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一条街就能望到的“瞩目”与大隐隐于市的低调
,在EDM CAFÉ 这儿,都能感受到。既共享同一团队打造的SOHO空间,又相对独立运营,位于上海的EDM CAFÉ 自身的综合性和其所在的社区氛围一样,多元而包容。
目前EDM CAFÉ 在上海开有两家店铺:五原路店与建国西路店。前者是大隐隐于市的“不寻常”街区(“三毛”之父张乐平故居就位于此),后者是著名又低调的上海滩洋房一条街。两者之间有个共通点:同在法租界,
同在社区中
。
▲
EDM CAFÉ 五原路店
这是EDM CAFÉ 落地之前秉持的原则。
围绕社区是EDM 运营的核心
,因为在主理人看来,咖啡馆的经营离不开“沿街性”,这对于咖啡馆很重要,只有在走过路过、方便人们看到的情况下,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来;而社区化是EDM 一直追寻的,尽管当下在国内,“商业空间社区化”相对还不是那么成熟,但EDM 团队对此始终保持热忱,也一直努力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做不同的尝试。
EDM CAFÉ 在建国西路
▲
看得到社区风景的咖啡店
建国西路的EDM 位于路口的拐角处。梧桐、洋房、单行道,建国西路满足了人们对于上海的其中一部分想象——小资、悠然的那一部分。一层咖啡空间,
从西、南朝向的窗户望出去,都是老街坊的生活日常
,而改造前EDM 所在的楼房就已经是市井生活的一部分:过去是老式商业用房,一楼为药店,二、三楼是棋牌室,招呼的都是周边的住户。而现在的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也“顺应”了最初的格局:一层是咖啡店铺,二、三层为SOHO空间。
▲
位于社区、融于社区。
▲
咖啡区域上层的SOHO空间
最大的亮点,是顶层天台,放眼望去是
法租界中西共融的社区面貌
:
刻有1931年份的老式宅院、正在翻修的居民楼
、后来新建的购物中心……这一切都包含在EDM 天台的风景里。不过现在EDM 的工作人员常常自嘲:这个天台最大的功能还是“拍照”。因为有太多人慕名而来,只为在此留下一张美好照片。
▲
环境色调与家居细节都是EDM所讲究的
photo by 陶慧媛
▲
适合夏天聚会的天台
而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建国西路这条街的魅力其实也经历过一定的起伏。这儿虽然有着很多老别墅、旧洋房等历史建筑,但是EDM 刚刚搬过来的时候,周边环境整体还是略显冷清。后来这边开始规划建设一个综合型购物中心,慢慢地也带动整个社区热闹了起来。
▲
在EDM 的天台,看得到法租界的社区风景。
EDM CAFÉ 在五原路
▲
一处处细节精心打磨
EDM CAFÉ 店铺之一所在的五原路71号,早年间是“中华圣公会救主堂”的遗址,曾经还作为基督教华东神学院。而在EDM 入驻前的最近一次功能使用是作为一所民办进修学院。
▲
五原路浓浓的社区感,存在于街头巷尾。
沿街的北面,是通往EDM 的入口,
紧挨着的旁边是社区小卖店与邻家裁缝铺
。一条小道走进去,71号里容纳了一号楼与二号楼,都是整体独栋项目。其中一号楼是2015年的作品,由参与创作过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的意大利建筑工作室Kokaistudios 负责设计建造;二号楼今年年初刚刚竣工,由EDM 所属公司设计团队自主出品。
▲
窄窄的通道,连接着社区内外。
▲
五原路SOHO空间
一期与二期在外观上保持同一基调:沿着建筑外立面规律分布的木栅栏,是其最大的特色,灵感来“自城市条形码”,用建筑师的想法解释就是:它可以连接建筑物间的庭院,可以连接室内外空间,创造出统一的建筑语言。
▲
五原路店的后院,紧邻住宅区。
目前,五原路的咖啡店铺还处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虽已经具备开门迎客的条件,但室内外的细节还处于用心的打磨过程。
南面邻着当地居民区的的后花园
,要在盛夏到来之前,呈现给客人们;而与咖啡馆共生长的SOHO空间,提供的是长租项目,这让71号院内的楼群更像是
一个自成体系的小小社区——大社区中的小社区
。
Q & A
能分享一下EDM CAFÉ 店名的含义吗?
•
EDM
:EDM的取名非常温情,是主理人三个孩子名字的首字母:Eric、David、Momo。
EDM 的目标客户群是怎样的?
•
EDM
:固定型的——居住在周边社区的喜爱咖啡的人士,附近办公楼的上班族,生活在法租界的外国人;流动型的——特意前来拜访的客人,来上海游玩的咖啡发烧友。
你们介意被贴上“网红店”的标签吗?
•
EDM
:我们倒是不太介意。但是随着“走红”,也会带来相应的烦恼。会有很多人未经我们允许、也不打招呼,带着全套设备直接进门就拍照。不过我们一直秉持友好的待客理念,所以不会做一些强硬的阻止或通知。毕竟任何人前来,最初的原因是他们喜欢你、认可你。
▲
EDM 建国西路店标志性的蓝色外墙
photo by 咏嘉嘉
▲
独特的色调与造型,让EDM 成了镜头的宠儿。
photo by 黛西
不论EDM 的经营业态如何,相对周边的社区与社群,它毕竟是“外来者”。这期间是否也存在一些因为不理解而产生的摩擦呢?
•
EDM
:这个肯定是有的,尤其是全程参与项目的设计师们对这方面的感触会更多。EDM 两家店在装修过程中都遇到了与周边邻居的摩擦。五原路二号楼装修过程中,因为紧挨着的就是居民区,
所以如何妥善处理与周边社群的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会采取一些友好的方式去缓和与周边社群的矛盾,比如建国路三层露台挨着隔壁邻居的窗户,我们就为邻居制作了一个挡雨棚,通过类似这样的方法去缓解甚至化解彼此之间的误会。沟通很重要,只有通过不断地沟通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