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定下来,县区级政府必须要负起这个责任!”1月18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
什么责任?“全国各县(市、区)都要建立健全由政府负责人牵头的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
每到节日,在喜庆、团圆的氛围中,孤独、贫困、困难这些词会格外刺眼。让困难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是年根儿底下各级领导都会表达的观点,拎点米、面、油去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也是必须有的。而这样的慰问,是走过场还是解决真问题,大有不同。
李克强到基层考察,特别关注困难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一般领导考察,当地都有固定安排好的考察对象和地点。然而,一次考察途中,李克强看到公路边破旧的村民房屋就要求“临时停车”,径直走进一户贫困居民的家中。
“这户人家一家6口人,父子俩智力都有障碍,几乎没有生活能力,两个孙女连学费都交不起。全家人住在一间破破烂烂的土坯房里,家里的情况真是惨不忍睹啊!”至今,李克强还能清清楚楚回忆起当时的每个细节。
看到这户人家一贫如洗的状况,李克强与随行人员“凑了点钱”给了两位老人,当场承诺“一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半年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这家贫困户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如果不是总理“偶然”发现,这户贫苦人家的生活状况能否这样快得到改善?
另一次,李克强在湖南一个村开座谈会,村民们七嘴八舌提建议,有位妇女坐在一旁一直“嘀嘀咕咕”,但不敢大声说话。在总理追问下,这位妇女犹豫着憋红了脸说,她女儿刚刚考上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但家里为了给丈夫治病已经花了5万元,实在付不起女儿的学费,只好让孩子外出打工。
李克强当即要求当地负责人,不仅要解决这一家的问题,更要在全省做好筛查,看还有多少类似情况。“决不能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因贫困上不了学”。很快,当地几十个类似情况的孩子也上了大学。
“这两个家庭的事,都是我无意中看到了才解决了,但那么多我没看到的贫困家庭的事怎么解决呢?”李克强问道。
的确,并非每个地方的各级官员都能做到像总理一样,在慰问中真正把困难群众的生活挂在心上。而走过场式的慰问也还并非最为恶劣,有的地方官员,既要扶贫政绩在面子上好看,又连下到基层走一走过场也不肯,用p出的慰问群众图片上新闻,结果成了丑闻。
只以政绩为指挥棒,为了“面子”不惜造假,不仅无功可言,更是给干群关系挖了大坑,为干群关系埋下隐患。2015年末,《人民日报》就刊文批评“造盆景式”的作秀扶贫,其中所举例子令人震惊。某地为让上级考察时看到自己的扶贫成绩,派一些小学生披着装化肥用的白塑料袋,趴在领导路过的山坡上。领导远远望去,山坡上羊群肥硕,一片繁华。然而,然后呢?只留下笑话。
要如何杜绝这样的现象?李克强认为,“我们必须要建立起一个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长效机制。”
目前,中央已经建立了由民政部牵头、多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但更重要的,是基层政府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
“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切实负起这个责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既然当了这个官,就要担起这个责任,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做点实事!”李克强说。
希望这个春节里,各地的困难群众,能真正从地方政策的落实与机制保障的完善中,感受到总理的良苦用心。更希望以后,再不会有总理调研,需要临时凑钱送群众的情况,早日让全体人民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