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书展第30年,也是我的第三年。
昨天带队去参加香港书展,从招募到参展,辛苦有之,担忧有之,欣慰有之,快乐有之,惊喜有之……五味杂陈。
一年一会的读书盛事,谢谢香港茂发总局的邀请,以及工作人员的付出,谢谢深圳读书会的义工伙伴们~
▲7月20日深圳读书会参加香港书展合影
▲7月21日深圳读书会参加香港书展合影
今年是香港书展第30年周年,倪匡先生只来过两次。因此,倪匡先生可以说是今年香港书展最受瞩目的作家之一。
出版社总经理亲自邀请倪匡先生出席书展,倪匡先生起初是拒绝的,他调侃自己说年事已高,朝不保夕,我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但是未来几个月后的事情真的很难保证。倪匡先生还说要来也可以,你(出版社总经理)做主持人,我就过来。默默耕耘基本不露面的总经理为了表达自己诚意,答应了倪匡老先生的要求。倪匡老先生其实也很关心香港书展的发展,千呼万唤下,终于应邀出席书展。
书展上,他穿着花格子衬衫搭配黑色马甲,脸色红润,84岁的高龄了,言语间是一派潇洒与旷达。他就像一尊弥勒佛一样,特别有意思的一位老人。
7月21日下午,活动前,后台等待的倪老先生,趁着等待的时间抓紧看书,看的是麦家的小说。
主持人问到倪老关于写作的灵感问题,倪老说:“我要是等灵感来再写是没办法以此为生的。想到了要写,想不到也要写,《天龙八部》也是写到哪里算哪里。”他还表示自己写卫斯理系列纯属偶然,不是靠灵感。
主持人还问倪老先生现在平时在家做什么?倪老先生说:“平时在家21点睡觉,8点起床,12点午休,3点起来,平时看一点书,别人建议我写自传,我说我除了吃饭、睡觉、看书外,都没做什么事情,怎么写自传?”
分享会现场,倪老为我们推荐了一本好书《中国古代的X档案》。
主持人问倪匡先生,您觉得您内心最希望成真的事情是什么?
“内心最希望天打雷劈能成真,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
主持人问倪匡老先生这么大岁数了怎么和倪老太太还维持着初恋般的甜蜜?
“维持初恋的关系,我需要选择两条路,一条是让自己成为疯子,一条是让自己跟太太一样,保持智力低下,平时在街上,太太都叫我猪猪,我都不好意思应答,但是我还是回应她“妹妹”,懂得化痛苦为愉快”
一位有志于写小说的读者问倪老先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开始创作小说?”
倪老先生回答:“从现在开始写!写作贵在坚持,一张纸也好,写什么都好,如果不知道写什么,就写今天在街上看到了什么,总之要坚持写作。”
“我写作是非常自我的,只会写不会改”
读者提问,倪老先生您对自己写卫斯理小说里面的外星人经常被骗的这些情节有什么看法?您觉得外星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倪老回答“我觉得一个高度文明的生物,才会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水准,而这样的外星人,肯定是具备高尚的道德特征,所以他肯定是好人,只有好人才会被骗得那么惨。”
读者提问“虽然我很喜欢您的小说,但是我是一名教徒,您是否觉得上帝和您小说里的外星人有冲突。”
“不冲突,我也是教徒啊,我觉得上帝就是外星人。”
这次香港书展,特别惊喜的是聆听了喜欢的作家毛尖的分享,她说话有一种幽默,但背后支撑的其实是理性。
签书的时候,让老师写我的名字在书的扉页,她说:“哇,饮笑,好好听的名字。”开心了一个下午。合影的时候,她把手搭在我右肩,心里被镇了一下,然后有觉得怎么是这样的好……回味的时候,又觉得这才是她的好。
听毛尖和陆庆屹的对谈分享,真的是一种会让人流泪的共鸣。那个分享空间是个电影院就好了,即使流下泪来也不会有人看见。
这种共鸣是主讲人的心跳和自己是一样的,毛尖说到的导演——小津安二郎、许鞍华、希区柯克、侯孝贤,都是我喜欢的,并且举例说到侯导的《恋恋风尘》,以及里面的镜头,都能在脑海里回忆起来,她的每句话都有回忆的画面,每个看法,都让我暗暗点头称是。
“诗意是你对日常生活的凝视,即使是一杯水,放下日常经验去凝视,它会更有质感。我们太生活在未来的焦虑中,做各种规划,忧心忡忡地走在路上,社会节奏也是这样。”
“人的生存经验其实都差不多,要把自己当作一个人,要给自己一些时间,不要忘记生活最重要的是现在。”
“生活生生不息,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使时光变得永恒,不会轻飘飘地流逝,把时间用在自己身上。”
/书友留声机/
01
图@唐吉诃德
和读书会一起参加香港参展讲座小结:
①不管生活对我们如何残酷,做好自己目前能做的、想做的事,尽自己所能地去做,未来的惊喜会以你未曾想到的方式回馈于你。
②历史并不纯粹,有很多鱼目混杂的东西藏在其中,你不一定要区分出谁真谁假,但一定要搞清楚历史中失败的事情是怎么失败的,避免下次自己踩雷。
③他人推荐你看的、不推荐你看的,你都要去看看。你之所以畏惧做出选择,是因为对这个事情缺乏足够的认知。当你看得多了,了解得多了,你就会有更清晰的判断,也就敢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杨子江
02
【香港书展】阎连科、蒋方舟、麦家,现场聆听的感受,跟看视频完全不同。感谢深圳读书会的精心组织!
