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31日,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我怀揣着一摞证书,抱着要成为一名最牛无线技术专家的雄心壮志,加入了华为。可是进入了大队培训,我才发现自己身边的同事们一个个都身怀绝技,内心有点羞愧的我悄悄地把那一摞证书藏到床底下,暗暗告诫自己要扎扎实实学习本领。
这一晃,12年就过去了,在这一个生肖轮回的时间里,我从无线工程师起步,转身成为项目经理,再到代表处系统部FR,点点滴滴都是成长,而这一步步的成长都是与客户分不开的。
2005年,我结束了大队培训后,来到S代表处。起先的一段时间,我努力学习无线知识,摩拳擦掌等着派上用场的那一天。
2007年初,运营商边际网搬迁项目启动,S全省7个地市4000多个农村站,要在9月份之前全部完工。作为一名新兵,我被派到西南边的丛林,这里是黄河古道流经之地,以农林为主业,无线站点的边际网,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广袤的空间得以施展。搬迁是TK项目,35米的铁塔,25平方米的机房,800多个这样的站点如星火散落在山林间。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设备在2月份到货,3月份在全省率先开通,4月份我们开始向这800多个站点发起总攻。
我到现在还记得,每日清晨天色微亮,十几辆面包车,一字排开在公司的大院里,每辆车由3名硬装人员和一名华为工程师组队,在颠簸的乡间土路上一路狂奔到站点。有些铁塔在浓密的树林里,我们需要扛着沉重的设备跋山涉水;有些机房在田野里,被荆棘栅栏与荒草掩埋着,只有经常巡查站点的人,才能顺利进入;有些机房在农户家里,看门的家犬见到陌生人十分的凶狠,农夫也大都不会拴着,经常我们扛着设备被狗撵着狂奔,气喘吁吁跑到安全地带,大家经常互相开玩笑说自己都可以去参加奥运会了。
一个站点搬迁要从早上干到天黑,而正式的切割程序必须等到深夜十二点之后才能开始。由于身处偏远的农村田野,吃饭成了难题,每天只能依靠自己带着的干粮度日。那段时间,虽然条件艰苦,但内心是充实满足的,户外作业的经历,不仅磨练了我的意志,也丰富了我的实战经验,对于一个新人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最后一批设备割接在盛夏结束了,可是项目组没来得及庆功,一场雷暴雨来袭导致了网管涌现出大量的告警。运营商客户负责维护的董经理,拥有多年的维护经验,面对这样的问题,他十分生气,把所有的项目组成员召集在维护大厅里,整整十分钟,董经理脸色铁青看着我们,什么话都没有说,空气中只有告警箱不停呼叫:“紧急告警,紧急告警!”
800多个站,270个站点告警,董经理愤怒的情绪填充在他的眼角眉梢,火冒三丈对我们咆哮着:“你们华为公司的产品带给我们的就是大面积的紧急告警?大家辛苦忙碌了几个月的项目搬迁就是这样的结果?”紧接着他还发了一封邮件直接投诉到代表处领导。这是我第一次面对客户如此严厉的投诉,大脑一片空白,及时解决问题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我们赶紧重整队伍再次出发。
后刘村,有四十户人家,我们的基站在村西头的大队院子里。这个站前前后后上站5次,但是故障就是解决不了,董经理给我们下了最后通牒:如果3天搞不定,就换成友商的设备!
由于我是站点开通时的机动队伍,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因此承担了更多的告警骨头站,我赶到了站点,这里潮湿的机房周围铺满荆棘,蚊虫乱飞。按照经验,我先从设备连线开始重新连接,再到天馈接头重新制作,当我把所有的调试方法都用了一遍, CDT 仍然出现掉话、杂音。此时已经是深夜,急得满头大汗的我,已经顾不上驱赶蚊虫,尝试着重新思考解决方案。
站点的传输在机房内都是重新布放的,但是室外有一段没有保护,因为之前一直没有问题,也没去管它,会不会现在这里有问题呢?当我翻上院墙,仔细检查,果然传输室外部分有破损,没接地。之后的两个小时,我就一直在墙上焊接传输断电,重新做好接地。墙垛上,仅有立足之地,手指在蚊虫叮咬后肿胀,奇痒,操作一遍一遍失败,一遍一遍再来,直到问题解决时,已是凌晨3点。为了第二天能够及时了解设备情况,我蜷缩在机房的纸板上凑合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被专程过来安抚客户的董经理摇醒,我一睁开眼,眼前是他有点心疼的面容,与当初那张愤怒的脸截然不同。经历此事后,我和他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他告诉我,当时被睡在地上的我感动到了,那一刻我代表的不仅是我自己,更是整个华为,他对我,对华为的信任种子就此种下,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依旧关系很好。
在开始工作的前两年里,我每天晚上熬夜加班调测设备、准备方案,白天与客户核对资料,做方案沟通,周末学习产品知识,参加部门培训。这样简单而又繁忙的日子过得飞快,凭借着对网络的熟悉和专业技能,以及对网络的精心照料,客户对我越来越信任,他们每次叫我“张工”都让我自豪。多年后的今天,“张工”仍然能够接到7个本地网客户的电话,或是问题求助,或是个人问候,我们已经成了老朋友。
接下来,我辗转7个地市,负责BSC设备的调测及疑难问题处理,后来又调入地区部项目总体组,经过磨练,我逐渐成长为一名无线工程交付的老兵。
2010年,TSD成立,担任TSD无线Leader一职,这段时间我的工作压力巨增,4名无线工程师,2个客户群,全年无线站点交付量2万站,BSC/RNC专业服务改造100余次。我在任职Leader的同时,兼任全球首个MSCPOOL改造无线侧TD,对于我来说,是更大的挑战。
