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手5月德国行旅,出行在即,
大神边丰富行程,
边整理
出一篇关于Vitra的分享文,
没有矫揉造作的华丽文藻,
没有灼人眼球的标题党,
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小编也是通读文章后才领会:
之所以把Vitra作为此次德国行最南端的落点,
其魅力不光是拥有五光十色的设计师椅,
更是收藏普利兹克建筑
大师作品的鼻祖开河之地——
盖里
在初生牛犊时期才华横溢的开始、
安藤忠雄
走出日本的第一个作品、
扎哈
建筑人生
的第一个落成作品、
妹岛
精致明亮感染力超强的厂房
……
其背后是建筑界伯乐Rolf Fehlbaum神奇的人生~~~
一想到马上能触摸到这精彩的一切,
就激动不已~
希望我们月底德国行的直播和分享,
也能让你感同身受,
更多有趣的建筑,都藏在这文章里待你发掘哦,
不多赘述,八卦之旅从这里开始~~~
正文:JASON
关于Vitra必须知道的八卦
Rolf Fehlbaum – 建筑界的伯乐,一个收藏椅子和建筑的理想主义者
在
德国南部同瑞士交界有个风景秀丽的小镇
Weil am rhein,每年吸引了很多设计师前去膜拜的却是那里的一个厂区——Vitra(此Vitra可不是那卖洁具的Vitra哦),以至于在很多设计师心目中,不记得小镇名字,只记得Vitra~~
Vitra厂区非常神奇,
一片小小的厂区集中了众多当代建筑师的建筑作品,
包括6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更为令人折服的是,其中5位是在这里委托设计后才获得大奖。
这是史无仅有的。
对Vitra的灵魂人物Rolf Fehlbaum产生兴趣源于2011年参观Vitra厂区,在这个椅子的世界里竟然还藏了个当代建筑博物馆。这里的很多建筑都是当今大红大紫的明星建筑师(如盖里、扎哈)的开端作品,Rolf堪称建筑界的伯乐。我想他一定是个理想主义者。今年故地重游之前,整理些八卦同伙伴们分享。
“我不是生来就热爱椅子的,-- 我是学着逐渐热爱椅子的。”
Rolf Fehlbaum 1941年生在瑞士巴塞尔,也算个富二代。父母创立了Vitra,做店面装潢生意,总部在巴塞尔。一次父亲老Fehlbaum在纽约看到伊姆斯设计的椅子大为喜欢,开始谈判授权生产,于1957年带领Vitra涉足家具市场,主要生产被Herman Miller授权的伊姆斯
和
尼尔森设计的椅子,面对欧洲市场销售。
伊姆斯(Charles Eames,1907-1978)是美国最杰出、最有影响的少数几个家具与室内设计大师之一。
小Rolf Fehlbaum作为翻译得以同父母一起去到美国拜会伊姆斯和尼尔森。在美国的几个月中,Rolf虽然开始了解那些后来成为经典的椅子们,但椅子并不是他的兴趣所在,他想走的是学术之路。
伊姆斯设计的经典椅子 (1956)
尼尔森的可可椅 (1958)
一路读到博士,1967年在Edgar Salin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论文的标题是《圣西门和圣西门主义,从自由主义到经济规划》。没错,
这个圣西门就是中国教科书里人人皆知的所谓“空想社会主义”者。
Rolf毕业后在家族企业里工作了
不长
一段的时间,因同父亲的争吵,又想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遂去了慕尼黑。他爱好电影,在巴伐利亚电影公司从事编辑和制片工作。渐渐发现自己缺乏这方面的天赋,从事电影业3年后,又转到巴伐利亚建筑师协会工作了4年,从事教育和培训工作。1977年老父亲退休,Rolf又回到家族企业开始全面管理Vitra的工作。
“我只想看看是否我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如果不能,我会很快去干别的事。我当时非常缺乏安全感。”
Panton椅 (1967)
父亲的独具慧眼已经给Vitra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1960s 年代中期,率先推出了一次成型的聚酯椅子,Panton椅。
Rolf接班后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其实设计一直在Rolf的血液里。
