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一个哥们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
他对象从去年国庆后就一直在忙,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想约会,结果对方觉得“我都这么累了能不能体谅一下我”。
这件事于是成了一个导火索。
由此激化矛盾,于是双方都认为现在的状态不适合在一起。
叔觉得这件事挺有趣的。
在传统思维里,总觉得女生不要过于黏人,但现在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相反例子。
在我眼里,最舒服的伴侣关系就是,彼此独立而又彼此依赖。
但其实,两人想要达到这样的同频,也太难了吧,唉。
首先在两性伴侣中,尤其是对女孩子来说,你一定要是独立的。
这种独立,对于女孩子来说,会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
因为这样不会受经济和社交上的束缚。
但也不要过分强调独立这个概念。
比如前段时间,王石作为神秘嘉宾做客了田朴珺的节目《共同说》,其中有一段田朴珺对王石的一段采访。
她问王石:“你觉得我是独立女性么?”
王石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你当然是啊。”
老实说,伴侣之间问出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挺奇怪的。
然后田朴珺补充了自己的想法:
“独立女性不是标榜说,我是一个独立女性,其实我想鼓励更多的人,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当然还有独立的经济。”
虽然是在和丈夫王石对话,但她更像是借王石向观众宣扬自己。
这让叔想起多年前田朴珺写了一篇文章,提到王石当初向她求婚被自己拒绝,原因是她觉得自己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想更独立自由些,工作安排那么满,压根没有时间结婚,不急。
嫁给商业大佬的女人有很多,不管是邓文迪还是章泽天,都用行动让大家信服了。
但这么多年来,田朴珺总给人一种在自证独立的感觉。
王石后来又补充说:
“除非咱俩没任何关系,但你想咱们是有关系而且是夫妻关系,你不要太过于强调‘我就是谁都不依靠’、‘我就是和谁都没关系’,这没办法摆脱的,你用去解释吗?”
老实说,身为男同胞,另一半不断在人前强调独立身份,会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在你没有遇到我之前,你可以是独立的;
但是你遇到我之后,还表现的非常独立,那我就会觉得,你并没有是真的在感受这段恋爱关系。
过于强调独立会让人不适。
因为这种强调,忽视了关系的重要性,这个是非常尴尬的。
但有些女孩可能会走到田朴珺的反面,叫做失去了独立性。
就说徐帆吧,冯小刚虽然有才,这几年也不少花边新闻,但徐帆坚定认为在演员徐帆和冯小刚太太两种身份中,毫无疑问是冯小刚太太更重要。
记得徐帆曾经被问到担不担心冯小刚和其他异性接触,徐帆是这样说的:
“反正我们家这是男的,吃亏的不是我们。有一个算一个,倒在我们家枪底下,我不吃亏。”
表面上是放手,其实内心更多的是给自己留面子,努力去捍卫自己尊严。
她其实并不能真的放下这件事,于是自我安慰。
所以啊,不能太独立,但也不能依赖另一半。
这种过于依赖,也是抓不住对方的。
再好的感情,哪怕是夫妻,都应该有自己的空间和边界感,如果没有这个边界,这份感情就会窒息,无法呼吸。
否则他们就是寄生关系,两边都不会好。
一边是过分强调独立的田朴珺,一边是小心翼翼的徐帆,活得并不轻松。
在她们眼里看太轻或是看太重夫妻关系,都会成为一种压力。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为什么我一直在强调女性的独立,而不说男性独立。
是叔对女性有偏见么?
并不,恰恰是女性变独立了,而男性一直不是“独立男性”。
因为男性本身就不独立,前半辈子需要妈,后半辈子需要老婆,很多男人才是无法摆脱这种需求的人。
所以目前的现状是,女性不愿意结婚。
大家还记得之前因为恋爱课出圈的复旦梁永安教授么?
我很喜欢他说过的一句话:
“以前女性跟随男性,她跟这个世界的关系,就是中间隔着个男人。现在女性直接可以面对世界了,而男性不适应这样的女性。”
所以无论是独立还是依赖,都应该是自我选择,而不是在婚姻中对另一方的要求。
而在两性关系中,如果过于独立呢,是一种亲密的分化;
如果两个人过于水乳交融,也一定会出问题的。
最好的关系一定是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
但独立一定是依赖的前提,一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在两个独立的前提下,然后才会有依赖更好的关系。
两个人在一起,一定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亲密关系也是建立在两个独立灵魂之上,两个人才会有共同的价值对等,才会形成一个动态平衡。
我想,跟你在一起不是因为你很好,而是因为我也很好,但是有你更好。
这才是我理想的伴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