MSCPOOL改造对于运营商来说,意义重大,能有效提高核心设备容灾及负荷能力,但这次网络改造涉及核心网、配套网络、无线等多个专业,改造规模大,风险高。X地市被选中为运营商集团公司第一个试点改造网络,鉴于上述原因,X地市公司的高层并不愿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更雪上加霜的是,我们在方案的澄清阶段,已经让客户十分担忧。由于涉及的改造环节过多,即使我们的产品没有任何问题,但冗杂的环节让客户无法清晰了解,无法完全放心开工推进,因此项目的进度也一度拖延。
作为无线侧的负责人,长期在一线与客户打交道的我当然理解客户的担心。虽然我对无线专业方面比较了解,但是核心网方面我并不专业,我首先自己花了好几天弄懂了我们改造涉及的所有模块,说服了自己,然后把需要澄清的内容进行了更加精细化的拆分,从用户覆盖范围、优化测试,到核心网备份方案、软件模拟测试等,多个维度,向客户最终呈现了一个全流程的割接方案。客户方的一个负责无线的经理,听完我的介绍之后,特意会后走过来和我说,“核心网的方案都能讲这么清楚,小看你了!”客户核心网室专家也觉得方案足够成熟了,有信心吃这份螃蟹。
项目终于开工,在实施期间我们与客户一起小心翼翼地对网络实施最缜密细致的“手术”,23个重大操作被拆分成41个,确保每一步的操作都100%安全,按照 “多、快、好、安”四字原则,最终提前完成了全球第一个MSCPOOL改造,客户高层对项目组非常认可,他说:“你们是一个跨专业的机动部队,每个人的补位都非常好,感谢你们的专业与专注!”。
这一次跨产品的攻坚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对待他们的生产网络,他们才会放心大胆的用我们的设备,相信我们的为人,相信华为的为商之道。
有了之前信任的基础,VoLTE来临的时候,客户义无反顾选择了我们,选择了华为。作为中国区总集成交付的先例,3个月时间,完成了现网改造187个核心网元,新两个IMS平面,76套设备,业务测试累计11890次,项目累计重大操作85次,比原定计划提前2个月完工。
2015年底,VoLTE正式商用,由于并非全国第一家发布,客户高层希望可以尽可能打响品牌,发布会将采用全国三地跨省VoLTE视频通话,国内各大媒体现场直播的方案。
为了保障发布会的成功召开,彰显客户品牌和华为的独家价值,项目组用7天时间,搭建了VoLTE发布会的网络端到端保障方案。发布会现场与远端模拟演练30多次,更换剧本、练习操作、验证备用方案,为的就是发布会的3分钟。
发布会正式召开当天,当客户总经理拨通了Y市的VoLTE视频电话时,我的双眼紧盯着巨大的直播屏,跟随着倒计时心跳咚咚的,一边还用耳机调度远端的项目组成员。3,2,1!3秒钟倒计时后,大屏幕突然出现了Y市演播室的清晰画面,同时对方清脆的话音倾泻到整个大厅。
第一通VoLTE视频电话成功!我的眼睛顿时有点酸,但还没时间跟身边的客户庆祝,我们第二拨跟北京的电话就已经接通,可是没有想到,远端项目组时间计算偏差了1分钟,演练的同事没来得急到终端侧操作,北京那边的电话由一个协助的兄弟接了电话,而这个兄弟没有戴耳机,还不知道我们这边已经接通了电话,现场大厅只有北风的呼呼声,但是我们的呼叫没有响应!
演示现场的我急出了一身汗,没有回应的那10多秒时间真的如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大厅里有些骚动,突然远端传来意外的声音:“喂,是不是接通啦?”天哪,这个男声,像天籁一样响起!然后镜头旋转,一个汉子的脸庞出现在鸟巢边上,北京的蓝天出奇的蓝!这个意外,让我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样。第三个电话,非常顺畅地接通了,海边的姑娘向直播大厅里的各路记者、各方嘉宾推荐着椰子、大海、沙滩……
三通测试电话全部打通,我们的发布会圆满成功!站在后台的我,与身边的客户兄弟,情不自禁地举起双手,因激动而满含热泪的双眼,互相注视着,开心地笑着!如今大家每每再次聚首,总会想起这难忘的一幕。
2016年,我转身成为FR(Fulfillment Responsible),不再做专职项目经理,而是把整个客户群的项目全部监控起来。FR的角色,在代表处有着充足的发挥空间。FR不仅仅是负责项目交付,而是参与从项目机会点管理开始至最终合同签订全流程当中,这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从一个项目经理成长为FR,我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补充项目交付以外的知识,现在我还正在努力学习和实践中。我常常想,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在第五年开始,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米。从2005年到2013年,8年的时间,我积累了客户网络的建设与维护,积累了客户流程的疏通与支撑。2014年至今,作为FR,我学会了用客户视角做人做事,为公司、为客户取得更多的成绩。华为在给我平台的同时,也给我了很多的激励,1次金牌个人,2次竞争红名单,3次总裁嘉奖令,每一次激励都是我前进的无限动力。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我看来,华为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营盘,每一个战士都能得到平等的机会,只要全力出击,哪能无声无息?中国区的12年,每一年都拼尽全力,每一年都精彩纷呈,未来,我将在黄土地上盛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