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她刊
中国女性第一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彬彬有理  ·  48岁病逝,谁书写了大S的人生剧本 ·  昨天  
彬彬有理  ·  大S猝然去世:活到最后是慈悲 ·  2 天前  
宛央女子  ·  用永远天真无畏的杉菜送别大S ·  2 天前  
彬彬有理  ·  过年社交潜规则,没人明说,但很重要 ·  2 天前  
彬彬有理  ·  活到30岁才知道的女人春节酒局技巧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她刊

她的选择,塑造了内娱的榜样

她刊  · 公众号  · 女性私密  · 2023-06-26 20:30

正文



如果抛给屏幕前的你一个问题:

 

“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是什么?”

 

你会如何回答?

 

也许,你会立刻想到:

 

选了一个对的人共度余生/选了一份喜欢的工作/选了一个向往的城市定居......

 

经历过职场沉浮,也面对过婚恋压力,走到现在,她姐和身边的女性朋友们都越来越觉得,女性最关键的,是要有“选择力”——

 

一种敢于做出选择的勇气和力量。

 

因为,是一次次选择,将你引向了不同的出口。

 

迈出关键的下一步之前,你可能会犹豫、畏惧、慌张,担心会不会选错了就一路下滑、没有退路,于是一再踌躇不前。

 

但亲爱的,选择其实无关对错。

 

选择不是一种价值判断,而是一个动词,它指引你去尝试,去探索,去奔跑。

 

小时候,我们一直被教导去学习身边的“榜样”。我们用很长的时间去努力成为“别人”,但最后却发现最难的是成为自己。


当你真正成为自己,才会明白自己“心之所向”的选择,才能一步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演员吴彦姝,十几岁时拒绝母亲让她学医的提议,考进话剧院,开始了舞台上的戏剧人生。

 

      图源:微博@吴彦姝

 

做这个选择,并不容易。


吴彦姝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学习金融,母亲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他们自然对这个独生女儿寄予厚望,希望她有一个踏实的未来。


在父母眼中,学医无疑是最稳妥又有前途的选项之一,在什么年代都有用武之地,相比之下,学习表演,则显得冒险又虚无缥缈。

 

母亲阻止过,父亲劝说过,但对向往舞台的吴彦姝来说,勇敢地跟随内心起舞,然后坚持下去,远比世俗的稳妥重要得多。

 

就像她说的:

 

“我觉得生活是自己的,我们要为自己而活,勇敢选择自己喜欢的。”

 

她在自己热爱的舞台上度过了大半生,后来一个偶然的选择,又改变了她的生命轨迹——

 

从话剧院退休,她选择重新进入影视圈,在晚年迎来事业的又一高峰。

 

      图源:微博@吴彦姝


记者周轶君,同样因为选择改变了人生。

 

高考之后,她选择了去北京,学习一种少有人了解的语言——阿拉伯语。

 

这是她不断往外走的开端。


图源:豆瓣


二十多岁,她选择成为一名战地记者,三十岁又选择去了中国香港,从文字记者转为电视记者。


通过一次次选择,她一步步向外探索。


从中东不同热点地区发来报道的周轶君,为记录战争留下珍贵的女性视角,书写了职业女性的新道路。

 

单枪匹马,说走就走,这份果敢是因为她一直向前看:

 

“一个选择哪怕是错的,它不是浪费的,不是白白过去的,所有这些经历都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她们的选择,不分高低对错,只是想到就做。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为你自己,是一次次选出来的。

 

现在,你不妨问问自己:

 

到现在为止,你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勇敢成为你自己吗?

那时的选择,让你成就了现在更好的自己吗?

 

或者,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命运真的有剧本,你拿起笔会如何书写?

 

今天,她姐欢迎你在SK-II即将上线的互动式电影《人生,我自己选》中,看到一种新选择的可能性。

 

 

它先用一支预告片,提出女性最关心的三大问题:如何用选择写就事业、爱情、友情?

