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成年人是如何学习第二语言的呢?以英语为例,我们首先会学习这门语言的规则,也就是语法。我们会花很大的功夫去搞清楚什么是主语、什么是谓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位置是怎样的,代词的主格和宾格有什么变化规律,动词的时态该如何使用……
成年人在学习一门语言时,是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但是小孩子学习语言,压根就不问什么“所以然”的问题。结合我儿子小时候学习语言的一些有趣经历,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更为生动的阐述。
记得他刚学会说话不久,突然问我:“爸爸,什么叫‘糟糕’?”我很难用他能够理解的语言给他解释这个词,所以迟疑了一会。接着,他又问道“‘糟糕’是不是就是忘记东西的意思?”听完他的问题,我先是愣了一下,仔细想想之后才恍然大悟。我在忘拿某件东西后,经常会说“糟糕”,因为他反复看到这种对应场景,自然会根据场景去猜测词语的含义。
通过场景猜测词语含义的现象,在小孩学习语言的时候很常见。
有一次,我听见儿子对家里保姆说道:“姐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细究原委后得知,原来是他要干一件事,保姆不让他干,他就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在成年人看来,他的这句话显然用错了场景,因为只有大人能说小孩不听话,小孩怎么能说大人不听话呢?
之所以他会说出这样的话,也源于一些场景。在此之前,很可能他经历了很多次,自己特别想干一件事情,但是大人出于他的安全和健康的考虑,都会违背他的意志,阻止他,当他强行要干这件事的时候,大人就会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样,他就将这句话和这样一个场景联系在了一起。
最初,他们对于一个词语的理解可能完全源于想当然,这种想当然很可能是错误的,但是随着他观察和经历的场景越来越多,他会主动调整自己对这个词的认知,逐渐明白这个词的真实含义,到最后能够准确的使用。
记得有一次我儿子在玩乐高玩具,他花了很长时间搭积木,最后拼成了一个作品,随即,他说道:“我成功了”。我觉得很有意思,就问他:“你还会说‘
成功
’,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听了我的问题,他有点懵,因为他没办法解释“成功”的含义。但是很快,他又冒出来一句“Good job”,这一句突如其来的英语让我又惊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