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剧《深夜食堂》在万众期待中迎来了低开低走,
豆瓣评分2.4的成绩华丽丽地打了脸:
说好的治愈系走心路线呢?
最让观众气愤的是,
“我大中华美食何止千万,你上来就给我下一大锅泡面是几个意思?”
不过,既然中华美食千千万万,随便上几道肯定也不能满足吃货们。
不如试试下面几道神奇的菜品,
你别说,连黄小厨都不一定会做呢!
原料
:
水275毫升,麦芽糊精30克,冰糖10克,结冷胶1.5克, 2-甲基-3-呋喃硫醇3滴
做法
:
将固态原料混合,缓缓加入液体原料并不停搅拌。将混合物放在火上煮,然后倒入碗内,置于冰桶中搅拌使其逐渐冷却。将混合物放入烤盘,在100℃下烤80分钟,到变脆即可。
原料
:
水150毫升,蔗糖150克,甲硫基丙醛油60毫升,蛋白粉30克
做法
:
将原料置于碗中不停搅拌,直到形成细腻的奶油状。将搅拌好的原料铺在不粘托盘上,在90℃烤箱中烘烤5小时。
原料
:
柠檬酸2克,甲硫基丙醛油120毫升,麦芽糊精80克,黄色食用色素1滴
做法
:
将原料搅拌,直到形成泥样的质地。
原料
:
水396毫升,海藻酸钠2克,氯化钙1克,迷迭香香精1滴
做法
:
将香精、海藻酸钠和一半的水混合。将碗放置在真空包装机里抽真空,在液体溢出前停止。重复几次,直到混合物中不再有气泡。将剩余的水和氯化钙混合一起,加入处理好的混合物中。海藻酸钠与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凝胶状的珍珠。
拯救“给我一杯珍珠奶茶,不要珍珠”的福音。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
黄小厨从贴着“麦芽糊精”“柠檬酸”等标签的瓶子里舀了几勺粉末,放入平底锅中,加入一些水,搅拌后加热。几分钟后,他从锅里盛出了一个米色煎饼。
简直太神奇了有木有!
这种不一样的烹饪手段就叫“方程烹饪”。
文/杨露
所谓“方程烹饪”,即通过化学反应来烹饪。要制作这类食物,你首先必须了解是哪些化学物质赋予食物特定的外观、香气和口感,为此可以采用质谱仪等设备进行分析,确定食物的组分。这些组分可以从动物或植物中提取,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方式获得,例如,甲硫基丙醛——一种具有马铃薯风味的物质,可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将这些化合物放在一起烹煮,就能做出可食用的物质。它们可能类似于传统的菜肴,也可能是全新的食物,比如一种有蛋糕质感,尝起来有烤肉味的食物。
热衷于方程烹饪的既有厨师也有科研人员。他们试图证明,无须种植或养殖,完全可以在实验室制备出和传统食物媲美的替代品。例如,在第二届国际方程烹饪大赛上,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团队制作出烤鸡肉片、柠檬土豆泥和脆皮土豆,获得了冠军。一位没时间正常吃饭的软件工程师则开发了一种米色的羹汤,声称能满足人体所有的营养需求。
一些食品企业也展开了相关研究。美国一家食品公司正在努力研发不是鸡蛋的鸡蛋。他们分析数千种植物蛋白,筛选出哪些可以用于复制出鸡蛋的味道、营养价值和烹饪性能。他们的第一款产品——不含鸡蛋的蛋黄酱正在美国和欧洲的超市销售。
该公司的食品学家认为,目前的集中养殖模式因为损害了动物的一些权益而备受争议,如果用植物蛋白来替代动物蛋白,这类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此外,化学合成的食品可能比传统的食品更健康,设计者可以根据需要在食品中添加丰富的营养素,或去掉潜在的过敏原。
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日益恶化的环境,制造出可持续供应的食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即使化学合成的食物不能完全替代传统食物,而仅仅作为日常食物的补充,它们也肯定会使人类的未来产生令人欣喜的改变。
这么新奇的菜品在哪里可以吃到呢?
《深夜食堂》里虽然没有,不过有城市已经出现了分子料理餐厅,感兴趣的可以去一探究竟。
什么?你所在的城市还没有这种餐厅?或者,太贵了伤不起?
那就只好自己做了。
自己做也并不难,原料很容易凑齐,操作步骤也很简单,
只要有说得过去的动手能力,在自家厨房里“秒杀”米其林大厨不是梦。
而且,
像这样的小实验,最适合跟孩子一起做
(做完了还能一起吃)
,
你做完之后一定嫌
不过瘾
,
别急,
《科学画报(校园版)》上有大量可以在家里进行的趣味小实验,
为启迪科学思维、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好看又好玩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