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还是超过了一千字
↑
来源:豆瓣《封神2》
有人说我认为姬发用《召南·野有死麕》对邓婵玉开黄腔,这个认识是错误的,那可是诗经!难道说是暗示这个行为是高雅的,人家说不定在对女孩子有礼貌地歌唱爱情?我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而风就是各地的民歌,也就是口口相传的民间小调。
现在觉得文言文风雅,当年可能就是口头语。或许就和阿里里阿里里阿里阿里里差不多。
↑
来自网络搜索
很多人都知道,民歌原版有很多是相当露骨的,只是在现代能正式发行的版本多数都去掉了这部分(不信你去搜搜比较初级的《老司机带带我》)。所以诗经出现小黄曲并不稀奇,只是不一定把这个部分选做教材罢了。不能因为一部分比较高雅,就否认另一部分的粗鄙活力。我认为互相有意的人调笑污一下也没什么,失礼的是强加于对方,尤其陌生人。
↑
来源:百度搜索,b站也有
据形容,《召南·野有死麕》用词“热辣”,
“老师在课堂上讲这首诗的时候,女生们都害羞的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听,男生们都吃吃的笑”
。可见姬发本来想要的是这个效果,只是邓婵玉又不是娇滴滴的小姑娘。
一个身经百战的御姐,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才不吃这套。
↑
来源:豆瓣《封神2》
我们先看看原文:
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来自百度百科的译文:
打死獐子在荒郊,我用白茅将它包。遇到少女春心动,走上前来把话挑。
林中丛生小树木,荒野有只小死鹿。白茅捆扎献给谁?有位少女颜如玉。
“请你慢慢来别着忙,别碰围裙莫慌张,别惹狗儿叫汪汪!”
↑
来自网络搜索《野有死麕》的插图
(这段实在翻译的比较隐晦,其他注解可以自己看百科)
这首诗表述了当时原始的社会分工:男性捕猎,女性采集。强有力的男性追求女性就是一招:
展示男子气概——送猎物。
柔弱的女性也没有什么拒绝的余地。只能说你
薅我衣服的时候温柔点儿
,别太激烈,不然动静太大我的狗要叫了。
虽然诗中描述不是绝对情况,但也反应了当时社会的一定风气:这首诗创作的大概时间段是周代,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已开始逐步摒弃夏商时期野蛮、落后的掠夺婚、买卖婚、交换婚姻等,开始采用较文明的聘娶婚制。所以才有诗中送猎物展示实力这一出。
另外在西周初期,为了人口繁衍,鼓励生育(怎么有点眼熟?)。女子20岁以下,男子30岁以下结婚都算及时,但如果男子超过30岁,女子超过20岁还不结婚,那么就叫“失时”,在仲春时节,官府会下令单身男女尽快找到对象,还会组织相亲大会,不参加要处罚(单身税?)。这个时候,就算是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可以随便钻小树林。反正
看个人本事,尽快闪婚
。不然爹妈也有责任一起挨罚。(《周礼》)
↑来自wiki,
此图其实是明朝婚礼,周朝婚礼无图。周礼一直对封建礼教产生深刻的影响
国情如此“开放”,这种歌流行起来也挺正常,
搞不好还有更香艳的
。“
《诗经》给了我们一双眼睛,能够让我们真实地去看到当时的社会风貌,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文化。
”但在后来的朝代中,却总有质疑这个故事本质的声音。
关于《召南·野有死麕》的主旨,卫宏《毛诗序》云:“
野有死麕,恶无礼也。天下大乱,强暴相陵,遂成淫风。被文王之化,虽当乱世,犹恶无礼也。
”郑玄《毛诗笺》云:“
贞女欲吉士以礼来……又疾时无礼,强暴之男相劫胁。
”(百度百科)
当然了,人并不总是能够认清自己的欲望,《野有死麕》这首诗描述的女主甚至当时相似情况的许多女性,她们
也许有爱情的驱使,也许只是为了生存才结婚
。古代社会,个体不够强大,谁也不想因为单身被人家用异样眼光看待。
↑
说不定还要调查你是不是正常人咧,这时候假结婚就有了市场(《间谍过家家》)
在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意愿,尤其是女性的意愿,多数时候并不被重视。在现代的电影《好东西》里能够探讨“
我想睡你,但我不想你撕我最贵这套内衣
”,但《诗经》那个年代,最喜欢的围裙被弄坏了也不能发火,谁让你不是邓婵玉。
↑
来自豆瓣《好东西》
回到电影《封神2》中来,当时姬发和邓婵玉他们两人是处于敌对状态,故意言语挑逗,
让敌人感到不适,是正常思路
。
修桥的劳工理论上素质不高,但年轻体壮,荷尔蒙爆棚,看到漂亮女孩子路过调戏几句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符合伏兵的伪装身份
。别说古代,《欲望都市》中米兰达走在大街上也有维修工调戏她,只不过她也没在怕的,直接怼了回去(S01E11)。
↑
来自网络搜索
邓婵玉是对方主将。所以这个行径不止是简单的调戏妇女了,他们其实是在扰乱敌将情绪,破坏对方士气。
↑
连rap battle都还要互怼“你滴妈妈屁股大”呢
邓姐则是觉得这些小毛孩的行为非常幼稚可笑,根本不理。身旁副将听了倒是非常愤怒,要抽这些家伙,但她却说不妨让他们
唱大声点
。估计心里在想
反正唱的又不是我,我害臊什么?
敢撕我裤腰带的人手马上给你剁了。非常霸气,
让女性角色在一场性别霸凌中反客为主,
起哄的人反而自讨没趣。
说到邓婵玉这个角色,本来有着非常难得的创意。她是用一个现代的视角去塑造的,强大,镇定。在工作场合她会认为不分男女,只有权责与事业心。北海十年征战的老将,才能说出“
姬发小儿不懂打仗 ,让我来教教他
”这样自信的话。
一个英姿飒爽,脑回路正常,言出必行的女性强者,正是近年来国内电影所缺乏的。
↑
来源:豆瓣《封神2》
只可惜帅不过三场戏,之后马上沦为工具人。接后来的落难、被男主搭救、进入敌方阵营与民同乐马上抛弃自己前十几二十年的生存价值,令人难以理解。两军交战,
正常人会因为她是个女的就忘记她有多危险,放她一条生路吗?
你留着她干啥,当压寨夫人?
因为性别而被怜悯被搭救,对于邓姐这样的女性来说简直就是军人的耻辱了。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你觉得能活就是好事就是你对)
情节的毫无逻辑、和其他角色的无力感,让前两部最有新意的角色还是成为了“男性主角成长中的祭品”。(以上只是个人看法,你觉得有逻辑有深度有力度就是你对)
由隔壁另一部春节档看来,我们编剧的思路是多么陈词滥调,非得女性去做这个“必须失去的重要的东西”,男性才会得到成长吗?
21世纪都过去四分之一了,就不能有点创意
,不把老婆炼剑,干将莫邪和亚梭尔亚亥就不能面世吗?
↑
来源:《冰与火之歌》wiki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