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陈宏博士介绍,自进入中国以来,戴尔始终积极响应中国的发展政策及倡议。二十年前进入中国的时候,东南沿海开放,戴尔的制造中心建在厦门,现在厦门已成了戴尔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随后国家设立浦东新区,戴尔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和全球采购中心;为响应振兴东北的政策,戴尔在大连成立了一个全球服务中心;开发西部战略中,戴尔在成都建立了全球运营中心。
2015年,戴尔公司启动“在中国,为中国”的戴尔中国4.0战略,承诺未来五年在中国要投入1250亿美元,贡献进出口约1750亿美元。每年戴尔对中国承诺投入280亿的采购规模,带动整个GDP 350亿,直接或间接支撑100万的工作机会。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戴尔在中国已经实现了从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的完全本土化,并已经成为一家全产业链均在中国的公司。现在,戴尔73%的产品都生产自中国。
2015年,迈克尔·戴尔在中国上海发布戴尔中国4.0战略
坚持植根中国的发展理念也让戴尔已经成为了“一带一路”的受益者和推动者。
戴尔是最早使用蓉欧铁路的公司之一,使用蓉欧铁路使戴尔产品的运输时间从过去走海运的两个月减少到目前的两个星期,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厦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戴尔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厦门制造中心将在 “一带一路”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黄陈宏博士介绍,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变革下,戴尔还将与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ICT企业以及国内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化的信息“一带一路”。
这方面,戴尔已经成立未来就绪企业云联盟(FRECO),联合云联盟成员,共同推出全栈式混合云解决方案和六大跨云服务,同时戴尔携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推出中国第一个企业级深度学习应用及服务公有平台“诸葛·深知”。这些优势积累都将为“一带一路”信息基础建设贡献力量。
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然而,我们在关注中国企业“出海”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跨国企业这一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跨国企业受益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并深度参与和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共同打造人类繁荣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