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上证指数上涨
7.17点,收盘报3006.45点,成交量为2184亿元,如下图所示:
上证指数周五窄幅震荡,成交量也只是略有放大,故而没有太多趋势意义。我们继续维持前期观点不变,即关注
2969点一线作为破底翻的颈线的支撑作用。考虑到国庆将至,政策面不会允许节庆前后出现大跌,资金面却也不太支持节前出现大涨,是以在未来几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预计还是在三千点上下波动,而将能否向上突破的悬念留待节后。
在《
9月20日股市前瞻》中,姚尧谈到了气温与国运的关系,读者留言中的疑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这个在过去农业社会得到反复印证的规律是否能运用于当下的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二、这个在中国得到反复印证的规律是否能运用于全世界?在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正面回应这两个问题。不过,我不想把文章写得太学术化,我们还是从讲故事切入。
大家都听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作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出自《晏子春秋·杂下第十》,原文是这样说的:
晏子至,
楚王
赐晏子酒,
酒酣
,吏二缚一人
诣
王。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
晏子
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
避席
对曰:
“婴闻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可问题在于,既然橘子种在淮北就能生出又酸又小的枳
,
那你为什么要种它呢?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荔枝主要种植于南方。可是你听有谁说过
“荔枝生于广东就为荔枝,生于山东就为××”,或者“荔枝生于岭南就为荔枝,生于河南就为××”之类的话吗?不可能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人会想到要把荔枝种植在山东河南。同样的道理,“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的准确内涵是,橘生淮北也曾一度为橘,只是后来因为水土变迁,淮北的橘才变成了枳。那么,这个水土变迁是如何导致的呢?请看一次下面这张三千年气温变迁图。
在《
9月20日股市前瞻》中,我们谈到第二个气温高点在春秋中期,大约在公元前650年至前600年之间,此后气温就开始逐渐降低了。而晏子使楚的这一年是在公元前531年。这样一来,答案就很清楚了。当春秋中期,气温达到高点时,橘子可以推广到淮北。可是随着此后气温逐渐降低,淮北的橘树虽然也能存活,但果实已经变成
又
酸又小的枳了。
到了战国中期,气温进一步降低,橘树已经很难在北方存活,于是就有了屈原那首著名的《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这首诗之前跟大家讲过,我们家姚宜修的名字就是从这首诗里选的。请大家仔细揣摩《橘颂》和《晏子春秋》对于橘树的描述,就会发现它们之间不同。在春秋中期,橘树是可以从淮南推广到淮北的。到了春秋晚期,橘树还能在淮北生存,只是结出来的果实又酸又小。可到了战国中期,在屈原的那个时代,橘树已经是天生就长在南国,注定就只能长在南国,再无迁徙至别处的可能,进而被屈原提炼成一种忠贞的品德来寄托志向。
到战国晚期,气温见到最低点后开始反弹,一路反弹到西汉中期。也正是这个时候,诞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试问,丝绸之路为什么会在西汉中期诞生?是因为张骞很伟大吗?是因为汉武帝很伟大吗?我们承认英雄在历史上扮演的关键性角色,但任何英雄想要在历史上建立功业,都需要立足于当时的时空背景。丝绸之路能够诞生的时空背景,就是气温在逐渐回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果西汉中期的气候依然像战国晚期那般寒冷,则张骞未必能够活着回到汉朝,即便活着回到了汉朝,那也只是完成一次艰苦卓建的探险而已。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正是因为有了气候回暖,才会有商旅往来通商,沿途也会有居民居住,这才有了丝绸之路。为什么西汉晚期之后,丝绸之路又逐渐凋敝,甚至动不动就断绝几十年呢?是因为后来的皇帝比较平庸吗?是因为后来的中国人没有进取心吗?都不是,关键因素在于后来的温度再次下降,甚至降到历史最低的水平。
大家都知道有本书叫《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是东汉人,《说文解字》里对
“橘”字是这样解释的:“橘,果。出江南。”前文提到,晏子使楚时还是在说橘生淮南如何,橘生淮
北
如何。可到了东汉时期,橘已经无法生存在淮南,而只能生存在江南了。气候如此寒冷,丝绸之路的艰难可想而知。
南北朝以后,气温逐渐回暖,并走出了一波超级大牛市。在这波气温大牛市里,诞生了居于中国古代顶峰的开元盛世。而为开元盛世的繁华做注脚的,是橘树居然能够在长安种植了。唐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就记载,天宝十年(751)秋,宫内有几株柑树结实一百五十颗,“果实味道鲜美,与江南蜀道所进无异果实味道。”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则记载得更具体,说是在开元末年,江陵进贡柑橘,李隆基将其种植于蓬莱宫。天宝十年九月,这些柑橘长成果实,李隆基赐给宰臣一百五十多颗。
,
众所周知,秦岭淮河被认为中国南北分界线,橘树这一次居然能够越过秦岭攻入长安,足可见当时的气温炎热到何等程度。
正是由于唐朝的天气炎热,所以才有那么多西域胡人来到长安,中央也才能有能力经营西域。原因很简单,要想统治西域,就必须
在此
驻军。要在西域驻军,就必须屯田。只有在温暖的气候下,西域屯田的粮食才会多,才能供养那里的军费开支。这也就是为什么唐朝的历史版图可以如此辽阔的根本原因,就连大诗人李白也被认为是出生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当时叫作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