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
2017中国网民失眠地图
在网络上传得火热。该调查显示,中国超8成网民受到过失眠的困扰,30%的受访者有过白天昏昏沉沉没精神,晚上精神奕奕睡不着的情况。
调查还公布了失眠比例最高的城市排名,分别是:
上海、广州、长沙、北京、深圳。
广州居然位居全国第二!
“夜晚无法入眠,黑夜只给我了黑眼圈”。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
有多少人还在因为睡眠问题夜夜辗转反侧?
一般人都知道,
偶发性失眠会导致次日注意力下降、
容易激动、疲劳乏力等症状,
还有可能增加交通意外、
工伤等情况的发生。
但是长期失眠带来的危害你可能不知道:
失眠会导致乳腺癌、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高,
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的风险,
也会引发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
所以,
一旦发现自己有失眠的症状,
要积极到医院进行治疗,
一定不要擅自服药。
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案,
才能阻止失眠带来的恶性循环。
不过,在因为失眠而就诊的患者中,总是夹杂着一些“假病人”,
嘴上说着自己整夜睡不着觉,但是在睡眠检测室里呼呼大睡,
这样的“假失眠”究竟是怎么回事?
赵阿姨,将近50岁,失眠的病史也有5年了。
“就是整夜整夜睡不着,脑子里也没有想什么,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种思想负担。”
赵阿姨看上去很憔悴,也比同龄人显老。
因为晚上睡不好,白天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工作上也出了错误,结果被罚了钱。
失眠之后,赵阿姨的脾气变大了,总是觉得烦躁。
动不动就对丈夫发火,还会凶儿子。为了治疗失眠,她吃过中药,做过针灸,还吃过安眠药,可是效果都不大。近一两个月,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和丈夫分床睡了。
在朋友的推荐下,她来到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中心的刘义医生建议她做个多导睡眠检测,结果让所有人都很吃惊——
赵阿姨的睡眠其实很正常,睡眠时间达到了8小时,睡眠结构也很完整,不仅有深睡眠、浅睡眠,还有梦境。
但是赵阿姨第二天一早起来,又是一脸无辜:“又是彻夜未眠。”
“这就是典型的主观性失眠。自己觉得自己失眠了,但实际上睡得很香。”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睡眠科科长毛洪京说。
“睡眠感知出现了偏差。”毛洪京解释,说得简单些,就是不会睡觉了。
刘义给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每个人对水温都有一定耐受力,如果是一盆热水,很多人手都伸不进去,但是糖尿病患者根本不觉得烫,那是因为糖尿病人的感知末梢受损了。同理,睡眠感知没了,也不知道自己进入了睡眠。
感知偏差其实有一个公式的。
主观睡眠时间除以客观睡眠时间,要尽可能接近1,这才是正常的。
像赵阿姨这种主观睡眠几乎为零的,那就意味着她的感知偏差很大。“在门诊,更多的主观失眠的病人,大都能睡五六个小时,但是自己只觉得睡了两三个小时。”刘义说。
毛洪京说,根本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和心理障碍脱不了关系,也跟抑郁、焦虑有关。
这也解释了有些病人服用药物之后,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因此在治疗这类病人时,需要做认知行为的训练——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确睡着了,可以给他们看录像,录下打鼾的声音给他们听,趁他们睡着后在其脸上、手上画画等。
他们的认知改变以后,就不太在意睡眠的事情。有焦虑、抑郁的患者可给予抗焦虑和抗抑郁的药物治疗。
今年睡眠日的主题是
健康睡眠,远离慢病
。中国睡眠研究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近四分之一的居民在睡觉这件事上不及格。
你的睡眠是否达标了呢?
优质睡眠有什么标准?
无法入睡、半夜惊醒等问题要怎么解决?
一起来看看
↓↓↓
告别垃圾睡眠,助你元气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