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知识精选
带你走进地理知识的殿堂,天文、地质、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等,大家多多推广,希望能给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地理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夕阳,白鹤,和鹳雀楼 ·  7 小时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张掖平山湖大峡谷:红色崖壁下的自然奇观 ·  17 小时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张掖平山湖大峡谷:红色崖壁下的自然奇观 ·  17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珠江不是一条河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今天,被“神树冰脉”震撼到了 ·  2 天前  
地理狗看世界  ·  格鲁吉亚,高加索不相信眼泪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知识精选

印度洋曾经是明朝的内湖?

地理知识精选  · 公众号  · 地理  · 2018-11-11 13:37

正文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贸易往来十分发达,早在汉朝就有了丝绸之路,而海上贸易则是早在唐宋时期便在印度洋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影响延伸至十六世纪。如戈雷多曾说他在印度海岸发现许多中国人的商站。另一本葡萄牙著作说据霍尔木兹人讲中国船很多,仅一次涨潮就有4000艘中国船进入海峡。在郑和海上远征中,通过军事威慑和和平贸易,使许多印度洋国家成为明朝的藩属,构成北印度洋朝贡贸易圈。包括孟加拉,斯里兰卡,印度西南海岸,霍尔木兹,亚丁和非洲东海岸的三座城市:摩加迪沙,孟巴萨,拉瓦尔。这些城市控制着通往西亚,东非和印度腹地的商路。

当时阿拉伯商人垄断印度洋贸易的时代已经过去,而葡萄牙人要到1498年才能来到,中国有一个世纪的时间控制印度洋贸易,进而使印度洋成为明朝的内湖。而让印度洋成为明朝内湖的功臣是郑和,这里说的内湖只是势力范围,并不是实际占领的领土。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 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 洲东部,红海、麦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西亚、南亚等的联系。

这是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你们感受一下,是不是印度洋成为中国的内湖。根据这个下西洋图有网友画了明朝势力范围图,你们再感受一下:

是不是你和你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从这个图上看,确实印度洋成为了明朝的内湖,不过这仅仅是势力范围。

把印度洋化为内湖的功臣还有一个就是明朝的藩属国,如果只是通过贸易,控制力没有那么强,很多印度洋沿岸国家成为了明朝的藩属国。

明代中国藩属国:朝鲜、越南、日本、琉球、老挝、柬埔寨、缅甸、暹罗(泰国)、爪哇(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锡兰(斯里兰卡)、廓尔喀(尼泊尔)、不丹、马六甲(马来西亚)等都是中国的藩属国。

附上一张十五世纪亚洲全图,你们感受一下

由此大明将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成为世界性海上强国,并控制海上丝绸香料之路。西方人将没有机会建立在亚非的霸权。但这一切都随着海上远征的结束化为泡影。尽管朝贡贸易仍在继续,印度洋上还有许多中国私人商船,但中国已丧失了对印度洋贸易的控制。失去强大的海上威慑力量,外国商人便不愿按官方比价买卖并接受纸币,从事朝贡贸易因此无利可图而减少,而明明朝与北印度洋各国的外交关系也随之疏远。同时,没有海上护航的商船队是没有安全保障的。仅在1511年7月7日一天,便有五艘中国商船在马六甲海峡遭到海盗抢劫,他们却得不到祖国的任何保护。 将水师撤出印度洋的明朝已无力保护它的北印度洋藩属。郑和远征结束不足一个世纪,北印度洋朝贡圈已土崩瓦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