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和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2023年百姓投资收益情况调查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 公众号  ·  · 2024-01-25 11: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 薛强「数字100数据研究院」




回顾不平静的 2023 年,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可能是近十年来最难忘的一年,在投资收益上,很多人都体会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巨大反差。

整体来看, 2023 年投资收益情况难言可观,从楼市到股市,从第三方财富到信托,从公募基金到私募基金,让投资者的资产“肉眼可见”地缩水。同时,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明显降低了,主打一个“稳”字。

那么,对于过去的一年,投资者都有哪些感触?收益如何?有哪些变化?对于新的一年,投资者都有哪些期待?为此,《金融博览·财富》杂志联合数字 100 市场研究公司对全国七大区域的 5000 名金融投资者进行了深度的在线调查。

3 成多受访者 2023 年的投资表示“满意”

当问及受访者“对 2023 年自己的投资行为满意吗”,调查数据显示,表示“满意”的受访者仅占 35.1% 。除此之外,选择“不满意”“一般”“不好说”的人分别占了 24.3% 37.2% 3.4%

更进一步,从最近五年的数据来看,受访者在 2023 年的满意度仅高于 2020 年。从不同受访者群体来看,对成绩单最满意的是“ 75 后”和月收入在 2 万元以上的群体,他们的满意度分别达到了 44.4% 52.2%

另外,在 2023 年投资理财的主要目标上,受访者普遍降低了自己的预期。调查数据显示,“提高生活质量”“储蓄保值”和“合理安排资金”排在前三位,占比分别为 48.3% 44.5% 43.7% 。除此之外,选择“资产实现增值”“通过理财获得满足感”和“活下去”的受访者也分别达到 42.5% 28.5% 19.2% (见图 1 )。

结合投资满意度较高的“ 75 后”受访者的情况,他们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资产实现增值”( 46% )和“合理安排资金”( 43.4% );而月收入 2 万元以上的受访者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储蓄保值”( 61.7% )和“合理安排资金”( 41.7% )。这部分投资满意度较高的受访者在 2023 年均降低了投资预期。

2023 年理财感悟: 稳健很重要,理财市场赚钱太难

2020-2022 年相比, 2023 年,在人们普遍关注稳健理财的导向下,受访者对于资金的配置操作也有一定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增加投资”的受访者占比达 40.2% ,其中,选择“比较大,整体增加了一些投资”的人占 31.7% ,选择“很大,大幅增加了投资”的人占 8.5% 。与此同时,“保持不变”的比例为 29% ,“整体减少”的比例为 30.8%

整体来看,选择“大幅减少”的受访者比例要高于选择“大幅增加”的人群。从细分人群来看,“增加投资”的人群呈现出“随着月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月收入 2 万元以上的受访者群体占比最高。

另外,与 2020-2022 年相比, 2023 年人们在投资理财上的感悟最深的是“稳健的重要性”,占比为 51.6% ;然后是“理财市场赚钱挺难”,占比 40.7% ;第三位的是“保障的重要性”,占比 40.1% (见图 2 )。更进一步分析,选择赚钱挺难的群体主要是月收入在 1 -2 万元的受访者,占比达 45.1% 。月收入在 2 万元以上的受访者则对“稳健的重要性”感触最深。

另外,从受访者 2023 年投资标的变化来看,排名前五位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基金”“支付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股票”和“保险”,占比分别为 40% 39.1% 33.6% 29.9% 23.7% 。其中,“银行理财产品”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月收入 5000-10000 元的受访者中,“基金”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月收入 2 万元以上的人群中,“支付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月收入 3000 元以下的人群中,“股票”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月收入 1 -2 万元的受访者中。

究其原因, 2023 年银行理财逐渐走出了 2022 年“破净潮”的阴霾,下半年理财公司积极自救,通过调降费率等措施,使走势逐渐向好。基金则由于受到 A 股市场波动较大的影响,股票型基金 2023 年的整体收益表现欠佳,仅有少数基金取得正收益。

“股票”“基金”成 2023 受访者亏损的主要标的

当问及受访者“ 2023 年投资收益情况”时,调查数据显示,“盈利 5% 以内”和“盈利 5%-10% ”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 33.6% 22.5% ,然后是“亏损 5% 以内”和“亏损 5%-10% ”的受访者也分别占比 12.5% 10.1%

更进一步,在盈利的主要标的上,排名前三位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支付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第三方理财产品”,占比分别为 39.8% 32.7% 32.2% 。对比来看,在亏损的主要标的上,“股票”和“基金”排在前两位,占比分别为 34.1% 33.9% ,遥遥领先其他标的(见图 3 )。

其实,经历过 2022 年银行理财市场“破净潮”后,投资者赎回现象增多,客户的风险偏好也呈现下降趋势,因此, 2023 年银行在“稳净值”方面下足了功夫,在新发产品中,固收类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风险程度”“预期收益” 为受访者投资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当问及受访者“投资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时,调查数据显示,“风险程度”和“预期收益”排在前两位,占比分别为 36.5% 23.0% 。除此之外,选择“相关服务的质量”“过去对该产品的经验”“投资期限”和“投资门槛”的受访者比例也分别达到 17.4% 17.0% 4.4% 1.7% (见图 4 )。

从不同年龄段来看,“风险程度”均排在第一位;对于排在第二位的主要因素,“ 85 后”“ 90 后”选择了“预期收益”,“ 75 后”“ 80 后”比较青睐“相关服务的质量”,“ 70 后”则选择了“过去对该产品的经验”。

2024 投资市场走向: 房产仍不被看好,投资或低迷

对于 2024 年房地产市场走向的判断, 59.9% 的受访者表示“在人们信心不足、预期减弱的背景下,不太看好房产投资”, 21.6% 的人表示“长期来看,继续看好房产投资”,也有 18.5% 的人选择了“不好说”。

其实,展望 2024 年,随着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加速构建以及供需两侧政策的持续优化,房地产市场或将进一步稳定发展。

另外,对于 2024 年投资理财市场的走向,调查数据显示, 40.9% 的受访者认为“低利率趋势下,较高收益将变得越来越难,可能会减少投资”, 30.6% 的人表示“在风险意识逐步提升下,稳健型投资理财将越来越受欢迎,看好未来的理财市场”,也有 17.4% 的人认为“虽然国内外形势复杂,理财市场短期不会有大的改变,将保持现在的投资理财节奏”。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迎来复苏的确定性较强,叠加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的陆续出台,投资者情绪有望得到提振。

综合来看, 2023 年已经过去,不管投资收益如何,都已翻篇。展望 2024 年,在相关政策的助力下,投资信心将逐步恢复。对投资者来说,在投资理财市场上,需要对风险有充分的认知与控制,并寻找最优策略,理性而不盲目地投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不错的回报。


(责任编辑:刘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