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号收藏
壹号收藏公众微信,将为您提供最新、最全、最快的投资收藏资讯。我们将不定时邀请业内专家、收藏家在线和大家分享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纪念币预约信息  ·  开始预约!国色天香彩色银币,龙头币! ·  4 小时前  
纪念币预约信息  ·  每人20枚!新10元生肖纪念币,一定要约! ·  4 小时前  
小易说钱  ·  黑马!这个年份的荷花5角硬币,涨了 ·  4 小时前  
纪念币发行信息  ·  重磅!2025新版100元纸钞发行!开始预约! ·  昨天  
纪念币发行信息  ·  重磅!2025新版100元纸钞发行!开始预约!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壹号收藏

《西游记》里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么多年都白看了!

壹号收藏  · 公众号  ·  · 2019-12-31 11:58

正文


有一部电视剧,我们每个人的童年几乎不能绕过,它就是——82版《西游记》。

孙悟空那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曾勾起了多少小脑袋的丰富想象!

八戒背媳妇


猪八戒背媳妇的憨态,曾让多少人开怀大笑!

悟空被师傅逼走的那一幕,曾让多少人泪目!

唐僧面对女儿国国王时那动情,却不得不断情的矛盾,曾让多少人感叹!

师徒四人


而在剧尾,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却不小心丢失一部分,是否让你思考人生的不完美?

有笑点,有泪点,有情亦有无情,喜怒哀乐,无不呈现;有妖魔鬼怪,有神仙佛道,有尘世凡人,天地人,无所不包;江河湖海、山川动植,尽收眼底。

这分明就是我们想象中的《西游记》的样子嘛!

猪猴逗趣


是的,这就是 重播近4000次足以申报吉尼斯记录的82版《西游记》 。36年过去了,它仍在不断重播,其不朽的经典地位已经铸就。

如今,很多人已从屏前转向幕后,探寻这部经典的拍摄之路。下面的这些幕后细节,相信会给出你答案。

如来佛祖


观音


匠心独运,大导杨洁


经典的产生,自有其时代背景,《西游记》同样如此。说起来,拍这部剧也是为了争一口气。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的电视剧《西游记》在国内播放,没播几集就被叫停,原因是胡编乱造,严重糟蹋我古典名著形象。于是,拍一部中国自己的《西游记》作为“政治任务”提上日程。

图/动员会


天降大任于杨洁,而她也当仁不让。

当年,她还是央视戏曲部的导演,没拍过电视剧,也没先例可参考;当年,她没想过自己导的《西游记》会成为经典,她只是认真做事,但却成就了自己的名导身份。

杨洁导的《西游记》一下子火了!人们感叹于杨洁的能量和格局,更钦佩她高明的创作思想。这些创作思想,让作为剧组的领头人的她,有内在的动力,有坚定的方向,这是一部经典的根基所在。

“忠于原著,慎于翻新”,是杨洁的创作原则,这体现出她对名著的敬畏和严谨态度,不像现在一些人,为了博取眼球,乱改名著。那么,照搬原著吗?非也。

杨洁淡化了原著中的迷信和虚无色彩,增加了人情味儿,她要拍成“具有中国民族气派、耐人寻味而又富有浓厚人情味的神话故事片”。于是,我们看到,妖怪亦有人情,唐僧也有动情,有烟火气。

图/导演杨洁接受采访


杨洁的聪明,还在于她在“游”字上做文章——各地采景,实景拍摄,以此呈现唐僧师徒的万里“取经路”。于是,我们看到名山大川、各地风物。那时的景可是真美,胜过现在的山寨外景地。

这样做固然由于当时条件有限,不停辗转拍摄也吃尽苦头,而且一拍就是六年,但正是这种笨办法,保证了电视剧的质量,带给观众山水画一样的视觉感受。


图/采景图


图/过独木桥


杨洁理解的《西游记》主旨,是“不畏权势的抗争精神和不畏艰险的进取精神“,她本人凭着这股子精神在拍摄《西游记》。

她个性率真,不解圆滑,不通世故,如王崇秋说她 “精神至上……但任劳不任怨,终其一生,棱角也没有磨平。她一生为艺术得罪了很多人,也不在意得罪之人是不是领导”。

她心里只有艺术,甚至不惜与人翻脸,比如1982 年7 月,剧组开赴扬州拍摄试集。因为借用演员、副导演的问题,杨洁与中国京剧院的领导发生矛盾,于是写信给时任广电部部长吴冷西反映问题。

图/写给吴部长的信


《西游记》带给杨洁掌声和荣誉,也带给她伤害和孤独。好在观众给了她最大安慰,西游记迷们最迷是杨洁,三句不离“我杨导”,如今他们更把杨导的精神延伸为“西游”精神。

王崇秋,一台机器拍出《西游记》


一些人可能不知道,《西游记》的导演和摄像师竟然是一对夫妻。

一部成功的电视剧,不能否认导演和摄像师的灵魂地位。杨洁和王崇秋夫妇,一个导演,一个摄像,妇唱夫随,共拍《西游记》。可以说,没有这对夫妻,就没有82版《西游记》。

图/夫妻探讨  我觉得应该从这个角度拍


夫妻共事,配合默契。


杨洁用起丈夫来一点不心疼,王崇秋对妻子也是无条件支持。比如拍摄间隙,有人对杨洁说:“杨导演,让王老师歇歇吧。”杨洁随口一句:“没事,他不累。”王崇秋也跟着说:“没事,我不累。”

图/猴子初问世


杨洁了解丈夫——她只需要这一个摄像师就够了!