麦家说:童年没吃过糖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甜是什么滋味。他宁可不做作家,也想换一个快乐的童年。
——媛媛
03
图@红芝
很高兴今天与大家同行参加深圳书展,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香港书展。回望一天,最大的收获有三点:
1.认识了苏老师、媛媛等新朋友。
2.参加许知远和何亮亮的研讨会,近距离聆听、参观他们有趣的交流。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扮演角色的过程,穿越时空亦是如此。回想起梁启超一句话,“心安理得,海阔天空”。自己在直面人生的各项挑战,还需要不乱磨炼心力,提升格局。
3.下午晚些去逛书展,选取了几本自己喜欢的专业书籍还有孩子可能感兴趣的书籍。
感谢汪老师和同行的小伙伴们,期待再见!
——刘志斌
04
感谢一群有趣小伙伴的陪伴,感谢主办方深圳读书会,一路大伙互相提醒互相探讨特暖。因为游行事件,前往香港书展的内地朋友有所减少。
聆听讲座是参加书展福利之一,何亮亮老师的主持风格真的是我一直膜拜的,看他今天在看似轻松的语气中却引出一个个关于书本主人公梁启超的人物历史形象事件,想说真的是我见过非常棒的主持之一,许知远先生的分享也特幽默有趣又真诚。聆听他们的对话真的是一种享受。
今日参加香港书展的感受之一是指示标志和人员引导做得非常好,参展人员、工作人员都轻声低语,各个讲座分享安排井然有序。不足是细节服务还不够人性化。
最开心的是因为能听懂粤语,可以用粤语自如交流,这次参展我花更多时间来聆听参展者与我分享他们书籍的特色和主题......遗憾的是没有把展馆走遍,期待明年我可以更好参与到香港书展方方面面的活动。
——UU
05
图@红芝
香港书展,听闻诉说,有光就好,一点点变明亮。不要急于判断,在异乡更用心思考和故乡的关联,以及曾经受到的种种熏陶。
——睿星
06
图@红芝
关于书展的几点想法:
(1)年轻人在面对困境时可以去寻找同频的伙伴,让你振奋的人,也许并不是当时走出困境,但会在未来有一天发生变化,你所付出的终将回到你的生命中。
(2)微观看世界!无论哪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有其特定的生活轨迹,思想变化,在时代巨轮下他们发挥一己之力,推动社会变革。而当代年轻人可通过一个个领域的领头人(成为KOL)彼此作出微小的改变,然后同频共振,寻找属于当下时代困境的新出路,不要指望时代变化了,你就能变化。
(3)有能力清晰的表达自己,有勇气真切的书写自己,这两点很重要。
(4)虚无的幸福和真实的痛苦究竟是什么?这两者的意义和区别值得深思!方舟的睿智和哲思是需要学习的地方,在时代困境下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吗?是思考和考证真相后辩证的看问题还是人云亦云被动吃瓜丧失自主思考?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感触最深第二堂讲座,很多需要深思和学习的点。
(5)阎老真的是最最最真诚的一个作家,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的坚持和一代文人的风骨,也就是那一点点不和谐(讲话很真实掏心窝子话)折射出他的不一样。
(6)我们为什么会参加读书会?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都处于什么困境?在探求什么意义?活着和写作又怎么看待?那是否可以理解为深圳读书会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提供一个栖息之地,海纳百川,哪怕能够帮你解决一点点困惑或提供一点点价值,那也是存在的意义……
——曼丽
07
又是一年香港书展,今年和读书会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