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茅庐学堂
茅庐学堂是一家战略落地组织升级管理咨询服务机构,由一批10年以上的阿里巴巴组织发展和业务实战专家发起和运营。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茅庐学堂

作为管理者,你到底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

茅庐学堂  · 公众号  ·  · 2024-03-14 17:16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茅庐学堂 ” 公众号 ▼
回复 1 抽取福利,本轮奖品 《阿里三板斧》线上课


作者:施耀华,茅庐学堂企业发展顾问
本文干货满满,建议收藏~


关于团队管理的文章浩如烟海,但往往一听就懂,一转头就忘。我认为:团队有大有小,成员有新有旧,企业业务状态千差百异,所以很难有一套一成不变的团队管理办法。

但作为团队管理者, 有些基本的工作能力是需要具备的,不见得一下子全部都得用得上,但你得有 。就如一辆汽车,你平常可能用不上它的最大功率,但在某一时刻它可以迅速帮你完成超车动作。

最近恰逢一位Top Sales好友晋升为团队长。她跟我聊天的时候提到,如何带好这个业绩不太理想的团队拿到公司交给她的结果,是当下最大的挑战。今天咱们借着这位朋友的故事,一起来梳理一下,作为团队管理者,到底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和工具?

我们不妨从基本的 “定目标,建团队,拿结果,涨能力” 四个方面说起。


定目标:看得清,定得准

目标是团队之所以成为团队的基础,也是目标的意义所在。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团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了。此外,优秀的军队都是敌人成就的,而企业或团队的“敌人”就是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要怎么做?


01 先搞清楚以下几点

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先搞清楚以下几点:

前提:为什么有这个任务?
相关者:跟谁有关?各自在任务中的定位与关联度如何?
结果描述:用什么结果来衡量任务达成?
模式与路径:怎么完成?通过什么方式实现?
战场情况:市场、产品、资源如何?
团队现状:人员组成及工具(系统)情况如何?


02 再设定一个好目标

我们说,一个好的目标,要做到“上接战略、下联绩效、全员嗨爆”。

首先,部门目标源自公司的战略目标,团队要清晰的知道自己在战略大图中的站位及目标与战略的关联。其次,目标是直指业务达成的关键要素,符合SMART原则,可追踪可考核,与绩效相连。最后,目标的解读要与公司愿景、个人的梦想、团队的梦想链接在一起,团队目标的达成,让服务客户的价值得以实现,公司、团队、个人的梦想与价值均同时得到了实现。

目标,向上能清晰与战略的关系,向下可与每个人的考核指标及个人成长方向关联,有挑战性能激发向心力与战斗力。知道什么是好的目标,也要了解目标设定会遇到的各种坑,知道如何规避。

目标如何科学的制定,目标如何拆解,目标如何分配,目标要怎么传递才能全员嗨爆,目标如何避坑?此前茅庐学堂有发布过相关文章,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万字干货,教你如何定目标

茅庐学堂 2021-05-18 首发



建团队:通过团队拿结果

管理者要建什么样的团队?恰好手中有这样一张表,咱们可以对照一下,看看咱们的是真正的团队,还只是一种团伙的状态?

*团队的四种状态

01 配置合理的团队人员结构
在企业中有HRBP提供支持,但作为管理者,要做到心中有数。
人才画像: 团队的关键岗位需要什么能力?哪些能力人员的组合是最佳?这很重要,管理者要很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来跟你一起完成目标。HR领域的胜任力模型的梳理或许可以给你提供帮助。
人才盘点: 现在有什么人?是否胜任?缺什么人?
人才策略: 如何吸引或培养人?
人才地图: 外部人才在哪里?如何引进来?


精选资料

茅庐学堂特别整理了一份 《131份员工胜任力模型图表》 关注茅庐学堂公众号 ▼,后台回复 “胜任力” ,即可免费领取~



至于招聘和解聘的能力,是中高阶管理需要掌握的,下次我们再详细分享。

当人都找来之后,管理者需要帮助新人的融入,打消成员之间的隔阂,打造高凝聚力的团队。此时需要具备一些团队建设的能力和方法。

这方面可能更多的人会认为团建就是喝酒吃饭,旅游打牌。其实, 有效的团建是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基于弱点的信任 (源自《团队协作的五项障碍》,指的是团队成员要敢于敞开心扉并承认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二是共同经历的胜利。 一些团队融合工具,如:鱼缸会议、性格测试、生命年轮等,都是可以有促进团队信任与增强融合度的作用的。


02 发挥团队效能

成员有了,但不意味着团队就成了,还需要有高效能,才可以做到1+1>2 的结果。 在这方面,阿里用“三个一”来进行概括:
一颗心:建立信任
一张图:目标共识
一场仗:以战养兵

这几个部分很值得后续单独拆解分享,敬请期待。


03 提升团队能力

团队成员每个人的发展状况都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需要管理者进行分层分类进行辅导。 这方面可以结合意愿度与能力的象限开展。

*下属的四种类型

04 建设团队文化

“文化”一词大家听起来可能觉得有点虚,但团队的持续高效运作缺少不了“团队文化”这个基础。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这是团队行动的一致理念、行为准则、信仰,内部成员共同形成的认知系统、行为方式和心理契约。 文化对于团队人员最后的组成形态产生很大的影响。

