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程序员B计划
互联网实习@拉勾网™,打造最强找实习公众号:1.实习职位搜索,例如'java';2.公司搜索,例如'百度';3.城市搜索,例如'北京';4.综合搜索,例如'北京 PHP';5.简历投递状态查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人民网人民运营部——中央部委工作组内容运营 ...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日更几十条 · ... ·  16 小时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日更几十条 · ...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南方周末 · 写作课 | ... ·  4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vivo:高级媒体运营经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程序员B计划

贫富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认知差距

程序员B计划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6-05 22:31

正文


我曾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资历、智商、背景都差不多的人,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大学毕业之后差距越来越大?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说过:即使把我的衣服脱光,再放到杳无人烟的沙漠中,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又会成为百万富翁。不是因为洛克菲勒长得帅,而是因为他对商业有着远超时代的认知。

                            

石油大王 洛克菲勒

 

那什么叫作“认知”呢?认知是基于一个综合情况而做出的精准判断。人和人一旦产生认知差别,就会做出完全不一样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就是你和这些人最大的区别。所谓的认知升级,就是在复杂情况下,做出了超乎常人的不一样的判断。所以,决定人和人差距的就在于认知。

 

关于认知升级,已经有很多人讨论过,但很少有人说具体该怎么做,因为难度实在太大了。认知升级,不同于学习一样技能,它更像一种“三观”的颠覆,你要不停地否定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以前的可能是错的。但人的思维最擅长的是自我肯定,当你有了一个想法,我们就会不断地强化它,很难再去接收反对的意见。

 

所以,我想跟你分享认知升级需要注意的三点。

 

第一,尝试接收不喜欢的信息。


第二,永远去实践。


第三,和比你知道得多的人在一起。

 


尝试接收不喜欢的信息


第一,尝试接收不喜欢的信息。中国香港有一位著名的美食家叫蔡澜,经常有些餐馆的老板让他给提提意见,但是每当蔡澜提出一个意见,马上就会听到各种借口和反驳。


比如,蔡澜说,今天这道菜做得咸了。马上就有人说,“哎呀,这边的客人口味就是比较重,”或者“今天的食材没有以前新鲜。”蔡澜就很怒,说:“你们让我提意见,说了你们也不听,那让我来干什么?”

 

蔡澜 先生

 

不同的人面对信息,有不同的态度、方法和能力。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认知的起跑线。每当这种自己不喜欢或者触犯自己利益的信息一来,我们的本能反应就是维护自己的脸面,捍卫自己的权威,把别人的嘴捂上。但这种自负的态度造成了我们认知上的盲区,使我们对很多新的现象和机会视而不见。

 

对于这种自己不喜欢的信息,我们能做的唯有保持一种空杯的心态,首先不要去反驳,尝试接收意见。在拉勾网的工作中,我们有一句通俗的话——一秒钟变小白,即把自己已经有的经验、成见忘掉,才能吸收新的信息,完成认知的提升。

 


永远去实践
 


第二,永远去实践。我们常说,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首先这个问题的前提“道理我都懂”就值得怀疑。古语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个道理谁都懂,但该不努力还是不努力。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有更新“未知”的冲动,但是在“已阅读过的信息”“已学习过的技能”上,我们是不愿意去看第二遍、去改进的。这种动机上的不足,继而会养成习惯性厌倦,就是一看到看过的东西就烦、就自动忽略。

 

任何不能应用的道理,都是认知上的“耍流氓”。坐而论道,就像赵括谈兵,没有任何意义。我建议,你所看到的道理都要马上找场景去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效果,就直接抛弃;有了效果,就会对道理有更深刻的理解,继而指导你的行为,最终内化成你的认知。

 

只有能被执行的道理,才叫作认知;不能被执行的,只能叫炫耀。

 


和比你知道得多的人在一起


第三,和比你知道得多的人在一起。以前我和负责推广的同事聊,我告诉他要随时关注行业新的动向,去找同样是做推广的人交流,不要总守着原来那几个老渠道。不是因为他们聪明,而是他们有不一样的认知。


同样,前天一个朋友问我他去哪家公司更合适。我就跟他说,与其看公司,不如看领导。只有你未来的leader(领导),在所做的事情上有一个强大的认知,才得以做出正确的决定,才能够带领团队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让你得到正确的认知。如果认知错了,那就是将帅不行,累死三军。

 

我们都知道,2016年郝景芳的小说《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很多人后来讨论,说郝景芳本是在国务院工作,为什么能把社会底层的人物刻画得那么生动。原来,郝景芳曾租住在北京北五环外的城乡结合部,楼下就是嘈杂的小巷子和大市场。正是叠加了这两个完全不相干的认知,让她写出了科幻名著《北京折叠》。

 

傅盛在他的“认知三部曲”开篇写到,“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大拐弯的时代,每一个行业的认知都在迅速叠加,跨界越来越普遍。所以,完成认知的升级尤为重要。”


请记住这三点:

 

第一,尝试接收不喜欢的信息。


第二,永远去实践。


第三,和比你知道得多的人在一起。

 

人在认知上的提升就是一种自我抗衡。如果一个人不断地想学习、想了解、去反思,那么认知升级其实也就是捅破那层窗户纸。

 


本文摘自喜马拉雅音频节目《学习区:腾讯、阿里、谷歌顶级互联网公司工作法》,一本有趣、有料、不跟随的成长指南。



今天给大家安利拉勾CMO ELLA倾情打造的音频职场栏目

《学习区:腾讯、阿里、谷歌顶级互联网公司工作法》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厉害的同龄人,是这样被训练出来的?

真正的牛人都是怎样工作的?

通往一线BAT公司,你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揭秘来自谷歌、Facebook、腾讯、亚马逊、阿里的内部工作法则。



互联网一线大咖好评推荐




款待过李克强总理的商业大咖



只需一杯咖啡的钱

即可换来最顶尖的职场认知




半价购买,仅此一天!


还有更多惊喜福利



阅读原文

领取喜马拉雅VIP月度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