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舌电影
坚持原创,只说真话——信毒Sir,有好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安发布  ·  《哪吒2》,破百亿! ·  2 小时前  
爱青岛  ·  100亿!100亿!100亿!《哪吒2》见证 ... ·  5 小时前  
燕梳楼  ·  哪吒2的复仇! ·  2 天前  
济南都市频道  ·  太火爆!“哪吒”出海即售罄 ·  3 天前  
济南都市频道  ·  太火爆!“哪吒”出海即售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毒舌电影

我给「铁道飞虎」打6分,不能再多了

毒舌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6-12-26 23:17

正文

坦白讲,Sir没去看《铁道飞虎》。


当然不是因为自己上次评价成龙《绝命逃亡》时,说过这样的话。



毕竟如果真的好,Sir很愿意去电影院打脸。


而这次《铁道飞虎》,根据Sir收到的“线报”,不出所料,是一部 不烂但绝对谈不上好 的作品。


好基友 @钱德勒 刚好上周采访了导演,让他跟你们聊聊。


PS.尽管采访过导演,但Sir绝对信任钱德勒老师在评价电影时的公正,这也是毒舌一直对自己、对作者的要求,绝不“徇私”,不信看看《长城》


文 | 钱德勒

毒舌电影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十分制的话,《铁道飞虎》在我心里有 六分


成龙没有以前那么能打,这是事实。


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可以不服老,但我们得尊重生命的客观规律。


这么说,并非对成龙不敬,恰恰相反,我觉得他选择跟内地导演丁晟合作,是个明智的选择。


从《大兵小将》到《警察故事2013》再到今天的《铁道飞虎》,这是俩人的第三次抱团。



前两部评分分别是6.8、5.7


我们经常见到的,是港产片黄金时期、好莱坞式混搭班底中那个力挽狂澜的成龙。


而在丁晟的戏里,成龙虽然还是大哥、还是英雄,但他跟故事的关联性更强。


最重要的, 他更像一个普通人


比如《大兵小将》里,带着小农愚昧气的战国士兵。



这在《铁道飞虎》中显得更突出,成龙 少有地进入到了群戏


这其实就是一个草根吃瓜群众合力打鬼子的故事。


很多人会把本片与徐克的《智取威虎山》相提并论,因为它们都脱胎自“红色经典”。但相比之下,《铁道飞虎》显得更加粗暴。


这样一部简单粗暴,火车撞得duang duang直响的电影,我至少看到下面几个亮点。


首先, 丁晟的版本把原著都颠覆了


《铁道飞虎》里的“飞虎队”,不再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游击队,而是一群——不正规的“乌合之众”。


飞虎队聚在一起破坏铁路、劫火车、杀鬼子最直接的目的并不是爱国,而是养活自己,弄一些粮食物资。


就连他们决定接过革命未完成的任务去炸桥,一开始的出发点,都是 报私仇 (成龙演的飞虎队头领马原,他的老婆就死在鬼子手上)


而王凯扮演的面馆老板,以前是“东北王”张作霖的部下,他加入任务的直接原因是要面子,不想被人说成怂包,辜负了他当年神枪手的美名。



换句话说,在电影99.99%的戏份中,这是一支 没有政委领导和组织的无政府主义部队 (结尾旁白提示他们最终加入八路军)


这种改写其实是很 “大胆” 的。


常识告诉我们,在样板戏这样的红剧里,每次行动都要精心准备并汇报上级。


与它主动拉开距离,就是为了避免人物形象被湮没在组织纪律中。


《铁道飞虎》至少做到了一点,家国之爱藏在心里。 它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是要跟现实的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


成龙在片中有句台词,就是“少说话”


反观敌方,日本鬼子的形象也被细节再造和解构。


丁晟说他从来没有看过任何所谓的“抗日神剧”,只是听说过有诸如“裤裆藏手雷”、“手撕鬼子”这样的桥段。



但我比较固执地认为本片是部 反“抗日神剧”的“抗日神片” ,是一种“以毒攻毒”。


导演用喜剧的包装方式,创造了这几年来很少见的“日本鬼子”形象。


这些鬼子形象和屌丝组合“飞虎队”一样,都是尽可能被抽离出宏大的、严肃的正面战场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 ,他们之间的对抗在这个背景下看来不算“大事”,是微不足道的。


但有意思、可供发挥的地方,恰恰就在历史的缝隙。



《铁道飞虎》中的日本鬼子


个别细节处理让我爆笑,脑子里飘出WTF这几个字。


一个是, “切腹”


刚看过《血战钢锯岭》的朋友应该还记得片中的切腹场景,日本指挥官上身赤裸,腰间缠着白带,日本军刀规规矩矩躺在托盘上。


本片也有一场切腹戏,日本鬼子军服没脱,邋里邋遢,把托盘上的布掀开,居然是一把疑似杀猪刀的钝器。


顿时, 武士道精神在这里被解构成一个不合时宜非要装逼的笑话。


还有, 日本小电影的“恶趣味”


池内博之扮演的山口,被下了给驴吃的麻药,神志不清,春心大动,居然很猥琐地,眯着眼睛,吐且抖动着舌头去舔被绑起来审问的火车站副站长,笑点不言自明。



池内博之扮演的日本军官山口是片中的笑点担当


除此之外,张蓝心也扮演了一个头发会乱成赛亚人造型,背上有纹身的女日本鬼子。


丁晟考察过,在当时女人根本不可能担任军队的重要职务,之所以要加这么一个角色,主要是为了调整角色阴阳比例,以及增加笑点。



还有徐帆扮演的二嫂,给鬼子下麻药,用的是点上红点的煎饼,对,这里埋着一个日本国旗梗。


以往的“抗日神剧”中,日本鬼子都是吱哇乱叫,愚不可及,千篇一律。


而在这部电影里,池内博之为首的鬼子们虽然跟历史上真实的日军相去甚远,也没有走出中国老百姓多年来通过抗日故事形成的戏剧形象,但“创新”在于, 他们有了细节 ,即便是愚蠢、猥琐,都有了落脚。


池内博之是打不死的大反派,坚持到最后,这符合很多动作类型片的套路。




鬼子并不是说撕就能撕的,如果在喜剧范畴内,这样的鬼子形象我是接受的,不过也相信会有不少人觉得太荒唐了。


在我看来, 本片的群戏完成度比较高。


成龙演的飞虎队头领马原,只是个铁路搬运工头。



再看其他打鬼子的人,有鬼畜表情包天王黄子韬,有少女心收割机王大陆,还有你们的老公王凯。


本片之前,他们或是小鲜肉,或是流量担当,总之截止到目前他们还没能在大银幕上被验证过演技。


《铁道飞虎》里,这几个演员除了各自的口音有些出戏之外,并没有明显的槽点,都算立住了各自的角色性格。


黄子韬演的小裁缝,负责二。




王凯演的面馆老板,负责帅。




王大陆演的八路伤号,戏份不多,却相当鬼马。



就拿大的动作场面来说,导演安排成龙与池内博之,房祖名与张蓝心,王凯黄子韬各自对一个鬼子,捉对厮杀。


这么做,可以在动作戏中强化人物形象,比如房祖名的呆萌、王凯的臭屁等。


丁晟透露了一个技巧, 通过剪辑来补演员表演的短板


比如加快节奏、快速切换,不给观众过多注意演员表演细节的时间,让他们被带入到紧张的气氛中。



其中房祖名演的角色,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没有出现在任何宣传素材,但他的戏份真不少,而且还跟成龙有不少对手戏。


有一场两人被抓起来的审讯戏,俩人互相调侃谁的鼻子更大,虽然有点烂俗,但笑果明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