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更新一个图,沪深
300
成交额占两市的比例:
上周四的时候是18%左右,到了
历史极低值区间
,类似于23年11月和24年12月,都是市场流动性可以,但是小盘股虹吸流动性。
市场的逻辑是这样的:炒消费股,也不需要实体消费真的好起来,去年
9
月份经济也没好起来,但是股市也能涨,涨预期也行。23年初疫情复苏,也是预期走了一大波,事实最后是什么样,再纠正就行。
涨预期关键的是三点:流动性好(全市场2万亿成交额)、市场对价格形成了一致预期(标的波动率很低),以及有
边际变化
(政策),这个规律对其他资产也适用。
认可这个逻辑的小伙伴,可以考虑
消费ETF(510150)
这种,跟踪的是上证消费80指数,权重股是茅台、恒瑞、伊利、药明康德、海尔智家、福耀玻璃、塞力斯等,不仅有必选消费、可选消费,还有其他消费指数中少有的医药行业,堪称真正意义上的“大消费ETF”。
从今天公布的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来看,当前市场对经济并没有特别悲观,所以如果是定投的小伙伴,不着急慢慢投,如果是做波段,接着跟踪全市场的流动性和突发事件,最大的变数还是关税。
而且现在的经济数据挺神奇,可上可下:
社零消费
高于24年全年,但弱于过去几年同期增幅
;固定资产投资也是一样;
外需走弱,但顺差支撑也强,东大自己能造的东西越来越多;
地产行业看绝对值依旧是接近
-10%
,比
23
年和
24
年略好一些了;
整个经济数据看空的人能找到很多点,看多的人也能有看多的理由——在市场泡久了的人,都知道这平衡术有多牛。
另外最近日内走势,股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最大的变量之一。今年股票牛债券熊,其中最明显的是
30
年期国债,跟港股的走势高度同步:
因为
30
年期国债的交易盘最多,本身是期货,品种又自带杠杆,是看空宏观经济的最暴力的工具。
而股市这一波,今年开年以来港股就比A股强很多,恒生科技是龙头,所以
30年国债里的活跃资金,就锚定港股
了。
除了常见的互联网,港股比
A
股好的资产还有一块:高股息。因为港股整体估值低,提供了更高的安全边际。
另外港股的高股息指数编制有一点比
A
股好,
A
股的就看股息率、成交额和市值,港股的还对涨跌幅有要求:过去
12
个月股价下跌超过
50%
,以及过去
12
个月股价表现在备选池中排名最差的
10%
,都会被剔除。
因为高股息里有一些是夕阳行业,夕阳可以,但不能癌化,往往癌化的时候股息率还没反映出来,但股价是能提前反映的,所以港股的这个规则挺合理。
对港股感兴趣,想上车安全资产的小伙伴,可以考虑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
,这种就不建议做波段了,老老实实定投比较好,费率是0.15%+0.05%全市场最低档,每月评估分红。
上市以来的走势是这样的,完美的
45%
上扬的曲线。
如果再把当前的股债商结合起来看,会发现当前是
宏观混沌期
,国内定价的资产都是结构性行情很猛,总量行情毫无趋势。
反倒是海外定价的黄金、有色等,趋势性比较强,可能
今年美元区的故事,会更精彩一些。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仅供参考。购买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
.....
对我们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入
,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留言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