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拇指阅读
每晚22点22分,有趣、有态度、有温度地解读流行文化。让小众成为流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IDEX ... ·  昨天  
中国民兵  ·  想成为“兵王”,这一步非常重要!!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今夜,巴菲特,大超预期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适时增加权益投资!这家险企今年这样干 ·  2 天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兵器工业集团召开2025年度质量安全工作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拇指阅读

陈道明: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拇指阅读  · 公众号  ·  · 2018-02-25 21:21

正文

本文已获得公众号听明明吹牛皮的授权

微信号: niupimingming


最近传出的文艺圈大佬聚会视频,将一贯低调的陈道明推上了热搜。

视频中,冯小刚让《芳华》的女主苗苗跳舞。陈道明替苗苗开脱“这丫头穿着高跟鞋呢”,话没说完,旁边有人起哄道“哎呀就是比划比划嘛”。


陈道明怒对,“你特么没看过人跳舞啊!”

吃饭见人品,饭局见人品,聚会也真的见人品。 小拇哥想说, 冯小刚未必是小人,但陈道明确实是君子。


01


陈道明满脸不屑:“没有,都为表演需要,他不生气!”


2001年,在《康熙王朝》拍摄现场,高田昊扮演的大阿哥跟葛尔丹打仗,栽了!


回来拜见皇阿玛,又是哭鼻子,又是抹眼泪的。“皇阿玛,儿臣当时掉进水里。”


皇阿玛是老江湖,说你过来。


陈道明抡圆了就给高田昊一个大嘴巴子。打得那个疼哟,导演陈家林急的直跺脚,跟副导演刘大印说:“没有打人这段戏啊!”


副导演大家都知道,在剧组基本就是摆设,主业逗导演开心,副业分发盒饭,三产为女角唱曲儿解闷。


刘大印装耳聋,愣在那儿!然后就看陈道明又是捶胸、又是叹气的。


“你真被葛尔丹俘虏了!丢人啊!丢人!”当年还不流行重要事说三遍,说一遍就行!


剩下的,大家都知道,剧务组说老道牛逼。又是上烟,又是倒茶的,就差让皇帝翻牌子了。



整个剧组,只留下挨了一个大嘴巴子的高田昊,那年他二十五岁。


后来记者采访陈道明:“陈老师,你打了人心里有亏欠吗?”


陈道明满脸不屑:“没有,都为表演需要,他不生气!”


这叫什么?叫入戏,懂吗!


以后在电视上,大伙看见老道打人,请自行脑补:剧情需要。


02


“有一种和时代格格不入的清高!”


1955年4月,陈道明出生在天津中医世家。


父亲陈磊光是燕京大学高材生,毕业后在天津大学教英文,还当过天津美国救济总署翻译。


他们家住在重庆道163号,那是一幢租界时代的三层洋式小楼。陈家有八个子女,陈道明是陈家最小的儿子,小名“小八”。


这是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跟演戏八竿子打不着。


▲左为陈道明


中学毕业时,陈道明常常一个人以45度仰望天空,他跟爸爸说:我不想去下乡,我要留在城里。


陈磊光看着他,半天说了句:你就省省吧,我自己都是大右派,你就别特么添乱了。


某天,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跑到学校招演员。“道明,咱们去试一把,只要不上山下乡,演汉奸也成呀!”


“我不行,别拿哥们开涮!”


“走嘛,都是天津爷们,怕嘛呀!”


那哥们很冲动,拉着陈道明,就来了个博尔特跑。


结果,大家可能都猜到了。陈道明考上了,那哥们挂了。


那年头,国家都乱了,中学生哪有什么才艺,就剩背语录了。选演员就是纯看脸,不是李玉和形象就算了。


陈道明去面试,面试官一看,打心眼就喜欢,说他长得叫:“有一种和时代格格不入的清高!”


说白了,就是脸上有一股子劲儿,现在叫不care。


03

当配角是屈身生活,内心里我就是孤傲。 我可以屈服生活, 但我绝不迁就内心!


说起老道的不care,那是由来已久。他钻到天津人艺,主业跑龙套,跑了7年。


有一回,导演让他演个匪兵,露半个小脸,跑过去,躺倒,戏就算完了。


他会像被梅超风打死的小兵吗?找副导演说:“可不可以让我挡一下,第二掌再死。”


你想多了,那是周星驰,不是陈道明。那是香港,不是咱们天津。


“只露半个脸,那我就只化妆半张脸。”


“介倒霉孩子!”一通臭骂。然后,老道就非常不屑出去了。


这就是陈道明,骨子里的味道就是清高。


这七八年龙套,他是没有一句台词。这一场演匪兵,下场演伪军,再下场演特务,再下一场演八路……



要是搁别人,早就撂挑子改说相声啦。


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大多数人,都很普通,就像你、我。活着活着,就活成了别人的配角。因为生活里,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主角。


胡适先生曾说过一句话: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


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陈道明就是这样,不管是配角也好,主角也罢。首先我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的审美。做个有学问、有修养、有竹节气的配角。


他学钢琴,练毛笔字,读《鲁迅全集》,你们打破头当主角,我就玩我的文人范,当配角是屈身生活,内心里我就是孤傲。


我可以屈服生活,但我绝不迁就内心!


