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苇,广东东莞的一位语文老师,一位11岁男孩的妈妈,还是2009年冰心文学奖的得主。
13年前,怀有几个月身孕的她,从东莞市图书馆借回一本《中国民间故事选》,想要重温自己小时候祖父讲过的故事。结果发现不但书做得粗糙简陋,故事也写得干巴巴的、毫无趣味,连读工科的先生都看不下去。
当时,先生鼓励她像德国的格林兄弟那样,花个几十年时间,为自己的孩子,也为全中国的孩子写一本地地道道的、好看好玩的中国民间故事书。
5年后,先生意外辞世,她悲痛不已,也下定决心,完成两个人当年许下的意愿。
现在,这本《中国故事》已经完成,等待出版。
《中国故事》样书
一条君读完样稿,很喜欢,也非常感动。自3月23日开始,一条联合乐府文化和中信出版社,为这本书发起了众筹,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支持。
现在,还有部分档位仍有空余,可以继续支持购买。
让我们给孩子,也给自己一个最地道、最有趣的中国民间故事集。
文/一苇
据说很小的时候,我是一块“扭纹柴”——扭纹柴砍歪刀,总是顽劣不驯顺,不能安静乖巧待在家里。为了把我稳住,祖父说:“阿燕,不要哭,我给你讲故事。”
我至今记得祖父讲的故事,他讲的《太阳山》不叫太阳山,叫《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讲完,他又讲《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2004年的岁末,我上东莞市图书馆借书,顺手借回来一本《中国民间故事选》。我想要重温祖父讲过的故事:阿弟拿煮过的谷种播种,整块田只长出来一株巨大水稻,结出来的谷穗非同凡响——每颗谷子长得与大石榴一般大⋯⋯
然而,我没能找着那些故事。那本书做得粗糙简陋,故事大多只有个梗概,干巴巴没有细节,字句读着毫无趣味。孩子的父亲翻了几页,也非常不喜欢。他把书合上,对我说:
“你不是写童话吗?不如学学德国的格林兄弟,花个几十年,整理一部真正好的中国民间故事,怎么样?”
我欣然同意,当即拟定书名,说等那书做好了,就叫《中国故事》。
2010年,我们去神农架旅行,他意外离世。
那个不幸突如其来,我仿佛被一记闷棍打中头颅,悲痛深切得有如陷身地狱。
然而他那天说的话,我也仍然记得。
我下定决心开始着手整理中国故事,希望能借此抚慰自己的心灵。
一苇写作时读过的部分参考书
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先拟定目录,然后按图索骥,一篇接一篇写下去。先从小时候听过的《狗耕田》开始。
写下来后,我发现,我的文本完全不能符合我的理想。问题出在哪里?
我拿起《格林童话全集》,先念一遍《青蛙王子》,再念一遍我写的《狗耕田》。
差太远了,我故事设定不够好,讲故事的语言也不地道,因为这致命的两点,我写下的故事,灵魂未能呈现。没有灵魂,也就没有魅力,也就无法赏心悦目,也就不能打动人心。
怎样才算“整理好一个故事”呢?
我想,但凡流传广远的故事,它一定是在无数民间故事家的讲述中存活的。童年时候听到的故事,可能只是一鳞半爪。
这样的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笔记,有几十本
于是,我去查各种各样的资料,并专门针对一个故事做笔记,我抄下不同文本的精彩部分,慢慢揣摩,试着把故事的鳞爪整合起来。果然,这么一来,故事有了内在的完整,这时,我再次述写它,发觉它在我的笔下活了过来。
写好,我把故事讲给儿子听,儿子被深深吸引。我再尝试给别家孩子讲,果然也都爱听。
做完最后的修整,《狗耕田》就完成了。
接下来,我以同样的方法,一篇接一篇写了下来。
西联小学401班的学生们,听一苇讲故事的首批听众
2014年,我到东莞市高埗镇的西联小学教书。我专门设了一节故事课,又抓住一切可以讲故事的机会,给各式各样小屁孩讲——十来岁的孩子、八九岁的孩子、七八岁的孩子,乃至更小,三四岁的孩子。
讲过故事我知道,小屁孩不爱听“小鸡崽哭着走回家”这样的概括叙述,他们要听“‘吱呜呜……吱呜呜……’,小鸡崽一边走,一边哭。眼泪‘滴滴嗒嗒’,‘滴滴嗒嗒’,落在路边一坨牛屎上。”
只要我这样讲,小孩儿就不会走开,他们会缠住我,一味问:“后来呢?后来怎么样啦?”
每个故事都是先给儿子讲。十年了,儿子也大了。
自从开始述写中国故事,我只感觉堂·吉诃德附体,仿佛独自一人面对虚空作战。
我渐渐从我述写的那些民间故事中获得力量,是的,一切心力都没有白费。
Q:为什么这本故事书写了十年?