他很快便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设计鉴赏家,对于运用最新的技术和材料去优雅地解决实际的问题,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
在他的带领下,Vitra 跟更多的设计师合作,推出一款又一款经典的椅子。
他也越来越热爱椅子,开始收藏椅子。
椅子捧出的建筑世界
1981年的一场意外大火烧毁了大半个厂区。Rolf请来高技派的Grimshaw做灾后重建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在重建过程中,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Vitra的新厂区。家族为了庆祝老爸70岁生日,请瑞典当代艺术家Claes Oldenburgs做一个雕塑。
Claes Oldenburgs
克拉斯•奥尔登堡或许是波普艺术家中最激进、最富有创造性的一个,他擅于把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变为艺术。奥登伯格的作品通俗易懂,让人们认识到“艺术是快乐的东西”。
Claes Oldenburgs的雕塑—Balancing Tools (1984)
通过Oldenburgs, Rolf结识了年轻的设计师盖里(Gehry)。
原本Rolf想请盖里设计椅子,但后来讨论到建筑。Rolf想为什么不能为自己收藏的椅子建个椅子博物馆呢?
新工厂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为什么不能把椅子博物馆跟新厂区糅合在一起呢?
结果就诞生了盖里第一个曲面形式的建筑,
可以想见人们当年的惊讶。作为总规划师的Grimshaw非常不满,认为盖里的建筑打破了厂区的整体感。
但这被Rolf称为“拼图法”(the collage approach),反映了Rolf更广阔的设计哲学。
Rolf决定彻底改变原来整体的规划,渐渐地,一个一个建筑变成了Vitra厂区拼图的一部分。
盖里的Vitra博物馆
拼图的开始,
盖里设计的博物馆(1989年)仿佛是对百公里外的朗香教堂在致敬。
是初生牛犊的无限遐想的开始。数年后他因西班牙Bilbao的古根海姆美术馆而大红大紫。 Rolf对建筑师眼光精准超凡,Vitra的建筑之旅由此开始。
安藤忠雄的Vitra会议中心
第二个委托项目是安藤忠雄的会议中心(1993)。在一次安藤来Vitra开会期间,Rolf马上委托安藤设计一个冥想空间。“现在听上去相当尴尬。这是个多么可笑的项目……我当时充满浪漫情调,但现实最终把我拉回了这个更合理的会议中心。”会议中心很好的考虑了光、风和樱桃园的周围环境,两层的建筑大部份沉入地下,留下盛开的樱桃林。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已有的樱桃林,整个建筑建设期间,只移走了三颗原生樱桃树。虽然满足了会议中心的功能,但安藤的带有禅意的建筑却不失一种宗教的虔诚感,也满足了Rolf冥想空间的需求。
建筑的宁静,同对面盖里热情奔放的高调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安藤走出日本的第一个项目。
扎哈第一个落成建筑——Vitra消防站
Vitra最著名的建筑要数扎哈的消防站。建筑的起点是从设计椅子开始的。
本来找扎哈来设计椅子的,谈着谈着,正逢Vitra想建个消防站,便成就了当今全世界最著名女建筑师第一个的落成建筑,你不能不佩服Rolf的胆识和眼光。
消防站就是个混凝土的大型雕塑,外形前卫锋利,马列维奇般的线条划破空间,也划破了传统的认知。Rolf坚称消防站是为了满足功能而建,只是一来建成后,消防建筑的规范有所改变,二来Vitra所在城市weil am rhein的消防站已经能够满足工厂的需要。
尽管扎哈的消防站从没作为消防站使用过, 20多年后的今天, 这座充满激情与力量的小小建筑已经成为了经典和永恒。
值得一提的是前面三位提到的建筑师,后来都都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将,成了建筑界的明星大腕。
Rolf凭着对建筑的独特品味而被推选为普利兹克奖的评委(2004-2010)。尽管他当评委的第一年扎哈便获奖,又有谁不认为那不是实至名归呢?
