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象外
象外,把艺术拉出圈外——和更广阔的世界产生连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物理直觉不再是人类专属?LeCun等新研究揭 ... ·  11 小时前  
哲学园  ·  婆什迦羅一世和他的正弦近似公式 ·  2 天前  
哲学王  ·  一文了解: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理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象外

敦煌绢画。

象外  · 公众号  ·  · 2019-05-22 00:19

正文

👆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电脑里有一个关于敦煌的大文件夹,忘了从哪里来的,也忘了什么时候放在那里,总之是偶尔打开看一眼——到今晚忽然想,算了,发给大家看看吧。


关于敦煌,可以写的有很多,但我丝毫不敢造次;那是历史学者和美术史专家做的事情。这里面的每一张壁画、绢画和写经本,可能都有巨大的历史、学术价值,美的价值,则自然包含在其中。


佛像、菩萨像、罗汉像、比丘像、高士像,供养人、旅人、商人、盗贼,西方净土、观音身旁的水和月,“丝绸之路”上的种种风景,都可见端倪,各有依据。敦煌,是中国,也是世界文明的宝藏。


前几天看到美术史学者巫鸿先生的一篇文章,大意是:当我们谈论敦煌艺术时,不要把它只等同于佛教艺术,也不要只等同于洞窟艺术,现代的考古发现已经提供了很多证据——作为四大古文明的交汇点,敦煌不止佛教洞窟,在三危山和莫高窟附近,还有许多其他宗教和宗族的庙宇,敦煌的多元,远非今日可想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教艺术就像其中一面辉煌的镜子,巨大地伫立在敦煌的沙漠戈壁中,而其他的镜子,要么早已破碎,要么早已湮没,这是文明的遗憾,也足证其传承的不易。


而你们的珍视——换而言之,带有温情而不失庄敬的观看,才不枉它们流传千年、辗转至今的逆旅。


Ps: 原文件的图片太大,这里发的是部分小图,后台回复关键词“敦煌180幅”,提取文件包大图片。


祝你们看得愉快。





01























02






















































03

















0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