A:整理重述中国故事,是一段漫长的孤独日子。
“这件事进度很缓慢,有时候,整理一个故事,但是没能找到足够多的文本,我会暂时放下它,告诉自己应该静待机缘。我一再告诉自己,写得快,不如写得好。如果不能把此事做好,我写它做什么呢?”(一苇自序)
Q:为何现代人要读传统民间故事?
A:传统故事的精魂,和现代的儿童教育理念,是相通的。
“在每一篇故事后面都有一苇的附记,人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故事的传承与传播,以及一个现代写作者,在故事当中发现的意义。”(出版人涂涂)
Q:《中国故事》里面收录了多少个传统故事?
A:一共有81个故事,九九八十一,是中国的足数。
“我现在收集到的,已有超过一万个故事。我挑选了那些流传地区最广,精神内涵最丰富的,同时也会特别符合孩子趣味的,大概300个左右故事进行重述。既有《卖香屁》这样特别欢乐的,也有《范丹问佛》这样特别让人沉思的,对我来说,这就是‘中国人的传说与心灵’。”(一苇)
Q:书里的插图都是版画,是什么用意?
A:为了表现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书中的插画由艺术家萧翱子(著名绘本画家蔡皋之女)创作。以粗犷的版画来表现中国故事从大地孕育而出,以细腻的细节传递出丰富的情感。
Q:书的装帧设计有什么特别的吗?
A:首先,书最外面的护封,是一张大海报折叠而成,内容就是书中的版画。海报正面是故事《蛤蟆孩儿》中的公主,反面是故事《一苇渡江》。
书封变海报
其次,内文的版面是竖排的文字,以此来与中国传统书写和阅读方式做一个连接。为了避免“容易串行”的问题,又分了上下两栏。孩子们读了,都觉得很有趣。
《中国故事》原书定价98元,此次众筹,是特别为一条读者定制的版本,附有藏书票一张。
众筹分以下6档:
❶
¥1
无条件支持,幸运抽奖
每筹集到198元,抽取一名幸运用户,赠送《中国故事》一本、藏书票一张、宝贝故事盒一个、妈妈针线盒一个。
❷
¥78
《中国故事》一本,附藏书票
藏书票选用一苇渡江的版画。但取“让中国故事渡海”的寓意,特改名为《一苇渡海》。
纸质绵软,色泽浓郁,透露出浓浓的手作味道。
❸
¥128
《中国故事》一本,故事宝贝盒一个
故事宝贝盒里有:松果一颗、白海螺一枚、鲁班锁一个、皮绳一卷、彩色麻绳八捆、七彩小木夹一组、木质蝴蝶一对、木珠若干、菩提种子若干。
❹
¥148
《中国故事》一本,妈妈针线盒一个
妈妈针线盒里有:彩线十八卷,卷尺一根,龙凤纹合金剪刀一把、八喜娃娃针插一个、金尾缝衣针一组、盲针一版、大头针一版、铜质顶针一枚、穿绳器一个、影集贴一组。(此档众筹已满额)
❺
¥158
《中国故事》一本,限量小题花版画一张
限量版小题花版画为萧翱子的学生皮皮所做,皆为手工制作,有签名和编号,共200张。并配有仿实木相框一个。
今年是鸡年,金鸡版画特别地应景。
❻
¥198
《中国故事》一本,宝贝盒+针线盒各一个
这一个选项里,既有适合孩子的宝贝盒,也有适合妈妈的针线盒,妈妈和孩子的心愿同时搞定。
一条君按:《范丹问佛》,是作者一苇和出版策划人涂涂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也是他们认为最能反映传统中国心灵的故事。这个故事,藏有中国人对世界的最大的信任,最根本的理解,和最深刻的安慰。
范丹问佛
一苇述写
从前有个穷叫化子,名叫范丹,他没有父母,孤苦伶仃,只好讨饭度日。
日复一日,范丹长到十八岁,看着别人娶妻生子,心想,自己也该有点积蓄,成家立业,于是他开始省吃俭用,每日把讨来的米装在一个大米升里。
可是非常奇怪,他的米升总装不满,来来去去只有大半升。
一天半夜,范丹起身解手,看见一只白老鼠,正在他的米升里偷米吃。
范丹怒从心上起,一把扑过去,把白老鼠按在地上。
“吱吱,吱吱!”白老鼠说,“范丹你不要打我,不要打我!你命中注定八合米,不能让你积满升。”
“什么?”范丹觉得很奇怪,“你说我命中注定八合米,要一辈子受穷?”
“没错,佛爷就这么说的,不信你上西天问他去。”
“我就不信要穷一辈子!你等着,我这就上西天,去向佛爷问问前程,看我范丹啥时候能时来运转!”
《范丹问佛》版画题花
范丹放了白老鼠,穿上破草鞋,出了门,大步朝西天走去。他踏着露水,走了大半夜,天亮时来到蔡家庄,他在一户大户人家门前停下来,敲门讨早饭吃。
一个哑姑娘打开门,给他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瘦肉粥。吃过粥,范丹把碗还给蔡员外,蔡员外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一大早要上哪儿去?”
