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  ·  习近平对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作出重要指示 ·  4 小时前  
进出口银行  ·  进出口银行行领导开展节后走访慰问 ·  15 小时前  
进出口银行  ·  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谈 ·  2 天前  
进出口银行  ·  坚定信心 深化改革 ... ·  3 天前  
中国人民银行  ·  2025年春节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以案说险 | 警惕!借疫情诈骗,有这些套路……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20-03-12 07:08

正文


江苏银保监局推荐

民生银行供稿



背景介绍


一场疫情,看清世间百态。就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时,却有人利用疫情趁机诈骗,各地已有多人上当受骗。疫情当前,民生银行南京分行提示您防骗与防疫同样重要!




典型案例



案例一


吴先生高烧不退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便想试试众筹医药费。对众筹不甚了解的张先生拨打了网上的一个小广告联系电话。当晚,一名自称 “志愿者”的人与吴先生联系,要求吴先生关注某公众号平台,并绑定手机号、身份证和银行卡,再缴纳600元的保证费,众筹结束公示24小时后提现。众筹的链接生成后,他就发给了自己的亲戚朋友,他的很多熟人都通过这个页面进行了捐款。

可仅仅一天后,吴先生的熟人发现众筹页面突然被注销,此时众筹金额已达3777.6元,同时吴先生发现“志愿者”联系不上,公众号也已注销。吴先生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案例二


杨女士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复工,在家隔离的她在网上看到有人售卖一种号称国外研制的新药,是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口秘方”,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的特效药,杨女士随即点开链接,输入个人银行卡信息付款后,却发现卡内资金不翼而飞。





案例三


王先生其因疫情期间在家无聊,下载APP刷单赚点佣金和打发时间,按照对方的指引,通过银行卡转账2万元本金给对方后,对方消失。





案例分析


1

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提出要依法严惩诈骗、聚众哄抢犯罪。在疫情防控期间,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用于疫情防控的物品的名义骗取公私财物,或者捏造事实骗取公众捐赠款物,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2

疫情期间不法分子冒充公安、医院、志愿者等相关人员谎称家人、亲属入院要求“打款”的骗局,收到这类电话或信息首先不能慌张,要致电所提及的家人或亲属直接了解情况,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给陌生人打款。

另外,如果想“献爱心”,最好是直接通过慈善机构的正规渠道进行捐赠,而且捐赠过程中不要提供银行密码或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