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森林旅游网
推介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区,向公众提供森林休闲体验和森林养生养老资讯,由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主办,阿酷公司承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utocarweekly  ·  教会四家人用鸿蒙智驾,只需要一个春节 ·  昨天  
有车以后  ·  小米SU7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森林旅游网

秋日寻野九岭山

森林旅游网  · 公众号  ·  · 2018-11-01 16:00

正文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森林旅游网

微信号: cnftour



专注于森林旅游,点击标题下方森林旅游网关注!

向公众提供森林休闲体验和森林养生资

长江流域的山野始终要比北方含蓄一些,“层林尽染”这个词,在南方属于稍纵即逝的的一个词,霜降与立冬之间的这些天才能找到这种感觉。九岭山的春、夏我们都去了,那个时候,我们的行动都被定义为了撒欢或撒野,现在是秋天了,我们把这次去九岭山的行动定义为寻野。秋天是我的最爱,几十年来,我最富创造性的成果都是在秋天获得的。之所以定义为寻野,是觉得秋天要斯文一些,秋天走进九岭山,除了常规的科普教育,还有就是在寻找慰藉心灵的诗情画意。

(层林尽染;摄于九岭山保护区附近)

当然对于孩子而言,还得有地方装得下快乐与好奇,还得有地方去验证他们在书本上看到学到的知识。深秋时节,昆虫的种类明显少了,青蛙、水龟等动物也要找地方冬眠了,松鼠都要储存过冬食物了,各种奇异的果实成熟了,可以收集种子了,空气干爽了,小草停止萌芽了,夏侯鸟走了,冬候鸟来了……,走进原生山野,用心去感受这些变化,秋天才能真正走进心中并留下深深的印记。

(采摘储存苦槠子的金花鼠;摄于大杞山保护站门前公路)

(嬉戏打闹的赤红山椒鸟;摄于大杞山保护站院后)

每次来九岭山,我们都会去大杞山保护站门前的的公路上逗留很久,这次也不例外, 这段公路边上有并行的溪流,路边最诱人的是各种昆虫和奇异的植物。在这儿可以踩一踩落叶、听一听山风、找一找秋天的色彩。即便是深秋季节了,这儿的直翅目、鳞翅目、鞘翅目昆虫依然品种繁多。在城里,大人忙着工作,孩子忙着学习,到了九岭山,大人孩子齐心协力只忙一件事,那就是逮蚂蚱。逮住蚂蚱了,就可以拿蚂蚱举例子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昆虫,以及与昆虫有关的一切的秘密信息。孩子们带着现学的知识,立即就发现了柑橘凤蝶、金梳龟甲、长喙天蛾等几十种城里很难见到的昆虫。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个季节,山里的鸟儿、猕猴、野猪从来都不缺食物,当孩子们知道白鹇、猕猴都喜欢吃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后,都热情高涨地研究起了它们的食谱。就这一小段公路,大家认识了南方红豆杉有红色套鞘的果实、可以当陀螺旋转的小叶青冈坚果、肥嫩多汁的木通果(俗称九月黄)、常被猕猴误认为板栗的猴欢喜果实,10多种奇异的果实及种子一字排开,唯有惊叹造物主的奇思妙想了。

(认识刺蛾的茧;摄于大杞山保护站门前的公路)

(像极了蜂鸟的长喙天蛾;摄于大杞山保护站门前的公路)

每次带孩子们走进荒野,我都希望能触动他们的心灵。这次,为了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我把实施这个计划的机会,留给了晚上的大杞山溪流夜观环节。一切都缘于大杞山保护管理站的彭站长,黑壮敦实的汉子,三年前还是个乡一级的基层干部,他居然知道在大杞山哪儿大概能见到什么物种,他这种的疯狂学习锻炼出来的专业性, 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秋的夜就像一块巨大的黑幕布,瞬间笼罩住了整个九岭山脉。几乎是如约而至,一离开步道到达溪流边,彭站长就发现了一条大鲵,一直战战兢兢的孩子们瞬间被点燃了。随后,我们陆续发现了台湾白甲鱼、棘胸蛙、宽鳍鱲鱼、大眼贼虾等溪流常见物种。最后,我把焦点对准最了不起眼的大眼贼虾。小小的大眼贼虾,它的食物是溪流中的动物尸体、烂果子、行动迟缓的小鱼小虫以及各种腐殖质。如果没有这种虾,这段绝美溪流将淤积腐臭,身体羸弱的小鱼小虫也得不到淘汰;如果没有这种虾,大鲵以及各种龟、蛇、水鸟等掠食者将失去一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往上追溯将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的出现。当我们把这些生态问题一一描述出来后,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孩子们的心灵是那么的纯净,前一秒还在吵闹想着带走一只虾的小朋友,默默地自己主动把观察盒里的虾放回了溪流,嘴里还念叨着:小虾再见,去找你的妈妈吧!

(夜观瞬间;摄于大杞山保护站门前溪流)

(威武的大眼贼虾;摄于大杞山保护站门前溪流)

能够跟我出来走进荒野的孩子,大都见多识广,他们的视野几乎遍布全球,即便是这样,依然也被一样东西深深震撼住了,那就是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标本馆。一进门,孩子们就被标本馆正中间的那只云豹标本吸引住了,这种吸引绝不是先入为主的看热闹,孩子们订阅的很多科普杂志,已经反复多年阐述过这种神秘的大猫了。随后,我讲到了云豹的捕猎方式、它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生态位、它与其它大猫生物学特性上的区别,在讲到江西已经至少5年以上没有云豹的观察记录时,整个人群是鸦雀无声的。回去的路上,就有一个孩子说他长大了也要像彭叔叔一样去保护云豹。回到省城,参与此次自然观察的家长也在与我积极互动,有个孩子一到家就明确和妈妈表态:长大后要当一名环保工作者。

(云豹标本前长久驻足;摄于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标本馆)

(家长与笔者的交流)

深秋时节,九岭山的美、九岭山的生物多样性,是这次自然观察课程的动感初衷。而九岭山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卓有成效的工作,却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爱护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种子,一颗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种子,这颗种子深刻,又那么美好!


手机文集


▲长按二维码“识别”网址
提示:若没能正确识别,请点击二维码图片,再进行识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