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广州不同板块和小区的房价涨跌情况,提到市场回暖后仍存在拉锯战,价格普涨还需时间,并给出针对业主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市场回暖下的房价跌幅扩大
广州部分板块和小区在全市二手房网签量创新高的情况下,房价跌幅仍在扩大,尤其是市中心的某些板块。
关键观点2: 不同板块和小区房价涨跌情况差异大
广州不同区域和板块的房价涨跌情况不同,有的板块跌幅较大,有的板块已经开始回升。
关键观点3: 二手市场议价空间缩小,但仍存在
广州二手住宅市场平均议价空间仍在8%以上,但缩小趋势明显。
关键观点4: 市中心与外围区房价涨跌差异
外围区的二手市场更早开始承压,短期跌幅普遍小于市中心,但长期而言,市区二手价格更稳定。
关键观点5: 购房建议
购买二手房产不能仅关注二手房市场,周边新房产品、价格和新盘数量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业主应关注房企作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正文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句经典台词:
朋友不及格,我难过;朋友考第一,我更难过!
而对广州业主来说,最难过的事莫过于市场真的回暖了,
有的板块已经止跌,但自己小区还在跌!
譬如下面这些板块以及小区,在全市二手住宅网签量突破1.1万套,创下自2023年4月以来新高的同时,房价跌幅还在扩大……
但事实上,
天河客运站才是真正的雷区!
一年跌超三成,半年跌了21.8%,换谁谁顶得住啊。
而这个板块的成交,主要来自远洋天骄和南兴花园。
其中,远洋天骄从
10月开始
,成交均价就
在4万关卡徘徊,而今年一季度的均价还是5万出头。
作为天河新房主力之二的牛奶厂和智慧城,虽然近一年的跌幅也在20%以上,
但半年来的成交价格变化已经由负转正,
恭喜这两板块的业主脱离苦海~
再看海珠越秀荔湾,前进路半年跌幅达到33.8%,西华路和公园前分别跌超34%和26%。
再来看看市区成交大户的番禺区,
提名第一的是厦滘,半年跌幅达到32%。
黄埔方面,近半年来没有哪个板块跌幅特高,
这或许跟黄埔二手房价从去年就开始整体回调有关。
换句话说就是早早开始跌,也跌到底了,现在也没有多少空间再下滑了。
譬如成交量较高的万科东荟城、实地常春藤和保利罗兰国际等小区,房价急降主要体现在2023年。
北部二手房价出奇稳定,
白云的人和、永泰以及花都的山前大道,都是产品结构导致的较大跌幅。
至于增城和南沙,与黄埔情况类似,各个板块都是2023年期间跌幅更大,2024年后跌幅逐步收窄。
最后一个从化,不少电梯楼小区已经从1万左右跌至6~8千/平,相当于县城的房价。
作为二手交易的主阵地,太平镇更是半年跌幅超27%,对比10月居然又下探超10%!
盘完这么多的板块以及数据,接下来我得说点扎心的话了——
首先,虽说广州二手房交易爆单了,
但距离市场整体的涨价还有一段距离,拉锯战仍是主旋律。
考虑到二手市场反应速度,往往比新房更加迟钝,因此价格普涨这事,明年上半年都不一定有影。
其次,
二手市场议价空间正在缩小,不代表买家不讲价就会出手
。
从近半年的数据看,跌个10%都不算什么,能跌个位数的,已经算是非常不错。
而据合富大数据统计,10月份广州二手住宅市场平均议价空间,仍在8%以上。
卖房的业主,不妨根据这个参数结合自己房子位置、配套等具体情况作调整。
当然,在翻阅数据过程中也看到了极少数涨幅高于10%的板块。如果大家感兴趣,下次再整一篇。
另外,
外围区二手房价的短期跌幅,其实是普遍小于市中心的。
这是因为外围区的二手市场,更早开始承压,目前价格已经接近跌无可跌。
如果以两年为期,始终还是市区二手价格站得更稳。
最后一点,
买二手不能只看二手,
周边新房产品、价格和新盘数量,才是二手价格的最大影响因素。
卖房的业主要明白,你们最强劲的对手根本不是身边邻居或者周边二手卖家,而是房企。
想了解更多最新广州二手房资讯的朋友,欢迎加掌牛哥微 zhanglouniushi ,带你去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