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车场方面,白皮书显示,北京共有6674个停车场,平均每个停车场有289个车位。上海的停车场只有2607个,平均每个停车场有230个车位。
换言之,上海每个停车场的平均规模相当于北京的八成。
白皮书显示,2016年,北京市各区备案的停车位数量排名“前三甲”依次为朝阳区47.2万个、海淀区28.3万个、丰台区27.3万个。这三个区的停车位去年增量较大,处于“第一梯队”。
东、西城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备案停车位分别有9.5万、13.4万个。相对于东城、西城这样的城市核心区,大兴区可谓“地域辽阔”,但大兴却只有9.4万个备案车位,甚至比文物保护单位“摩肩接踵”的东城区还少了1000个车位。
正在大举建设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区,情况比大兴也好不到哪里,备案车位数只有10万,数量比金融街等所在的西城区少3.4万个车位。
不过,越是资源稀缺的地方,人们利用科技攻克难关的决心越大。白皮书显示,2016年底,上海停车APP已经覆盖2100多个公共停车场(库),占全市2607个停车场的80%左右。
北京共有12个区域使用停车诱导系统,在全国排名第二。
根据白皮书的统计,2016年,内地带有升降机的机械停车泊位总量仍居世界首位,已经建成机械车位409万个。在各省区市中,机械车位拥有量超过25万个的,依次是江苏、浙江、陕西、广东、北京、上海。
去年,国内新增机械车位7.3万个,同比增长18%。上海共有机械车位25万个,去年新增了4.2万个。北京有机械车位32万个,去年新增3.2万个。(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