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唯一官方公众号,这里有最好看的新闻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夜读|经营自己,就是一场华丽的变身 ·  昨天  
中国新闻网  ·  三兄弟接连确诊同一种癌,医生揭露真相… ·  2 天前  
新华社  ·  农历八月十五,为啥叫“中秋”? ·  3 天前  
南方周末  ·  谁在给你爆打骚扰电话?卧底调查贷款中介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Vista看天下

遇见范雨素,却绕过了她笔下的这片残酷土地

Vista看天下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27 20:17

正文

范雨素火了,经过这几天的传播发酵,人民日报借她树立了一个“阶层不固化”的励志人设,和菜头发文讽刺了朋友圈的追捧现象,而网友们也从“祖师爷赏饭吃”的文笔掰扯到了中产阶级的赎罪感……


身处舆论中心的范雨素没有走红的“自觉”,反而仓皇地躲进了深山老庙,说这是她人生中“偶遇的沙尘暴”:我没想过靠文字改变生活,我习惯了靠苦力谋生,而且我对劳动并不惧怕。


说得真好,不知道有没有让那些恶意揣度其文字的人惭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到底,《我是范雨素》之外的争论其实没什么意义,她的文笔好还是不好?看客们是跟风还是虚伪?质疑声是理性还是作恶?这些讨论太多了,而抛开这些,我们再回过头去看那篇长文,看看她描述的故事中所谈到的几个社会议题,思考或许可以从这个角度开始……



1.征地乱象与农民维权


正午故事在发布了《我是范雨素》后又补发了一篇约稿手记,里面记录了这篇刷屏文的写作背景:“因为遇到征地,心疼母亲,有感而写”


范雨素的老家要建火车停靠站,村里征地,一亩地给两万二,村民们觉得不公平,于是组建了一支年老体衰的维权队伍上政府告状——因为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队伍里年龄最小的是60岁的队长,被“维稳的年轻娃子”打断了四根肋骨,范雨素81岁的老母亲也在其中,下场是胳膊被拽脱臼了。


一亩田补偿两万二是不是不公平,我们不好裁定,因为要看当地的政策和土地前几年的产值,但这里暴露出来的征地乱象与农民维权问题倒是可以好好捋一捋。



我国的土地征收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的利益方包括国家、地方政府、基层干部、项目方和农民。


国家对土地用途有管制,在相关规划中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但农业的低产出和工商业、房地产业的高产出反差太大,使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创造GDP政绩而热衷于征用农地,甚至提前10年就用完了“农转建”的规划指标。



经济和政绩都是需要发展的,上任提前用光了指标,下任还是会想办法招商引资。


于是,不能合法转变用途的土地,就以租代征,反正对于村民而言,出租土地的收益更高;或者租而不用,打着投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幌子,占用耕地后拿来办工厂、建项目,又或是等待时机再高价转让,一租一赁之间都是利益。



既然是非法征地,那项目方肯定是有违法犯罪的风险。依据法律规定,违法占用基本农田5亩以上或者其他耕地、林地10亩以上,就构成犯罪。


为了逃避刑事处罚,一些不法分子玩起了“化整为零”的把戏,采取分期分批租赁、假借亲朋名义等手段,就算被查,最多也只受到行政处罚。



至于确定了征地后给农民的补偿,又是乱象丛生。虽然土地是农民的,但经营、管理的实权却在生产队或者村委会,土地的实际所有者模糊不清,且征地补偿的自由裁量空间甚大,管辖的地方官员就有了上下其手、借机寻租的操作空间。


基层权力过分集中,上级的监管也有漏洞,致使征地程序不公开、农村财政不透明,频频发生基层干部截留和冒领村民补偿虚报征地以套取国家补偿款的贪腐案件。



有干部贪腐就有农民维权,但结果总是以一种突破想象力的方式告知我们:中国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处境是多么弱势。《我是范雨素》中的维权行动让60岁老翁被打断肋骨,现实生活中的维权更是令人瞠目。


可能上访数年都没有结果——



可能维权中途就被当地的维稳势力打压——



可能被开进田地的挖掘机一碾而过,还被定性为误伤——



当资本、权力与个体利益产生冲突时,弱者往往只能以命相搏。回过头再看新闻细节,这些维权纠纷的战线其实拉得很长,几乎都可以用“由来已久”形容。发生命案,只是矛盾充分激化的最后一步。而在此之前,农民都遭遇过什么?


