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过去了,但每一个幸存者,每一个见证过这场灾难的人,都从未忘记。
下面的六个故事,来自六位头条用户。我们铭记灾难,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2008年,什邡也是重灾区。
城中的千年古寺罗汉寺,第一时间接纳损毁的什邡市妇幼保健院,罗汉寺住持素全法师说:“见死不救才是最大的忌讳。” 108名“地震宝宝”在寺内平安出生,人们叫他们“罗汉娃”。
头条用户
@让自信成为一种习惯
是其中一个罗汉娃的父亲,他说,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13年,每当我们回到罗汉寺,就仿佛回到了2008年,我永远记得那一刻,5月17日5点55分,在这座寺院中,我的女儿罗明贞溪来到了这个世上。她是当年在罗汉寺出生的第9个罗汉宝宝。
“十三年来,贞溪也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大家很少去提起当年的旧事,一家人也算是幸福平静的生活着。但是每一年,我们都会回到罗汉寺,回到那个当时为我们提供了莫大帮助的地方去看一看,更要感谢罗汉寺的大和尚素全法师,会告诉孩子,她能来到这个世界上,背后是有许许多多的人无私的付出和帮助,我们要学会感恩。同时也要珍惜眼前,活在当下。
头条用户
@椒橄农哥
,是那场地震的亲历者,也是幸存者。
当时,他和老婆孩子甚至没来得及跑出院子,眼看着自己家的房子塌了。幸运的是,满院子掉落的墙壁和瓦片中,唯独他们一家三口站立的地方还有一块空白。很长一段时间,他在梦里都在下意识的躲地震。
但十三年过去,他的生活总算走出了阴霾。
余震时时不断,感觉大地就是筛子,来回晃动,我们就是一粒麦子,好无力好无助。每每余震袭来总是听到哭声喊声,这样的情景从未停止过。当余震渐渐平息,我们回到屋里拿东西,看到孩子和老婆睡觉的地方正好被掩埋,心里不由抽了一下,地震要是在晚上,情况可能大不相同。
下来的日子就是住帐篷,一家人一个帐篷,挤在一起,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个月,余震也伴随着生活时时而来。有一次半夜,我居然不知道自己在余震时跑到了外面,回来又睡了,不是别人说我真不知道。感觉在梦里都在躲地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13年,人生有几个13年,经历过生死,人生还有什么畏惧的,如今房子修好了,脱贫了,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希望生者珍惜生命,逝者安息,愿时间少一些灾难,多一些幸福和快乐!
头条用户
@魏小巍
也是汶川地震的亲历者,为了躲避余震,他当时带着家人住进了公园里搭建的简易棚屋。家里的老公公年纪大,坚持不住外面。
但每次他带着给老人的饭菜回家时,总会发现房门口已经放好了一饭一菜。是邻居默默准备的。
“这些年一直记着这个事,也一直感恩有这么好的邻居朋友。感谢他们。那年地震,太多的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为逝去的人祈福。而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将一直珍惜这份幸运。”
头条用户
@记者白云怡
,当年在北川采访。她说,时至今日,自己仍然记得那一刻那种几近窒息的心情。
当年一位在地震中失去四岁女儿的妈妈对她过的话,甚至仍声声在耳。
“我爬出来之后,马上想到娃娃还在学校。我没想到会是整个县城都没了。我想去救娃娃,可我走都走不过去,爬都爬不过去。”
“后来我好多次做梦梦见女儿,她就站在我面前。娃娃没衣裳穿,裤子很短,冷得什么似的。她喊,‘妈妈!’ 我说:‘妈妈给你拿糖,拿馍馍。’ 我又问她:‘婆婆呢?’她说:‘婆婆在那儿呢!’然后我就半夜哭醒了。”
“有时候我去公园玩或坐车,看到街上的女娃娃,还是忍不住会想:我的女儿会不会其实也活下来了?被救了,或是在哪里被收养了?”
头条用户
@为有书香来
,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一名志愿者。他说,在汶川的那三、四个月是他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
在映秀,亲眼看到官兵们清理废墟时用蓝色袋子装着尸体,看到各种房倒屋塌楼房也断成了两节,看到人们那种悲痛又无助的眼睛,看到大家的那种欲哭无泪…内心的那种震撼和悲痛,简直无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