 

它没有一个固定的结局,当你跟着女主角苏苏的脚步,做出“A”or“B”的16个关键人生选择,就会走向4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你来帮苏苏决定,如何用一个个选择推动自己,成为自己。

 

现在,选择的权力已经交到了你手中。

 

亲爱的你,有勇气迈出下一步,探索一个新世界吗?

 

 


你以为是一部电影?

其实是中国女性众生相


还记得看到同样有力量的影片《她最后去了相亲角》,同样是聚焦女性命运,这感动的力量,有些熟悉。


后来她姐才发现,无论是《她最后去了相亲角》,到《人生不设限》,还是现在的《人生,我自己选》,都来自于国际高端护肤品牌SK-II之手。


十年来,SK-II都在用影像的形式关注、鼓励女性成长,从最初带给女性心灵触动,到陪伴鼓励更多的女性走上改写命运的道路。


她姐不得不感叹,在每一个时期,SK-II总会给女性触动的、陪伴的力量。


从十年前的“结婚生子是否为女性固定标签”的命题,到如今“选择”成为新一代女性的核心议题,SK-II洞察到,现在的女性,是打破常规的一代。


她们没有既定的命运,脱离了“成功”女性的标签,我们的选择道路有很多:


看到苏苏选择时的摇摆,你会看到某个阶段似曾相识的自己。


每一次的选择,就像每一个身处人生十字路口的你。

 

有一个难得的工作机会,你会“冲了”争取一把,还是“再想想”?

 

 

现在在一起很开心的恋人,是不是真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你会果断分手,还是顺其自然?

 

 

爱一个人,是不是就必须做出妥协和牺牲?

 


你的每一个选择,会将你带向何处?

 

它让你成为自己,还是制造又一个难题?

 


你敢主动迈出那一步吗?有勇气走出舒适圈吗?

 

冒险的后果,你可以承担吗?

 

瞻前顾后还是一鼓作气,你权衡了又权衡。

 

同时,身边的过来人都在劝你:“女孩子,还是稳定一点好。”

 

女孩不用太能干,不用太优秀,不用懂太多。

 

妈妈说希望你像她们一样早点结婚生子,余生安稳。

 

爸爸也说还是回家考编好,铁饭碗才踏实。

 

再看看朋友圈里狂奔的同龄人,个个都像人生赢家。

 

有人拿着高薪,有人秀着恩爱,晒出来的光鲜照片好像都在暗示你“还不快跟上?”。

 

身为女性,面临的左右互搏就是如此较劲,你不断被告知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

 

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踏实的伴侣,再生一个乖顺的孩子,脚踏实地?

 

还是来这一遭,要在地球这个巨大的游乐场放肆玩一场?

 


 

在无法预料结局的前提下,苏苏的纠结,也是你的纠结。


其实,这些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为难和犹豫,而是身为女性必然要共同面对的摇摆不定。


SK-II正是洞察到这一点,用苏苏经历16次选择的纠结,浓缩了当下这一代女性的一种共同经验。


SK-II想要鼓励你:


人生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是为了走向自己的命运。每个选择,都是为了让你成为自己。




所以,如果命运有剧本,你会选择怎么写?


你会把爱情,写得尽如人意吗?


你会把事业,写得势不可挡吗?


你会把友情,写成没有分离吗?


你会把家庭,写成互相理解吗?


你是等待命运向你走来,还是主动走向它?




被推动,还是选择主动?



“选择”成为新一代女性的核心议题,选择太多,身上也承载了太多他人的期待。


主动,并非易事;选择,难免伴随迟疑。

 

你大概懂这迟疑之于女性,有何不同。


女性,太容易被外界的声音裹挟着、推动着,后知后觉地往前。

 

社会时钟卡出一环扣一环的年龄门槛:

 

25岁有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28岁有没有一个合适的对象,30岁有没有好的婚姻,35岁有没有一个可爱的孩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