没有当权者愿意想这些,没有人愿意想灵魂。所以范雨素说,“神州大地的每个旮旮旯旯都是这样,都认命了”。


2.农民工子女就学


《我是范雨素》里写了两种孩子的上学现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去上公立学校。


一种是她雇主家的孩子,有钱,找了高校学霸做家庭老师,一种是她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朋友们,没钱,也没户口,上不了所谓的公立学校。很明显,两者又是很不一样的。


尽管我国宪法和《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所有儿童平等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但身在城市、持有农村户籍的儿童在接受教育时普遍又面临着两重壁垒:办证和交钱


办证的手续繁杂,要工作年限、相关证明、街道审核、网申,最后才是相关部门的联合审核,层层过滤下来,符合要求的农民工就屈指可数了。


同时,非本市籍户口的学生在公立学校就读时,大多会被收取一笔额外的费用,有的称为“借读费”,有的叫做“择校费”。尽管国家每年都会下发各种规定试图遏制收费问题,但依然屡禁不止。高昂的学杂费又将一部分农民工子女挡在了校门外。



上不了公立学校,上民办学校总可以吧,不是还有专门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吗?


可是提到打工子弟学校,就连《我是范雨素》里的打工者自己都说,这样的学校一学期换好几个老师,“教学质量差”,在那儿上学属于“黑学籍”,不能保证继续升学。


况且,想上也不一定能上。从2008年开始,各地就开始关停大量不合格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合格的则纳入当地的教育体系,按照公立学校的标准招生。于是,不设限招生的民办学校不存在了,留下来的都是和公立学校一样设置了高门槛的民办学校。



不上学行吗?当然不行。看得长远一点,农民工子女现在缺失的基础教育,很可能在多年后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攀升的犯罪率回报给社会。父母们也看得明白,不读书是个恶性循环,既然不能在城里上学,那就回到户籍所在的农村。可这又引出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很显然,中国6千多万的留守儿童,并不是父母不想把他们带在身边,而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经济能力负担一个孩子在城市里的开销;更重要的一点或许显得冷漠,大城市通过严苛的入学政策控制流动人口,为的就是把他们连同父母一起赶回家乡。


2015 年,贵州毕节 4 名留守儿童喝农药自杀,他们是四兄妹,最大的哥哥 13 岁,最小的妹妹 5 岁。他们的妈妈离家出走,爸爸外出打工,只留他们四个人自己照顾自己。这一新闻让留守儿童的问题获得了大量曝光,使它从政府和 NGO 的工作变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父母不在身边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位,给留守儿童留下了一道道心理创伤——



就算家里还有老人照看,可孩子的处境依旧不容乐观——



更刺痛人心的,是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



在城里上不了学,在家里生活不好,这就是农民工子女所遇到的困境,进退两难,左右不是。


我们从小就听烂的那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显然不太成立,网友们对这句话有了另一种理解——中高收入阶层的孩子,才是祖国的未来。但说实在的,别说农民工子女就学难,城市里的中产阶级们不也整天愁孩子的上学问题吗?


3.突然出现又骤然消失的“无妈村”


《我是范雨素》里讲,约1990年之前,中国农村妇女的自杀率世界第一,自从可以进城打工后,农村女人不自杀了,都逃跑了。一个奇葩词汇,“无妈村”,也就出现了。


这里说的“无妈村”,也叫“无妈乡”,其实是一个已经被证的说法。


2015年8月8日,几乎是同一天,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湖南省邵阳县的“无妈乡”。报道中提到,这个叫黄荆乡的地方,仅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中,就有132个孩子处于“失母”状态——除了母亲正常死亡,其中有116个孩子的母亲因为逃婚或改嫁离开了他们。


“他们中很多人几乎已经记不得妈妈的样子,或者根本就没有印象。他们想找,却不知道妈妈在哪里。”



一段段煽情的文字,一幅幅幼童的照片,一句句沉重的质问,直指人心。在这个强大的“情感气场”下,人们感受到的是强烈的震惊、同情和责备。但万事有因,一些进行跟踪报道的媒体陆续发现了事情的症结。


当时,对于“无妈乡”的产生,人们普遍把根源归结于一点:穷是罪魁祸首,母爱的本能被贫困击溃、被经济大潮淹没。


然而,媒体后续才发现,驱使母亲出走的,绝不仅仅是贫困那么简单,该承担责任的,也绝不仅仅是那些母亲……贫穷之外,还因为她们频遭懒惰的丈夫家暴。更重要的是,这里大多数母亲,竟然都是被人贩子从更贫困的地区拐卖来的。



大家还记得前两年媒体广泛披露的“被拐女成为最美乡村教师”的丑闻吧?