西扎Alvaro Siza设计的Vitra厂房
在消防站旁边是另一座1994年落成的Alvaro Siza(1992年普利兹克奖,但此设计委托在获奖前)设计的厂房,砖红色的建筑低调、古典,却不失优美。建筑物上还设计有一座与Grimshaw所设计的厂房连接的遮雨棚,感应式的设计让它在雨天降下,晴天时抬起能亮出消防站的视野。
2000年Vitra又从美国的底特律整体搬来了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 1975年设计的“穹顶”。
2003年Rolf又搬来了Jean Prouve 1953年设计建造的加油站。
Jasper Morrison设计的巴士站
2002年开始涉足家用家具,在2004年一月,Vitra发布了他们的家用家具系列作品,其中包括了一些恢复生产的经典设计以及一些当代设计师的作品。Vitra公司早先的关注点是办公家具和商业客户,现在,公司创立了家用系列这个新的方向,针对的是那些对设计有兴趣的个人用户。
对家具的展示需求催生了VitraHaus, 2010年由Herzog & de Meuron(2001普利兹克奖)设计的 VitraHaus落成。
这座像积木一样堆积起来的奇怪房子的设计概念,包含了两个一直出现在Herzog & de Meuron作品中的主题:
原型房子和堆积体量
。
这个概念更强烈地回到了ur-house(原型屋)的主题,而且这个5层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展示为家庭设计的家具和器物。根据室内空间的性质和尺度,这个建筑采用了“家居尺度”这个母题,这样设计的展厅能够暗示出熟悉的家居环境体验。每个独立的模块房子都是相同且抽象的,除了少数几个例外。这些模块房子只有山墙面是采光的,侧墙像是机械冲床处理的外观效果。它们像积木一样堆积起这座5层楼,在有些部分,壮观的悬挑了49英尺。
这些房子看起来一片混乱,但开窗的角度都是最大限度对着室外优美景观,且室内空间衔接流畅,步移景异,给人一气呵成地感觉,创造了独特的三维体验。
赫佐格和德梅
隆Herzog & de Meuron设计的Vitrahaus
赫佐格和德梅
隆Herzog & de Meuron设计的Vitrahaus室内。
里面有售1:6的设计师椅子模型,昂贵但精美,受到设计师热捧,是Vitra博物馆重要的经营来源。
Rolf Fehlbaum对SANAA事务所(妹岛)的成就十分感兴趣,他选择这个日本团队为Vitra设计了一个厂房(2006年委托,2012年建成)。
他们的作品精致明亮感染力强,没有严格的建筑形式、勉强的创作或是说教式的极简主义。
从远处来看,建筑均匀的外观像是个超现实的光环。它唯一能看到的是这个白色大圆的一部分,似乎比实际体量小很多。它让人感觉内部没有光,也不允许视线进入。这个建筑似乎是一个谜,在外部不能看出它的功能,也看不出它的外墙、屋顶和结构框。建筑的环形流线保证了装卸货物时流线的方便高效,装配区在建筑中心,也可根据情况随时作他用。环形流线在工厂建筑里是很少见的,但是SANAA把它用在此处十分切合实际。
妹岛和世
SANAA设计的Vitra厂房
外墙的混凝土墙壁上有外保温材料,涵盖整个建筑体量。这给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外立面是丙烯酸玻璃制成的波状表面,宽1.8m,高11m(也就是建筑的高度)。这种波状外立面需要加热至60摄氏度来造型。由于没有一个生产商能塑造这样的大件,还专门为此项目要用的玻璃材料建了烤箱。
建筑师考虑到为了避免明显的视觉重复,研究出了三种不同波宽的挂板材料。它们可以旋转180度安装,这样就有了六种挂板类型。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重复图案,也方便外墙开洞口(用于门、窗、进料台等)。
最新的“拼图”是2014年添加的大滑梯,比利时艺术家Carsten Höller的作品,高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