“我叫范丹,要上西天问佛爷,看啥时候时来运转。”
蔡员外一听很高兴:“你见着佛爷帮我问一问,我家闺女十六岁了,为什么还不会说话?”
“没问题,我一定帮你问。”
范丹辞别蔡员外,继续朝西天走去,走呀走,走到黑风山,天下起大雨。路旁有座土地庙,范丹钻进庙里躲雨,土地公见有人进来,问他说:“小伙子,你是谁,急匆匆要上哪儿去?”
“我叫范丹,要上西天问佛爷,看啥时候时来运转。”
“你要上西天真是太好了!见到佛爷记得帮我问一问,我在黑风山当了五百年土地公,什么时候能升官,做城隍?”
“没问题,我一定帮你问。”
范丹辞别土地公,继续朝西天走,走呀走,走到通天河。通天河白浪滔天,范丹正发愁无法过河,就看到河里有只大鼋。
范丹大声喊:“大鼋大鼋,过来驮我过河,可以不可以?”
大鼋朝范丹游来,问他说:“你是谁,过河要去哪里呢?”
“我叫范丹,要上西天问佛爷,看什么时候时来运转。”
大鼋一听很高兴:“你见着佛爷记得帮我问一问,我修行了一千五百年,为什么还不能得道成仙、化龙飞升?”
“没问题,我一定帮你问。”
范丹过了河,继续往西走,走呀走,终于走到西天,见到佛爷。
佛爷坐在佛台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见范丹来到面前,问他说:“范丹,你找我什么事?”
范丹恭敬跪下:“范丹来找佛爷打卦问事。”
“好,你问别人的事,还是问自己的事?”
“先问别人的事,通天河有只大鼋,它修炼了一千五百年,为什么还不能得道成仙?”
佛爷打了一个卦:“大鼋贝壳里藏有二十四颗夜明珠,把仙气压住了,你让它把夜明珠取出来,就能得道成仙了。
范丹谢过佛爷:“还有,黑风山有个土地公,他已经当了五百年土地,什么时候能当上城隍爷?”
佛爷又打了一个卦:“黑风山土地左脚踏着一坛金,右脚踏着一坛银,你让他把两坛金银挖出来送人,就能升官当城隍了。”
范丹谢过佛爷:“还有一事,蔡家庄蔡员外有个闺女十六岁了,为什么还不会说话?”
佛爷打了第三个卦:“等蔡家闺女见到她的亲丈夫,自然就会开口说话了。”
范丹谢过佛爷,问起自己的事:“佛爷,白老鼠说我命中注定八合米,不能让我积满升——莫非我要一辈子受穷吗?我范丹什么时候才能时来运转呢?”
“范丹,我十二年只打三个卦,来我这里问事的人,‘问人不问己’,‘问三不问四’。你回去吧!”说完,佛爷低头微笑,不再说话。
范丹只好辞别佛爷,往来路走,走呀走,走到通天河,大鼋游过来问:“范丹,我的事你问了没有?”
“问了,佛爷说你甲壳有24颗夜明珠,压住了仙气,取出夜明珠,就能得道成仙。”
大鼋背范丹渡过通天河,教范丹揭开它的贝壳,从里头取出24颗硕大的明珠:“范丹,你代我问佛,这一路上辛苦了,这珠子送你吧!”
一送出明珠,当即风起云涌,大鼋化成飞龙,得道成仙了。
范丹带着夜明珠继续往回走,走呀走,走到黑风山,土地公叫住他问:“范丹,我的事你问了没有?”
“问了,佛爷说你左脚踏金右脚踏银,把脚底下金银挖出来送人,就能升城隍了。”
“原来如此,你代我问佛辛苦了,这两坛金银就送给你吧!”
土地公从左脚下挖出一坛金子,右脚下挖出一坛银子,两坛金银一块送给范丹。一送出金银,阎罗王随即传来圣旨,封土地公为城隍爷。
范丹挑起两坛金银,继续往回走。来到蔡家庄,哑闺女看到他,从阁楼走下来说:“爹爹,问佛的人回来了。”
蔡员外叫住范丹,问他:“范丹,我的事你问了没有?”
“问了,佛爷说,等哑姑娘见着他的亲丈夫,自然就会说话了。”
“啊,原来如此!闺女刚才看你回来,当即开口说话,这真是姻缘天注定!范丹,你先住下,我把闺女许配给你。”
范丹与蔡姑娘择日成了亲,在蔡员外家住了几天,夫妻俩便带着夜明珠,挑着金银回家了。他们建了大屋,置了田地,幸福地生活了一辈子。
这个故事就叫“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佛爷会赐福给心怀善念的人,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众筹时间:3月23日~4月24日。
众筹结束以后,4月29日前完成发货。
一条生活馆还有更多良品,等待与你相遇。
如您在一条生活馆购物,以下方式均可联络客服
打开“一条”App→右下角:我的→一条客服
微信公众号“一条”→底部中间:一条好物→客服和订单咨询→登录后呼叫在线客服
微信服务号“我的一条”→底部对话框直接留言,等待客服应答
▼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中国故事》众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