20多年前被拐卖到河北农村的河南姑娘郜艳敏,因为出逃无望,无奈答应给其他成功逃走的被拐女留下的孩子当老师。


当地政府和媒体得知真相后,不说前去解救她、追究犯罪分子的责任,反而将她评为“感动河北人物”,甚至消费她的苦难拍出了一部电影,将里面人口贩卖的事情极度美化——



正当我们集体抨击郜艳敏所遭受的这种病态对待时,“无妈村”的煽情报道却在炮制更多的“郜艳敏”:不仅要把被拐卖的妇女留下和抓回带给她们无限痛苦的“家”,甚至还想用虚伪的“道德光环”将她们永远绑架在那里……


《我是范雨素》里说抛弃孩子的女人都是捧着滴血的心在活,但现实世界里的“无妈村”可能是个例外。至于“异地联姻的农民工婚姻太脆弱”,大概也不太成立,古往今来,异地也好,贫富也罢,哪一对夫妻的婚姻不脆弱呢?


4.农村的女性地位


最后想简单提一下中国农村的女性地位,真的是一如既往的低下,《我是范雨素》里讲到的几个时间节点都可以作为论据补充。


一是在母亲只有几岁的时候,范雨素的外祖父就把她许配给了房子连房子的邻居,为的是以后母亲能“帮衬舅舅。尽管范父年轻时是个俊秀飘逸的人,但他跟范母的关系一点也不好,天天吵架。


二是范雨素12岁时因为暑假离家出走了三个月,回家后没能再上学。她说那个时候幼稚,不知道农村社会不能宽容一个12岁的女孩。尽管离家出走只是单纯觉得对地理很熟悉,没有任何原因和剧情,但家乡的人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能把人污名化的机会。


三是范雨素离婚后带着女儿回家时,她的大哥哥马上像躲瘟疫一样赶走她,不想给自己添麻烦。尽管母亲能够接纳自己,也曾是政治强者,但她不敢和中国五千年的三纲五常对抗,只能用爱来代替物质上的帮扶。


纵观下来,范雨素小时候没有接受学校教育,是因为大环境的不宽容,如果大环境没有嘲笑一个曾离家出走的小女孩,她就会继续上学,甚至有可能进入大学、走出山村。


之后,如果大环境没有嘲笑一个曾离过婚的女人,她就可能回到学校当老师,或者跟着大哥哥下田锄地,甚至再嫁给一个好男人,共同抚养两个女儿。


这里都是存在两种可能性的。但是由于大环境的不宽容不理解,就没有两种可能,她只能被动地被推向社会。几十年前农村的社会环境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刘亮程、郭福来、余秀华、许立志……这个社会有成千上百个“范雨素”,他们出身乡野,是中产文化的边缘人,却不是文化的边缘人,更不是社会的边缘人。


很多人欣赏《我是范雨素》是因为作者的身份,他们惊叹:“初中辍学的农妇也能写这么好?”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农妇”只是一种身份,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外界俯下身来称赞底层人的优越感也不知道打哪儿来的。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把注意力全放在了文学上,因为她打动人的文字背后,是沉甸甸的社会现实,是每个人都曾见识过的新闻真相。


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说——从农民工子女就学到农民征地补偿,如若一篇好看的文字能推动问题的解决、公义的到来,也就能在实现文学社会价值的同时,展现人文精神的另一个向度。


这么一篇热文,提及了这么多的问题,然而我们却只在文笔优劣、动机善恶、互相攻讦的争论中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绞尽脑汁想要从范雨素身上挖掘出一些剩余价值,或是想要复制成功,或是想要自证高明,有意思吗?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辱母杀人 | 河北污水 | 大片辱华 | 社会丽姐

四胞胎闹剧 | 明星爱国 | 女性毛片 | 机场作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