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是生命之源。肾好,身体才会好。肾气充盈,精力才能充沛。但是,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却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高。肾脏病有“隐形杀手”之称,很多患者早期并没有任何症状,对疾病的认识一知半解甚至存在误区,未引起重视,直至出现肾衰竭、尿毒症等较重病情后才去就医。小编为您梳理了肾病患者的饮食注意和原则,告诉大家哪些食物养肾护肾要多吃,哪些食物伤肾要少吃。同您一起将健康进行到底!
在肾脏病患者的保健教育中,会特别强调低盐、低蛋白和低嘌呤饮食。
1、低盐:甜饼干甜面包都有盐 要少吃
低盐饮食不能只盯着自己每天做菜放了多少盐,还要看哪些调味品里含有盐。既然含盐的调味品、味精不能多放,食物提不起胃口、吃不下怎么办?可适当放点葱、姜等,这些辛香味道的食材可帮助刺激食欲。慢性肾脏病患者千万别以为做菜少放点盐,多放点味精就行了。另外,现在大家生活好了,有些人喜欢吃零食,比如饼干,以为吃甜饼干就没盐。其实甜饼干、甜面包里全部都放盐的,建议一定要控制好量,尽量少吃。
2、低蛋白:吃豆制品、喝牛奶补不足优质蛋白
低蛋白饮食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摄入优质蛋白。豆制品所含的优质蛋白不够,为了避免营养不良,建议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坚持低蛋白饮食的同时,尽量摄入优质蛋白。动物蛋白就是优质蛋白。
要适量吃肉类、鱼类获取蛋白质,不吃豆制品,因为豆制品所含的蛋白质相对较低。不过,海鱼含盐量高,有些嘌呤含量也不少(如沙丁鱼、凤尾鱼、鲭鱼、鲨鱼、海鳗、带鱼),应尽量少吃。
除了肉类、鱼类,很多人每天喝牛奶补钙,认为也同时补充了蛋白质。牛奶95%的含量是水分,虽然是很好的补钙剂,蛋白质含量很低,慢性肾脏病患者千万别把它当成摄入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3、低嘌呤:火锅汤含大量嘌呤和脂肪 别喝
尿酸升高是慢性肾脏病的另一个常见并发症,痛风、高尿酸血症甚至可以导致肾衰竭。所以,肾不好,要控制好尿酸,防痛风来“添乱”。
一讲到预防痛风,很多人都知道要多喝水,但大概要喝到什么程度才够呢?成人每天尿量要达到1500毫升左右,才能尽量通过尿液把尿酸排出体外。有些人习惯喝茶,如果没有明显的水肿,尿酸也不高,适当喝淡一点的茶确实有助于利尿,但不宜喝浓茶。
很多人还知道防痛风要少吃海鲜和动物肝脏,因这些食物嘌呤含量很高,很容易诱发或加剧痛风。所以,虽然眼下秋风起蟹正肥,为了身体健康,还是管住嘴吧。另外,秋冬天渐冷,大家喜欢吃火锅,涮完火锅后,很多人都喜欢喝一碗锅底“高汤”。这碗“高汤”里暗含着大量的嘌呤和脂肪,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特别是伴有痛风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人,喝下去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肥胖对肾脏也有极大的危害。减肥可以逐渐减轻肾脏损伤,主要是通过限制能量的摄入量,使总热量低于消耗量以减轻体重。应注意减肥并非简单的减轻体重,而是去除体内过多的脂肪,并防止其再积聚。合理膳食包括改变膳食结构和食量。减重膳食的主要含义为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含复杂碳水化合物。
1、限制总能量摄入
根据肥胖的程度,每日能量可减少500-1000千卡。减少能量应循序渐进,不能过快、过猛,以防影响健康。
2、保证营养平衡
蛋白质供给满足需要:一般占总能量的15%-20%,优质蛋白占50%以上,来自肉、蛋、奶和豆制品。减肥中不提倡完全素食。
限制脂肪:占总能量的20%-25%,每日烹调用油10-20克左右,宜用植物油。胆固醇供给量应少于300mg/天,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脑、内脏、鱼籽、蟹黄等。
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谷类作为主要来源,尽量少用或不用富含精制糖的食品,如甜味糕点。主食一般每天控制在3-5两。
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新鲜蔬菜和水果是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且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属低能量食物,有充饥作用,故应多选用。
3、注意烹调方法
食物应以蒸、煮、炖、拌、卤等少油烹调方法制备为主,以减少用油量。为了减少水在体内潴留,应限制食盐、酱油和味精的摄入量,每人每日用盐不超过6克。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减少一餐或晚餐进食过多,均不利于减肥;少吃零食、甜食和含糖饮料;吃饭应细嚼慢咽,可延长用餐时间,达到饱腹作用;可先吃些低能量的蔬菜类食物,借以充饥,然后再吃主食;酒不利于脂肪和糖代谢,应尽量少饮。
饮水首选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促进钙排出,可导致尿钙浓度增加,易患泌尿系结石;同时钙流失增加,可导致骨质疏松症。有肾病的人更要慎用这些饮料。除喝水,饮食也要清淡。饮食中盐分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与高血压、心脏病诱发有直接关系。同时肾脏负担加重,血流量异常。
1、补肾益精 推荐韭菜生蚝汤
2、补肾壮阳 推荐海马炖菌皇
3、补肝肾、强筋骨来碗白萝卜煲牛尾汤
4、补肾健胃 推荐韭菜蘑菇蛋花汤
5、健脾补肾 推荐黑豆扁豆煲鸡脚
6、补肾滋阴 推荐黑豆核桃鲜鸭蛋汤
7、补肾益精 推荐雪耳核桃杏仁煲猪肺
8、归参山药炖猪腰滋补肾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