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态梦网
生态梦网是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门户网络平台,致力于为生态城及周边区域居民和关注者提供生活资讯和信息交流服务,目前拥有门户网站、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和微博四个平台,本公众号为生态梦网唯一公众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态梦网  ·  全员涨薪25%!天津首店来了 ·  6 天前  
生态梦网  ·  最新!生态城这所学校启动“北京班”建设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态梦网

生态城纪录片:为中新天津生态城十周岁庆生!

生态梦网  · 公众号  · 天津  · 2017-03-22 20:28

正文

  2008年9月28日,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工奠基。8年多来,生态城从一片盐碱荒滩,建设成为一座绿色产业聚集、社会事业齐备、拥有超过6万就业和居住人口的宜居、宜业、乐活的绿色新城,走出了一条资源约束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新路。2018年,生态城将迎来十周岁的生日,生态城管委会因此组织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记录这十年间在生态城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巨变,记录这片土地上的成长与梦想,幸福与未来!


  纪录生态城的人和景


  纪录片从去年9月开拍,目前已拍摄了两集内容——生态建设和社区建设。为此,拍摄团队走遍生态城的角角落落,纪录了这里如何从盐碱荒芜变得水清地绿,通过四处寻访联络,采访了很多建设生态城的人、住在生态城的人以及为生态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围堵专家大咖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生态城建设的总规划师之一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生态城建设的总规划师之一。今年1月生态城总规划修编,拍摄团队利用杨院长入住酒店的那天晚上采访了他。杨院长对生态城未来的规划发展提出了看法,因为聊得投机,原本设定二十分钟的采访延长到两个小时。观众今后在纪录片中就能够领略到这位大腕儿级人物的风采和观点。


REGISTER RICHARD CHARLES——世界知名的生态城市研究专家


  另一位大咖来自美国,名叫REGISTER RICHARD CHARLES,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生态城市研究专家。拍摄团队打探到RICHARD要在青岛参加一个国际性会议,经过多次联系沟通,终于将其请到天津生态城。RICHARD多年前来过这里,这次游览了妈祖庙,参观了社区中心,看到了广场舞,对生态城的发展变化赞不绝口。RICHARD的采访从下午两点钟一直持续到晚上七点钟,创造了一个超长采访记录,记录下了这位知名专家的独到见解。


  纪录居民百姓


  生态城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但通过社区中心、邻里之家等交流活动场所,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韩阿姨一家都是东北人,女儿毕业后来到生态城工作,韩阿姨夫妻俩也因此来到了这里。在邻里之家,韩阿姨认识了许多同龄人,于是大家自发组织了一支舞蹈队,韩阿姨担任舞蹈队队长。舞蹈队经常参加生态城社区演出,而且不断发展壮大,不少大叔们也加入进来,原本非常“宅”的韩阿姨老伴儿也成为了其中一员。起初只是打算短暂居住,可如今韩阿姨夫妻俩已经是“乐不思蜀”,彻底爱上了生态城里的生活!


拍摄生态城的老人

拍摄第一社区服务中心


  拍摄静湖野鸭


  静湖过去是一个污水库,整个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经过多年治理,如今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了生态城的一个景观湖。在拍摄静湖时,一只野鸭正好在此捕食,摄像师巧妙地捕捉到其捕食出水的那一瞬间,见证了静湖如今良好的生态系统。


拍摄静湖


  探访新加坡


  天津生态城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的合作项目,规划建设借鉴了新加坡的经验做法。为了做个对比,今年1月摄制组去探访了新加坡。


  新加坡降水量大,但同时又是一个缺水国家,既要解决城市排涝问题,又要做好雨水收集,因此新加坡很早就实践了今天我们讲的“海绵城市”理念。加冷河,早前的一个水泥排水沟,如今已经改造成为一条水清岸绿的生态之河,兼具蓄水排水和市民休闲的功能。加冷河之于新加坡,如同静湖之于生态城,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典范。


  除了加冷河,摄制组还探访了新加坡一个大型新生水厂,由于技术先进和要求严苛,这里处理过的新生水纯净无比,接过一杯就可以直接饮用,这种水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Newater。如今生态城也借鉴了新加坡的做法和技术,也有了自己的“Newater”。


  生态城中有一个生态谷公园,其犹如一条生态走廊穿插在街道社区之中,这个巧妙的构思便来源于新加坡。摄制组拍摄了新加坡各式各样的花园,采访了新加坡国家公园局高级署长杨明忠先生。透过纪录片,观众定能明白新加坡为什么能够得到“花园城市”的美誉!


