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腾讯汽车”
关注我们,最新汽车资讯,最方便的用车常识还有最萌的小编都在这里啦!
不是每个国家都喜欢“L”款加长车型,也不是每个国家都热衷于SUV,对于那些汽车老牌强国,他们的选择却有很多意外之处,下面小编为大家简单的盘点一下。
美国人的皮卡情节根深蒂固,福特F系列皮卡已经称霸美国年销量榜单多年,除了F系列之外,众多美国主流皮卡也占有一席之地。在我国,“卡”这个字基本上就是粗糙、简陋的代名词,而正儿八经的皮卡与卡车并不是一个概念,只不过是从pickup这个英语词汇简单的音译过来,因此导致皮卡在我国多少有些跌份。
但不可否认的是,皮卡带有的工具车属性确实适应美国人粗犷的生活方式,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拉拖挂房车、方便外出户外游玩,拉个摩托艇、拖挂房车完全不在话下。更为重要的是,皮卡的特性基本上可以用“大”这一个字来总结,尺寸大、视野大、坐姿高、排量大、功率大,越野性能通过性强大,非常契合美国人的汽车价值观,并且是最为满足他们日常所需的车型。美系车的某种特点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展示,反正印象里,美系车粗糙却豪华,性能出众但油耗较高。
而在我国,皮卡的生产环境你们懂得,轻卡工具车属性注定让其破受限制,即便买了辆拉风的皮卡,反光标识与门板喷子,立马会让你的皮卡变成轻货气质。
现代起亚双龙等主流韩国品牌在本土的占有率是具有绝对话语权的,超过70%的总占有率使得其他国外品牌想进入韩国市场颇为困难,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下几种
一是本土车价格便宜。进口车在韩国被征收的关税比较高,这点其实与我国比较类似。不同的是,本土汽车厂商直营店的销售方式有别于经销商销售,也就是我们理解的4S店模式,因此,售后服务与价格两方面是具有明显优势的。其二,本土品牌的影响力绝对大于国外品牌,与其他国家不同,韩国人的自主品牌意识非常强烈,并不以购买其他品牌车型为荣。老实说,这点是国人不可比拟的。究其原因,韩国品牌在国内初期同样经过了生涩的发展期,但售后服务体系的提前完善与不惜成本的进口零部件模式避免了因早期质量问题造成的尴尬,可以说将不良印象杀死在萌芽状态,这种严谨的造车态度深得韩国民众之心。
而如今,起亚现代等韩国主流品牌不仅在国内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在海外发展的也是风生水起,此外,车型丰富,造型突出的总体印象,已然成为我国市场不可小觑的力量。
K-CAR的概念于二战之后被提出,标准为长宽高分别不得超过3.4m、1.48m、2m;排量不能超过0.66L。这种迷你车型在日本受到欢迎不能简单的用日本人资源匮乏这种传统思维去解剖。
首先,K-CAR在日本国内有很多优惠政策,税收十分便宜,只不过由于车型实在是有些特殊,因此很少输出到国外;其次,K-CAR虽然属于微型车,但并不等同于微型车在国内低廉的同等地位,在配置方面绝对属于人小鬼大,十分精致,摆脱了低配粗制的概念。再者,K-CAR长宽受限,高度却很出色,空间利用率非常高。日本的高速公路也比较奇葩,最高限速为100公里,因此,在不允许开快的情况下,小排量K-CAR得到了生长的润土。最后就是日本的街道狭窄,资源匮乏,地少人多及民众出色的环保意识。目前,K-CAR在日本的主要消费者还是女性与老年人,并且多为家庭第二辆车的选择,保有量超过35%。所以,K-CAR算是日本的特有现象,与这个短小精悍的国家特性非常吻合。
欧洲人喜欢开小车是出了名的,这点从销售榜单中就能看出端倪,手动挡小型车占据了半壁江山,尤其是两厢小型车,停放在露天的街道两旁不占地方,非常方便。另外,欧洲人的汽车普及率非常之高,因此,后排的利用率少的可怜,这也是欧洲人几乎没有加长版的原因之一,即便他们非常羡慕奥迪奔驰宝马在我国的加长版,但实在是利用不上,因此也可以算是忍痛割爱了。总而言之,欧洲人最大化的利用了汽车的代步功能,对空间有要求的用户则大多选择优雅的旅行车,这也很符合欧洲人慵懒的总体特性。
其实很多标准轴距的中型车空间已经够大了,只不过来到国内之后变了味,按理说,欧美人的身材更加高大,对空间的要求应该更高,奇怪的是,加长版车型只在我国收到青睐,对他们来说,代步停车方便才是最重要的。
说到重点了,SUV热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两年了,多少厂商靠着SUV车型翻身已经数不过来了。至于SUV为什么火热?归根结底与加长版车型在我国受到欢迎的原因基本是相通的,就是同样的价格,必须要买大。后排腿部头部空间是必须要评测的内容之一,没有大,即没有面子,既然没有面子,那么干嘛要买车?
说的可能有些过了,但绝对有这部分原因存在。再者,中国家庭人口较多,空间其实可以算是刚需,只不过添加了其他作料在里面,就显得不那么纯粹了。
小编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车已经是国外恐怖分子不可抛弃的神器之一,炸不烂打不穿,作战能力出色,皮实耐用有块头,在恐怖分子头头下发资金不那么充裕的情况下,进口中国特种皮卡,乃是上上之选。
这个说法有些搞笑了,而真正让中国车在国外吃香的原因,还得归根于国力的强大与本身优秀的品质。早在2012年,中国出口汽车总量已突破100万台,即便近些年逐年下滑,但总量还是很大,在中东、非洲、南美等第三世界国家还是很吃香的。
国情与汽车文化是每个国家热衷车型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虽然我国已连续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的宝座,但汽车产业发展晚,汽车文化缺失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导致了国人对于选择汽车的方向有些偏离,不可以说不对,存在即合理。随着保有量与家庭购买第二甚至第三辆汽车的比重增加,我国汽车市场还将迎来另一个春天。
网上选车、买车、用车找腾讯汽车,能帮上忙的汽车公众号!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全天最新的汽车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