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85 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 3 月余入院。
超声显示颈段食管局部正常管壁结构层次消失,管壁不均匀性增厚,呈低回声,分布欠均匀,较厚处约 9.8 mm,CDFI 显示其内血流信号丰富,PW 探及低速高阻型动脉频谱(图 1~图 4)。超声考虑为颈段食管癌,后经病理证实。
图 1 颈部纵切面显示食管壁局部明显增厚
图 2 颈部横切面显
示食管壁增厚
图 3 CDFI 显示增厚的食管壁血流信号丰富
图 4 PW 示呈低速高阻型频谱
病例讨论
颈段食管前方与气管相邻,后方与脊柱相邻,两侧为甲状腺(图 5)。食管壁分为四层: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其中黏膜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图 6)。
图 5 颈部断层解剖示意图
图 6 食管壁横切面组织结构示意图
颈段食管距体表较近,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其结构及病变。正常颈段食管横切呈环形,纵切呈管型,食管壁厚度约 1.5~3.0 mm,声像图上多表现为「三强二低」五层结构,即强-低-强-低-强(图 7 和图 8),但受声束与食管壁垂直程度、声束聚焦等情况的影响。
食管壁与回声强度对应关系
|
黏膜层
|
强回声
|
黏膜固有层和黏膜肌层
|
低回声
|
黏膜下层
|
强回声
|
肌层
|
低回声
|
外膜与周边组织
|
强回声
|
图 7 横断面显示颈段食管呈环形
图 8 纵切面示颈段食管壁结构
食管癌超声表现为管壁增厚,壁结构层次中断或消失,多呈腊肠样低回声。
若病变区呈局限性肿块,则表现为包膜不完整,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部分可出现无回声区。
若肿块向腔内隆起,则管腔呈偏心性移位。
若肿块向外浸润性,则与周边组织分界不清。
CDFI 可发现肿块内部少量或丰富血流信号。
因此,当超声检查颈部甲状腺时,若发现甲状腺后方肿块,尤其是左侧叶后方,应考虑到食管来源可能。
推荐阅读:
从一个病例看颈部肿块的超声诊断思路
超声典型病例:特殊的颈部肿块
学术主编 / 刘德泉
投稿邮箱 / xihuansushi@qq.com
题图来源 / 作者提供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