杨明忠——新加坡国家公园局高级署长


  新加坡的社区建设别具一格,摄制组深入新加坡和生态城的社区,截取两地人的生活片段,展示其中的相同与不同!


  “痛并快乐着”的拍摄过程


  整个纪录片拍摄团队近百人,囊括记者、编辑、灯光、摄像、航拍、音频等众多部门。煜煜,团队里的美女记者,讲述了他们“痛并快乐着”的拍摄过程。


在妈祖航拍

海边拍摄为保护机器不被吹倒而搭建的人墙

记者在新加坡植物园用话筒收集大自然的声音

在生态城第三社区服务中心拍摄


  辛勤的工作。新加坡的拍摄工作从今年1月16日到20日,从天津到狮城,一下子就从寒冷的冬天进入到炎热的夏天,煜煜刚到便开始发烧,但拍摄工作却不能停止。白天拍摄,晚上案头,工作安排满满当当,整整五天时间,摄制组始终过着“早五晚十二”的生活。不只是工作人员,采访对象也同样付出了辛苦。在生态城故道河边,池凤龙部长(天津生态城市政景观有限公司前期部科研主管)边走边讲述这片盐碱地的修复过程,那天天气寒冷,河风清冽,可镜头中的人却不能捂得严严实实,一天的拍摄结束了,池部长也生病了。


  纪录片最讲究的是真实的还原生活,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为了将最真实的一幕展现在观众面前,摄制组成员可没少吃苦:在妈祖庙拍摄时,海边风大浪急,摄像机难以立稳,摄制组成员排成人墙来护住摄像机;前往新加坡拍摄,在机场时摄像器材被要求必须托运,为了确保器材安全,摄制组成员毫不犹豫地拽出行李箱里的衣服,包裹住摄像器材;新加坡多雨,每当下雨时,摄制组成员的雨衣就必然披在了摄像机的“身上”。


  镜头外的付出。面对面的室内采访,采访对象周遭总是布满大灯、遮光板、背景板等各种器材,这些都属于灯光组的工作。RICHARD先生的采访,灯光组从前一天晚上九点开始布光,一直持续到凌晨三点,杨保军院长的采访也是提前布光三个多小时,这些工作非专业人士恐怕想象不到。DIT工作人员负责备份数据,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珍贵影像因没有备份或者备份不足而无法挽回的情况,因此这是一项事关重大的工作。这次纪录片要求备份三处,因此备份一天的拍摄素材就长达六七个小时,如果第二天要继续拍摄,备份工作就要连夜完成。


  通过辛勤的工作,摄制组拍摄了大量素材,但由于纪录片篇幅有限,取舍起来真的很痛苦。“我们在新加坡拍摄了大量内容,足够制作一集,可真正用在片子里可能就是十分钟。”煜煜说,“如果有可能的话,真希望制作一个花絮版或者电影版。”


  大饱眼福的经典镜头


  说了这么多,在这里奉送纪录片中几个经典镜头,供大家想象和期待:


  2016年10月的一天晚上,同以往一样,居民区依然是万家灯火,与以往不同的是,生态城的公共建筑物内也纷纷亮起灯光,这时候,一架航拍器出现在生态城的上空,记录下了这难得一见的璀璨夜景。


  新加坡的滨海堤坝响起了排水警报,不久后水闸开启,碧绿的河水喷涌而出,立刻与湛蓝的海水划分出一条清晰的界线,但这条界线很快模糊、消散,激情碰撞转变成彼此融合,上演了一幅水流千里归大海的壮观景象。


  风和日丽的一天,生态城海边宁静安详,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一只渔船驶过,本来平静的海水被激起层层浪花,伴随着渔船逐渐远去,呈现出一张船与海相生相伴的画面。


蓟运河故道

航拍生态城污水处理厂

夜晚航拍外国语大学中学部


  “在拍摄纪录片之前,我觉得生态城只是一个巨大的地产项目,拍了这部纪录片,我才感到这里真的是一个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和活力之城。”煜煜说,“这部纪录片会向人们展示一个真实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先前不了解这里的人们,一定会通过这部纪录片喜欢上这里!”



更多精彩请阅读《Think Big创想》杂志,或登录国家动漫园官方网站浏览电子杂志。



·欢迎投稿·

微信公众号:NAIP_SSTEC

官方微博:国家动漫园

官方网站:www.sino-anim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