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广东东莞一银行员工因申请13天婚假而被领导辱骂的事件,引发了对员工权益、领导态度以及企业管理制度的思考。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不同省份婚假天数的差异以及员工在面对单位规定和领导态度时所处的困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银行员工申请13天婚假被辱骂
广东东莞一银行员工向领导申请休婚假,不仅未被批准,还被辱骂。反映了领导对员工的不尊重和对婚假规定的无知。
关键观点2: 各地婚假天数差异
不同省份婚假天数存在差异,从3天到30天不等。反映了各地对婚假的不同规定和实际情况。
关键观点3: 员工面对单位规定的困境
许多打工人面临工作珍贵与单位不合理规定、上司不好相处之间的矛盾。在病重仍要坚持上班的现象中,体现了管理制度的严苛和管理者的僵化。
关键观点4: 管理者应尊重员工
管理者应尊重员工的人性需求,给予员工基本的尊重。企业的管理制度应有人性的温度,不能只是冷冰冰的机器和欺压下属的方式。
正文
文/李月亮
编辑/
MB
A智库琉琉
广东东莞一个银行员工,向领导请婚假。
没想到不但没批,还被辱骂了一顿。
这一骂,戳痛了太多打工人。
张女士,是招商银行东莞石碣支行的员工。
最近她在公司6000多人的大群里,投诉了她的行长。
其中第三件事最可气,也戳到了打工人共同的痛点——
张女士准备结婚,要申请休婚假。
按照程序,在招呼
(招商银行内部员工办公软件)
上跟行长申请。
之后又把她叫去办公室现场辱骂:
“你是个什么东西,竟然申请13天婚假!”
这话说的,感觉真没把员工当人看。
关于婚假,我查了下资料。
2015年,我们国家重新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删掉了之前有关鼓励晚婚晚育的“晚婚假”规定。
之后,国家法定婚假
原则上
是3天。
但很多省份根据各省不同情况,做出了调整。
有些地方适当延长了婚假。
去年人民日报曾汇总过各地婚假的天数。
不同省份差别还挺大。
婚假少则3天,多则30天。
当然,法定30天的,人们到底敢不敢真休满30天,很难说。
目前大部分单位,其实都是根据实际情况休婚假。
比如我20年前休婚假的时候,按规定大约可以休15天。
但当时我是一本杂志的主编,休那么久杂志就出不来了。
所以找领导请假的时候,领导就问我:你想休几天?
我说一周吧。
领导说好。
我就休了一周。
但是她要先在沈阳办婚礼,再去广州婆家办一场。
3天婚假显然不够。
她就去找领导商量,领导也聪明,说那就给你5天婚假,加上前后两个周末,9天应该够了吧?
侄女觉得挺好,休假前把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让领导也挺省心。
员工知道单位工作很重要,领导也明白员工结婚是大事。
双方都能人性化处理问题,最后皆大欢喜。
比如上面那个辱骂员工的招行行长,显然就有点强势蛮横了。
对方表示,当地的婚假的确是13天,“东莞招行和当地应该都是统一的”。
也就是说,那位投诉行长的张女士,申请13天婚假,是正常要求。
那问题就来了。
13天婚假本来合理合规,但行长显然觉得太长。
那正常情况,行长应该怎么做?
显然会跟员工和颜悦色商量:咱这人手紧张,你休这么久,工作不好安排……
话得好好说对吧,毕竟是你想违反规定,减少别人的待遇。
结果这行长,直接劈头盖脸骂开了,“你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想申请13天……”
其实别说13天符合规定,就算不符合,行长也不能开口就“你算个什么东西”吧?
给员工以最基本的尊重,是领导者最基本的素养。
否则,你在你的领导面前,又算个什么东西?
据说这位支行行长彭某,平时就经常对员工辱骂、人身攻击。
现在招行东莞分行也已针对此事成立调查组,核查相关情况。
但投诉领导的张女士,怕是苦头会更多。
下属跟上司对战,就算赢了,往往也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
有经验的网友就说,张女士这下是有时间结婚了,因为以后不用工作了。
这个行长骂员工几句,罪不至死,大概率处分之后还是行长。
张女士如果不离职,休完13天婚假之后回到行里,会是个啥处境?
有哪个行长,愿意要一个会在6000人大群投诉行长的员工?
这就是打工人的困境——
在领导那里受了委屈,你忍了,很难受。
你反抗,会更难受。
所以多数人畏惧反抗后的糟糕结果,都会选择隐忍。
受了委屈,大气都不敢出。
而领导一方,则更容易表现得冷血又嚣张。
因为他们更强势,更无所顾忌。
很多网友都曾吐槽过自家单位——
有的年轻人爷爷去世了,单位要求他提前两天请丧假。
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太好,有些单位的规定就更严苛了,领导也更焦躁了。
一方面深知工作珍贵,努力想保住饭碗。
另一方面,不得不面对单位不合理的规定,上司不好看的脸。
大部分情况下,他们能忍则忍,能坚持就坚持,能不请假就不请假。
前阵子,在上海的地铁站里,有个小伙子突然倒在车厢里。
眼角都摔破了,满脸是血。
地铁工作人员把他扶到座椅上。
小伙子醒来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上班,我要上班”。
之前在江西南昌,也有一个女子跌跌撞撞赶公交车去上班。
好不容易上了公交车后,垂头靠在玻璃上,满脸通红,头一直抬不起来。
司机看她状态不太对劲,劝她下车,先去医院做个检查。
但是女子执意要去上班,因为不想被扣掉300元全勤奖。
我每次看到,都很自然地生出两个疑问:
这样的员工到了单位,还能把工作做好吗?
为什么都病成这个样了,还非得拎着半条命要上班
?
表面看,是他们为了全勤奖,为了保住饭碗,为了不被领导批评。
但根本上,还是管理制度太严苛,还是管理者太僵化。
虽说任何单位,都需要有严格的制度。
但任何制度背后,也都需要有人性的温度
。
因为干工作的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是人就有人的需求——得到尊重,得到善待。
是人就会遇到大事小情——婚丧嫁娶,头疼脑热。
而不是只会像个机器一样卡制度。
像个冷血的监工一样欺压下属。
那员工也必然只会把工作当赚钱的工具,不可能为之卖命。
-THE END-
●
作者:李月亮。
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新浪微博:李月亮。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