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达到临床症状减轻或缓解,
仅 10% ~ 20% 的患者需经手术治疗
。那腰椎间盘突出应该如何科学对待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导致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发生于青、中年,好发部位为 L4-5、L5-S1,占 90% 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基础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腰部外伤或工作、生活中反复的轻微损伤导致髓核突出产生症状。
所从事的职业、参加的体育运动、体格肥胖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病史是反复发作的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应详细采集病史,包括发病时间、诱发因素、外伤情况、治疗经过及效果。
1、疼痛
多数患者有腰痛,当神经根受到刺激,疼痛放射至下肢,引起坐骨神经痛,典型的坐骨神经痛是从腰骶部向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部,呈放射痛。
在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表现为股神经的损害。
2、感觉异常
是突出的椎间盘压迫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的。少数患者自觉下肢发凉、无汗。
3、肌无力、肌萎缩
较重者可伴有下肢肌萎缩,以拇趾背伸肌力减弱多见。
4、马尾综合征
椎间盘向后正中突出或髓核脱出时可压迫马尾神经,患者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障碍,阴茎勃起障碍等。
5、腰椎活动受限,腰椎侧凸
6、压痛
椎间隙、椎旁压痛,受累神经分支或神经干也可出现压痛。
7、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敏感性较高。
1、腰椎 X 线
X 线片虽不能提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接证据,但是可以帮助鉴别诊断,也可根据椎间隙高度的丢失获得一些间接诊断。
图源:作者提供
2、腰椎间盘 CT 和腰椎 MRI
显示突出的髓核、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等情况。
3、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检查可显示神经病变的性质部位、范围和程度。
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达到临床症状减轻或缓解,仅 10% ~ 20% 的患者需经手术治疗。所以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不伴严重神经损伤的患者,应首选保守治疗。本篇文章着重介绍保守治疗。
1、避免不良因素
包括纠正日常生活、工作的姿势,尽量睡硬板床,避免久坐、弯腰负重、搬东西、抱孩子等。如需重体力活动,佩戴带钢板的腰围。如工作需久坐,建议使用带靠背的座椅或在腰椎和座椅之间放一个靠垫,把腰靠上去。
2、加强腰背肌锻炼
在腰背部疼痛症状不明显的时候进行 「 小燕飞 」 锻炼,加强腰背肌力量可以分担椎间盘的压力,从而缓解腰痛症状。
3、牵引治疗
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段,最简单的牵引治疗就是拔单杠,把腰吊起来,每天坚持牵引 15 分钟。
但单纯牵引治疗对缓解腰背痛和坐骨神经痛的价值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有研究表明牵引治疗联合其它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在短期内减低坐骨神经疼症状的发生率。
4、物理因子治疗
如冲击波、烤电、针灸等均有一定效果,但相关文献随访时间较短,且实验设计有局限。
5、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