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揭秘!十大亮点! ·  8 小时前  
新华社  ·  严查空挂学籍等问题!教育部最新发布→ ·  16 小时前  
环球时报  ·  39名中国人获救 ·  昨天  
新华社  ·  2300000000+!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九成网民学历不足本科” 屏幕另一侧都是谁在上网呢?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09-07 10:19

正文



正在上网冲浪的你,突然看到一则新闻标题——“九成网民学历不足本科”,而你又是那一成高学历的幸运儿,你该作何想?


假如你还没有忘记统计学的基本知识,你不会急着感到骄傲,而应该先仔细看一下这份数据是怎样来的。


首先,相关数据出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这已经是该中心第44次发布此项报告。 数据来源的权威性没有问题。


▲图片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官方网站

但“九成网民学历不足本科”到底什么含义,或许跟你理解的不太一样。


比如,报告中“网民学历结构”这节显示,小学及以下占18%,初中占38.1%,初中是所有学历选项中占比最多的。


但这些并不都是低学历的成年人,其中许多网民就是现在的中小学生。 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来得及上高中、念大学。


不信的话,看看“网民年龄结构”,10岁以下占4%,10-19岁占16.9%。 其实10%左右的网民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已经很能体现这些年大学扩招的效果了。


▲图片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官方网站


考虑到中国网民总体规模已达到8.54亿,意味着我们的网络上活跃着八千多万大学生、硕士、博士。 这些高学历人群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网络的话语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这些统计数据,还有利于人们理解网络上的一个恼人现象——怼人的现象好像越来越多了。 不管你说点什么,都有网友出来怼你。 你说今天吃了个苹果,他问你为什么不吃橘子。


▲图片来源: 新京报1288期“图个明白”


互联网上有些网友的乱怼,抵消了网络带来的许多乐趣。 人们本来以为网络讨论有助于促进知识进步,所以很容易对普罗大众的认知能力感到失望。


可问题的症结可能很简单: 很多低龄网民的心智发育并不成熟。 一言以蔽之,成为网民的门槛越来越低。


以前电脑是很昂贵的,需要一定的家庭财力才能负担。 后来电脑便宜下来,但中小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相当有限。 直到智能手机普及开来,一切才发生了质的变化。 成为网民的财务门槛消失了,年龄门槛也消失了。


很多中小学生都已经机不离手,他们打游戏、追星,当然也有大把时间加入网上讨论。


你完全不知道,那位杠完就走的网络社会人到底是多少岁,是刚刚上课被老师批评而心气不顺,还是因为明天的考试而焦躁不安。


所以,不要只看到网友学历低,还要看到许多网民年龄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