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村与城镇建设
住建部《小城镇建设》杂志社官方新媒体平台,村镇第一科普平台!我国村镇建设领域权威政策宣传与学术交流平台!《小城镇建设》杂志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歸藏的AI工具箱  ·  苹果准备把 Gemini 也集成到 ... ·  昨天  
歸藏的AI工具箱  ·  苹果准备把 Gemini 也集成到 ... ·  昨天  
科技美学  ·  OPPO Find X8 ... ·  昨天  
科技美学  ·  OPPO Find X8 ... ·  昨天  
新消费日报  ·  “廉价版”iPhone来了! ·  3 天前  
新消费日报  ·  “廉价版”iPhone来了! ·  3 天前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3 天前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乡村与城镇建设

【说清小城镇】调研心得感想(三)

乡村与城镇建设  · 公众号  ·  · 2017-11-13 17:30

正文

------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v⊙)


《说清小城镇》为保证调查地区的全面性,调查范围涵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抽样121个小城镇作为详细调查对象,并组织全国各地专业人员住镇调查。中国建筑设计院城镇规划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13家科研单位,1000余人进行了彻底调查研究,投入时间累积超10000余人·日。调研中,研究人员对小城镇有颇深的心得感想。




耿虹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感想

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职能“自上而下”传递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与周边城市的关联性也在逐步加强。从其发展与使用的整体状况来看,一方面随着社会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镇村居民“二十分钟”生活圈范围的逐渐扩大,服务设施的区域共享特征明显;另一方面,由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动,公共政策逐渐向农村偏移,农村社区硬件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加之交通与物流便捷性的提高,有些镇区的部分公共职能对本镇农村居民的吸引力逐渐减弱。要弥合建设发展与日常使用方面的错缝现象,一方面需要顺应小城镇网络化与分化发展的趋势,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针对性与利用效率,通过筛选、强化部分“公共服务中心型”小城镇职能,满足小区域公共服务类型完善与水平提升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面对小城镇职能分化与城镇产业发展新格局,面对人口发展与产业劳动力群体构成变化,面对特色化城镇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做好网络化职责分工与能力分配,根据公平公正、服务优先、差异匹配、效率保障的原则,对区域共享的公共服务网级系统进行非均衡优化发展,为广大农村地区在新城镇化乃至后城镇化时代的社会服务共享和特色服务分享发展奠定有效基础,维持小城镇本体活力,逐步增强并保持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公共服务中心效能的“实体内涵”。




王宝强

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感想

湖北、江苏两地小城镇的调研,让我们切身体会到特色与短板并存,机遇与挑战共临,是当前小城镇发展的共性。企业反哺、面貌焕然的江南小镇新桥,有土地资源匮乏的现实窘境;库区移民、环境优美的生态小镇昭君,需要破解就业保障不足的难题;紫砂源地、古香古色的太湖小镇湖父,缺乏资源整合优化的抓手;湘鄂交界、砖茶闻名的工业小镇赵李桥,期待着产业升级重新再现昔日辉煌。进一步思考,功能上小城镇是架构大中城市与乡村的桥梁;空间上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环境上小城镇是富有山水特质的宜居家园;文化上小城镇是城市文化和田园情怀交织的场所。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更应理性思考小城镇发展的何去何从。既要尊重每个小城镇发展中的地域差异、阶段差异、空间分异,也要关注小城镇的特色化、人本性、获得感,从战略引导、产业选择、用地布局、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环境改善、灾害防治等方面有重点、有选择地给予政策支持、财政支配、技术支撑、人才支援,让小城镇成为落实国家发展战略、与大中城市分工协调、兼顾“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用脚步丈量小城镇的调研为我们认知和思考小城镇打开了一扇门,规划、建设好小城镇依然在路上。




李云

深圳大学城乡规划系讲师、深圳市建筑环境优化设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感想

在本次由住建部组织的全国小城镇调查工作中,我和陈宇老师带领深圳大学的本—硕学生团队,承担了海南省三个典型小城镇的实地调研工作。由于住建部的高效组织、中建院的强大技术支撑和海南省地方主管部门的积极配合,我组调研工作得以细致而深入的开展实施,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也给我留下很多深刻的认识与进一步思考的空间。梳理诸多思绪感想,“脱节”二字最能集中概括海南的小城镇发展现状。首先,“脱节”体现在独特的“国营农场+驻地城镇”行政管理体系——本次调研的三个海南小城镇中,有两个小城镇都存在驻地国营农场与之交错共存的现象,作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海南省已经在“场镇融合”方面取得了诸多改革性进展,但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农场职工的社会化发展与安置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当下国营农场驻地型小城镇的发展。其次,“脱节”体现在小城镇政府的权责关系——小城镇政府的管理特点可以用当地干部的“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来概括,但繁重的日常事务和管理责任背后是小城镇政府的事权、财权严重不足。最后体现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与当地居民的生活诉求“脱节”,生活满意度不高,尤其在当地调研中发现面向儿童的公共活动空间严重缺失。




游佩玉

南昌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

感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