04


“陈道明,是我当少女时最着迷的男人!“


1990年,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要开拍,大导演黄蜀芹操刀,剧组都成立了。


就缺演方鸿渐的主角,方鸿渐是谁,那是民国的大知识分子,留洋的学生,新式的青年。身上有着一股子酸味,徐志摩范。


助手不知道从哪提溜出来葛优试镜。“别逗了,你找一北京四九城小市民糊弄谁呀!”


助理带着陈道明来了,他穿着白衬衣, 浓眉大眼之下是满分的忧郁。


“快围上围巾试试!”


“嘿!要的就是这感觉,知识分子的风骨,瞧!这股子民国劲绝了嘿!”


《围城》剧照


好多人说陈道明把方鸿渐演活了,真不是,在生活里,陈道明就是方鸿渐,方鸿渐就是陈道明。


留着中分头,迷人而多情,民国书生意气,民国的孤独和忧郁。浑身上下,没有一处看上去不拽的地方。


当年少女说:“陈道明,是我当少女时最着迷的男人,爸妈喊我吃饭,都不忘记调侃一句,看方先生咯!”


当年,全中国的少女对陈道明都没有免疫力!


05

“陈道明很怪,我们都在拼命演戏, 到他那一个表情就能把人杀死了!”


陈道明火了!


他演《北洋水师》里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入骨三分。


他演《绍兴师爷》里的方敬斋,我小时候常看,一壶酒,万卷书,宦海沉浮任漂流。官印在你身,学问偏我有。


在北京电影《二马》,他演老马,满屏幕中国男人的拘谨,绝了!


大家都说陈道明是中国最会演戏的男人。


那是你维度不够,没读懂老道,老道不是演戏,明明是在戏里生活。


比如他演《黑洞》里的聂明宇,出门就戴一口罩,说话就摘掉,这是青年导演管虎的电视剧,管虎那年30来岁,毛嫩。


让陈道明出演,老道自作主张戴一口罩,脸都遮住了,管虎说:“陈老师,这不行,脸都没了,观众看啥!”


▲《黑洞》剧照


老道说了句:戴上口罩才有年代感,那代人装束就是这样!他经历过那个年代,知道那个年代人内心的干枯。


这叫什么?这就叫文化!


电视剧一上映,戴口罩的聂明宇味道绝了。别人在演戏,老道是在演文化!


《康熙王朝》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小时候我是陪我妈看一集,陪我爸也看一集。陪男同学看一集,陪女同学也看一集。


这些年,电视台反复播放。如果全国举办一次《康熙王朝》台词记忆大赛,我肯定参加。


尤其那段:


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


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两鬓斑白,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他们烂了,朕心要碎了!


每次听到这几句,都觉得牛得不得了。可是剧本根本没安排这一段,是老道往金銮殿一坐,拍着脑袋就有了。


许多人说这演技真带劲,说你傻你还不信,这是人家借古讽今!


在剧组,老道经常这么干,觉得台词不够劲爆,上去就来一把脱口秀。搭戏的演员、导演呆了。


“陈道明很怪,我们都在拼命演戏,到他那一个表情就能把人杀死了!”演员张庭说!



06


不符合逻辑的戏,我就是不演!


陈道明除了精湛的表演,更重要是因为他很偏执,极度清高。在剧组,道具摆设不地道,他就立即说出来。


有一次,演《黑洞》,他走进去一间房子。当场脸就变了:“那时候哪有这样的摆设,味道不对!”


导演只好请装修工人重新装一遍。


郑晓龙和冯裤子拍《北京人在纽约》,剧组在纽约搭好台了,让老道当主角,老道和妻子去了,合同也签了。


老道一看剧本,说了一句:“剧情不对,在戏里,我是土生土长的美籍华人,不可能使用非法劳工!”


冯裤子打马虎眼:老道,时代变了!


可是老道还是不能接受,抬屁股走了,这就是陈道明的偏执和清高,不符合逻辑的戏,我就是不演。


出名后的陈道明,片约不断。

道明老师,有个戏想请你,您看一下剧本。”导演打电话!


“不去,我想歇一歇!”


“道明老师,有个广告想找你拍一下,钱好商量!”


“不去,我想歇一歇!”


在大家拼命上头条的时代,他依然按照自己内心,不好的剧本,不符合自己审美的剧本,他就是不演。


这些年,他拒绝了几乎一切可以拒绝的合作。


07

”现在整个社会都得了「有用强迫症」, 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


他唯一低头过一次,1994年,冯裤子为电视剧《一地鸡毛》选角,主人公是心高气傲的小林,冯裤子心里揣摩着。


向来清高的老道,能演好失去棱角的市井小人物吗?