当时还处在中国电视剧的幼年时期,条件和经验都不足,摄像机和配套设备都落后。而当时的条件也十分艰苦,只有一个摄像师,也只有一台摄像机, 而这台机器经常出问题。

图/寻像器又坏了只能看着监视器来拍摄


王崇秋一直甘当绿叶,站在妻子身后。《西游记》的巨大成功,让很多人也注意到这位摄像师。

今天,我们无法想象《西游记》竟然是一个摄像师用一台摄像机拍出的。很多人问王崇秋: “一台摄像拍出《西游记》,是怎么做到的?”

用王崇秋的话来讲: “无奈之下,土办法上马。” 比如抢拍“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镜头时,由于摄像机和录像机是分体的,所以拍摄时中间有一根长长的电缆线连接。

无论怎么拍,他讲究一种气氛的形成。与创作原则“忠于原著,慎于翻新“对应,王崇秋的摄像原则也有八字方针: “情景交融、千变万化”; 与杨洁导演的“游”字对应,王崇秋的摄像是在“活”字上下功夫。于是,怎么让镜头“活”起来,成为王崇秋经常考虑的问题。

图/拍天宫


土特技拍出了好效果


拍摄《西游记》的年代,中国电视剧的特技还十分幼稚,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王崇秋曾说: “前25集的特技比较尴尬,我们了解得一知半解,设备也不专业,人员也不专业,有些画面还看得见钢丝。” 但即使是这样,也并没有影响观众对《西游记》的喜爱。因为那个“钢线”并没影响整个气氛吧!

关于特技武打,那时用的也是“土办法”。比如,为了呈现通天河中老鼋驮着师徒三人过河的效果,办法就是在蓝幕前抠像,这也是当时特技制作的最主要内容。

由于吊人技术掌握得一知半解,所以拍摄过程中时常出现问题。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都曾从高空掉下来。

为了掌握一些必要的特技,杨洁也曾向上面打报告,一行几人曾到香港学习特技。到拍续集时,特技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了刘绍春带领的国内一流的特技团队。拍摄是和武打都是虚实结合,从而创造出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的世界。

凭心而论,拍续集时的条件好了,特技提高了,但人们还是更喜欢看前25集。或许是因为看着更加真实吧,即使笨拙也显得可爱。

图/观音抠图


影响之大,当年已势不可挡


《西游记》播出后获得巨大成功:城市乡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晚最大的事情就是看《西游记》。虽然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杨洁遇到人事和资金等方面的阻挠,但她的《西游记》势不可挡地火了!谁也不能掩盖其光芒。从国内火到国外,电视剧尚未全部拍完,已经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争相定购。

各种采访纷至沓来,杨洁更忙了,期间她曾跟领导出访日本,交流经验,日本记者连连慨叹:“想不到《西游记》的导演竟然是女士!”

《西游记》的巨大成功,让杨洁和她的剧组也成了春节的宠儿,杨洁导演的87年“齐天乐”晚会以”神仙大拜年“的方式在大年初一以播出,带给观众极大的快乐。《大圣歌》《敢问路在何方》《女儿情》等人人传唱,街头巷尾萦绕。

图/齐天乐晚会


剧组每到一处拍戏,都引来观众围观,人海如潮,场面之壮观是今天难以想象的。比如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拍戏时,有三万人围观,导致剧组无法拍摄,只好悄然转到别地;在河南嵖岈山拍摄时,数千百姓围观。由于人多怕出危险,演出被迫取消。

有人说,《西游记》当年能火,是因为当时没戏可看。但是后来呢,为什么30多年这部剧经久不衰?后来拍摄的电视剧怎么没能替代它?有人说,它占了先机,童年记忆固然难以抹去,但若非是真好,断难有如此深刻记忆。


图片背后的秘密


作为不朽经典,82版《西游记》足以独步电视界,傲视群剧了,但对于它的幕后拍摄,人们却所知甚少,尤其随着去年杨洁导演的去世,人们对于这部大戏的幕后故事更加津津乐道,急于探寻。

好在王崇秋先生为了纪念妻子杨洁,为了怀念那个匠心创作的年代,为了致敬一起共事的“西游人”,他整理出自己手头的第一手资料:工作照、剧照、来往信件、报告单、场记单、媒体报道,以及美工服装设计图等,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一本《1982版西游记拍摄档案》画册,从而避免了这些珍贵资料被时间淹没。


1982版《西游记》拍摄档案,

500张鲜见照片揭秘82版西游记拍摄内幕

年末活动价 99元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画册以500多张鲜见的照片,再现82版《西游记》的拍摄始末。笔者上面所写细节,也是阅读此画册后的管窥之见,权作抛砖引玉吧!

那些泛黄的黑白照片,产生于彩色胶卷还很珍贵的80年代。或许它们不美,有的甚至漫漶不清,但却给人真实感和年代感,让人感觉到可亲、珍贵。

图/拍摄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画册中的各种文字资料: 台长洪民生写给杨洁等主创的动员信,杨洁给时任广电部部长吴冷西的信、西游记记事本、拍摄中所用的场记单、分镜头本、抠像单、请示拍续集报告、拍摄简报、人员工资,以及王崇秋的日记等, 真实记录了当年的拍摄实情,这些资料让画册显得弥足珍贵。

82版《西游记》的成功离不开杨洁夫妇,但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画册中,可见一个迄今最全面的演职人员名单,并有很多人的手写签名。


1982版《西游记》拍摄档案,

500张鲜见照片揭秘82版西游记拍摄内幕

年末活动价 99元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可以说,关于《西游记》,还没有一本书,如此真实地再现当年的拍摄实况,也没有一本书,如此无私地再现所有的幕后工作者。

画册以图为主,以文串图,表现出明晰的逻辑和内涵,为你打开一个全新的《西游记》视角,绝非一般的剧照画册,原汁原味是这本画册的最大特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