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呢?
作为一个家事律师,我担心两头婚只会对离婚率推波助澜。
我曾经写过文章分析离婚的几大主要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夫妻双方父母乃至兄弟姐妹对夫妻婚姻的参与太多。一方面,很多中国人的边界感不强,第二方面现在生活成本高,供楼和养娃压力巨大,夫妻苦于当房奴孩奴,需要父母乃至整个家族的支持。
两个人都会有各种磨擦,何况婚姻如此拥挤,当然会矛盾重生。
任何一个人,只要出了钱,出了力,就很可能会对你的婚姻指手画脚,这就是人性。
这个世界,没有白占的便宜。
幸福的婚姻,只能是两个成熟完整的人格的深度结合,所以才那么罕见。

一个人在心理上和经济上从原生家庭独立出来,才有可能真正经营好自己小家庭。
所谓两头婚,过于两头依赖,只能是两头不到岸,弄不好,会掉到水里。


《律师实战心理学》

法律人必备宝典

新书

推荐

NEW ARRIVAL



“读懂心理,就是认识自己,理解别人”

当律师遇上心理学,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本书是国内少有的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系统移植于律师行业的著作,视角新颖,操作性强,堪称律师必备的进阶宝典。




作者简介


李颖珺 ,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曾先后在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2007年成为执业律师,专注于婚姻家事领域和房产领域的纠纷解决。现为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律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律师协会婚姻家庭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妇联讲师团成员、心和家事团队负责人。在各类刊物和网络平台发表文章180多篇,网络阅读量超过250万次。


本书致力于探索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运用于律师工作中。通过讲述社会心理学的实用知识、心理咨询师的谈话技术、对待不同人格特质的客户的方式、缓解工作压力和自我保护的技巧等,帮助律师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



心理学能给律师带来什么?




心理学为律师带来静定和智慧

律师应该和心理咨询师一样,对把握他人的心理做到“进得去,出得来”。“进得去”是共情和接纳,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境遇和需求。“出得来”是不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不扭曲客观判断和自己的真实感受。温和而坚定的表达,是一种既尊重别人,又尊重自己的双赢行为。一颗心如如不动,非常不容易,须有强大的定力。

心理学可以帮助律师减轻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心理学中关于不同年龄阶段人的特点和任务(发展心理学)、各种气质和性格的划分、思维的类型、记忆规律等知识,可以帮助律师更清晰地认识自我,明确目标,扬长避短,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术”的层面,心理学能极大地提高律师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本书通过将心理咨询谈话技术运用到律师和当事人的沟通中,同时,本书将探讨律师应如何借鉴咨询师的职业精神。让法律人在负性言行或矛盾对立中挖掘出资源,加以利用,化危机为转机,妥善地解决纠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最高人民法院  ·  智能车间,又传来了轰鸣声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守望
2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跨时空“致富经”
3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西游网事
4 天前
化妆师MK-雷韵祺  ·  2016年最流行的唇色,还有最有趣的化妆品!
8 年前
互联网聚焦  ·  今年,社保卡将实现一个逆天的功能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