“他低得了头吗?别拍出来像皇上微服私访。”


老道一眼就看穿了冯裤子,约他家里聊聊。


电影《一地鸡毛》剧照


冯裤子一进门,老道桌子上摆了一瓶二锅头,没有菜。


外人都知道老道是从不喝酒,冯裤子纳闷!


老道先开口:“我喜欢这个人物,一切不在话下。这次我听你的,你对小林这个人物有什么要求?”


冯裤子一听来劲了:只要你不端着,一切包在我身上。


搞得自己特牛,老道不是向冯裤子低头,是向戏里人物低头。


审美是人活着最高的需求,有些人是为了戏里的一个人物低头,向自己的审美低头。


有些人是为了钱低头,为一切诱惑低头。在面对金钱和诱惑的时候,人的底色就全部呈现出来了。


老道说了句话:现在整个社会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


许多技能和它们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悦性的初衷越行越远,于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


这就是陈道明的清高和偏执!


08

道爷对女儿就是三句话:


“我希望她第一身体好,第二要快乐,第三尽量有所成,但更要知道自己是凡人。”


正是因为他的偏执和清高!


拍《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那是江一燕的第一部戏。刚开始完全进入不了角色,老道走过来,把她训哭了。


“进入角色懂不懂,你是青春善良的蒙蒙,不是中戏学生!”


佟大为出名了,接了很多戏,拍了很多烂戏。有一次见面,老道劈头盖脸就是一句:“少接点戏,别拍烂戏!”


女儿陈格从小就去了国外读书,面对灯红酒绿有些浮躁。


陈道明看出女儿心思,特地到LV店里买回一块皮革。仿照当时最流行的款式,亲手缝制了一个包送给陈格。


陈道明问她为什么喜欢LV。小姑娘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质量好,款式新,手工定做... ...


陈道明一脸严肃,告诉她这个包就是LV的皮革,纯手工打造,最新款,你看中的不是包,而是包上的logo。


▲陈道明和女儿


09

许多当红演员见了陈道明就害怕, 于是许多人说他刻薄、难合作,说话难听。


因为陈道明的偏执和清高。


他常常忍不住说得罪人的话,他骨子里是个文人,看不起鱼龙混杂的娱乐圈。


“有些演员,动不动就在哪摔伤了,在哪掉水里了!你的职业是这个,你应该吃这样的苦!”

“最近几年,这些剧能面世,是导演脑子完全进水了。”

“那些烂剧故事本身就是假的,演员还在那装模作样、声泪俱下的演!”

“有些演员没教养,吸毒就是没教养,还说自己压力大!”



许多当红演员见了陈道明就害怕,于是许多人说他刻薄、难合作,说话难听。


道爷回应:“一个演员拍戏迟到、不认真、不做功课、现场摆谱,这叫不好合作。我拍戏从不迟到。我也没有因为台词不熟半天过不去,戏的问题我可以不厌其烦地给你演。”


我这叫好合作。


可是也有很多演员感谢他。


刘威说:道明外表冷漠,其实是个非常关心人、体贴人的男人,而且他遇事冷静智慧,我遇上什么麻烦事了,总要向他请教,因为他会给我最正确的答案。


高晓松说:陈道明是一个很博大的艺术家,他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对艺术不固执,而且能够有多元化的理解。


江海洋说:道明是一个很细致、创作态度很严肃的演员,在工作过程中给我很多帮助。


江一燕说:他骂我,我很害怕,可我觉得他像父亲。


凡是和陈道明合作过的演员,都感谢他!


因为他用偏执和清高撕碎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提醒每一个演员,出名了不要得意。


别染上娱乐圈的戾气,永远要为自己的职业负责。不要虚伪,不要功利,要为观众负责。


10

陈凯歌找他,胡玫找他,周润发也找他 他发了短信:“我想再歇一歇”


因为他的固执和清高,成就了《康熙王朝》,

因为他的固执和清高,成就了《归来》里的陆焉识。

因为他的固执和清高,成就了《围城》里的方鸿渐。

因为他的固执和清高,成就了《一地鸡毛》里的小林。

因为他的固执和清高,成就了《末代皇帝》里的赙仪。

因为他的固执和清高,成就了《我的1919》里的顾维钧。

因为他的固执和清高,成就了《唐山大地震》里的王德清。


许多人不理解道爷,从拍完《围城》之后,他就进入轮休模式。


拍一部戏固定歇两年,陈凯歌找他,胡玫找他,周润发也找他。抹不开面子,签了合同,又拉下面子发了短信:我想再歇一歇。


从业三十年,他一共参与拍了35部电视剧,18部电影。这个数字还没许多年轻演员五年拍的多。


很多人不理解道爷,有人骂他装大牌。也有人骂他是傻,放着大钱不挣!


▲《唐山大地震》剧照


坦白说,你骂他,那是维度不同,境界不同!


就好像许多年轻人没文化,娱记多傻冒,《唐山大地震》新闻发布会,有个记者来采访。


提问道爷:这部电影,你和冯导合作咋样。


这不废话嘛!除了愉快,还能怎么回答,道爷一脸懵逼,心想:你们这些个文盲,能不能搞点有技术含量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