团队文化在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有不同的要求, 基层管理者需要承担的职责就是传承文化,让团队成员清晰的知道企业要什么不要什么 ,直观的感受就是管理者的以身作则,承担了什么责任,还有日常管理中,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姑息什么、惩罚了什么。

例如:阿里铁军的PK文化,真正做到了让业绩增速、让组织发展、让文化落地的组织诉求。通过5大要素和3大环节,借假修真、借事修人以及借人修己。

5大要素: 搭建PK系统组织结构、搭建保障机制、业务资源盘点、搭建战斗场景、视觉与状态传递。
3大环节: 战前启动、战时督战、战后复盘。

而这一PK文化在很多阿里的客户企业里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个时候再看看团队的这张图表,可能感受度会不一样了。

*团队的四种状态

拿结果:为过程鼓掌,为结果付酬

01 追过程

没有过程的结果是垃圾! 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放屁。 ”——阿里土话讲清楚了追过程与拿结果的关系。 你拿的结果,过程不可知、难复制,如同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运气使然,不可持续。 那追过程究竟在追什么?

追目标进度。 动态地进行目标的校准。市场是变化的,员工状态也是,所以目标要结合绩效管理来随时设,随时评,随时管。
追业务的关键流程&关键指标。 包括分析和拆解业务结果达成的关键业务环节和关键过程指标,搭建起过程报表和结果报表会让追踪更高效。优化流程,才能追好结果。
追工作习惯。 追业务技能提升,追助力业务的工具开发。好方法的提炼与训练,行为对了,业绩才能持续有。找对工具,才能事半功倍。
追关键战役和战斗的跟进与复盘。 明确必须要赢的战役和战斗,并且在过程中不断复盘和优化迭代作战方式。
团队士气的激发与保持。 一个士气低落的团队很难与优秀结果挂钩。这方面的内容,大家可以点击下方的文章了解。

团队管理基本功:找到士气低落的解药!

茅庐学堂 2022-06-23首发



02 管绩效

团队与个人的目标都有了,那对于团队以及每个成员的绩效管理就得跟上,而基于个人目标的绩效管理必不可少。方法有很多,KPI、OKR、BSC等等。

这么多工具中,没有哪个更高效的说法,只有与企业的匹配度的考量。但 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是在全公司的管理框架下进行使用和发挥的。 针对绩效管理中的一些理念与方法,所有管理者最好都能理解并运用其中。如:

绩效管理能帮助公司推动战略分解与落地;
绩效管理能帮助组织建立标准提升运转效率;
绩效管理能帮助团队共识成长与发展方向;
绩效管理能帮助个体进行工作评估与反馈。

绩效管理也有一套方法,我们叫“三四五” 工作法,包括:三个前提、四大要素和五步走。

三个前提: 明确角色、明晰与坚定、愿意且担当。
四大要素: 方式(结合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确定绩效工具)、强度(根据现状决定是否需要强制分布和末尾淘汰)、频率(周期多长?是按年还是月?)、内容指标除了业务以外,是否还包含团队、价值观或其他项指标的权重?)
五步走: 目标设定、反馈与辅导、绩效评估、奖惩改善以及提升改进的闭环循环。

阿里的绩效管理,无疑是可以很好地为建立高效能团队提供有效支撑的。


03 懂日常

管理者最忌讳的莫过于放手不管,甚至还美其名曰“无为而治”。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管理能力上的不自信而导致的胆怯,又或者是无暇管、杂事多。

其实,对于团队日常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除了要了解业务进展外,还要从中感受到团队氛围的变化。

这里有几个常用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日周报制度:
旨在核对计划、督促团队、帮助下属、关注成长。当然,管理者要提醒团队 避免流水账,鼓励成员写出自己的疑惑。 同时管理者需要认真阅读和回复日周报。回复更多在于辅导和帮助,着重于引发员工的思考和下一步的计划;而对于员工在报告中一些反馈的一些问题,立马去帮助员工扫除障碍和协助处理。

周会制度:
固定的日期和时间开周会,形成规律。 内容更多地聚焦在重点项目,以及需要进行横向资源对接的事情上 。同时线下周会相较于线上周会,更有助于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凝聚力。

高效会议:
冗长低效的会议会极大地影响了团队成员对管理者能力的认可度。可适当采用一些高效的会议方法,如: 六顶思考帽,时间卡,发言棒等方法和工具 ,结合参会者的提前准备,会议的效率会有一定提升的。


04 抓复盘

复盘会(AAR)是效用被远远低估的管理方法之一,也是每一个管理者需要掌握的能力项之一,这里有几点复盘的建议:

聚焦在事情进展及结果进行Review;
挖掘事情背后所隐含的组织心智模式、个人意识层次与底层假设;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深度思考;
成功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被复制,非不明就里的成功;
不接受稀里糊涂的失败,将团队不足变成组织的财富,沉淀为组织能力;
通过在业务、组织和人三个维度上的群体反思,共同看见,达到不断精进的目的;
探寻组织和个人的协同匹配模式,跳出具体事件的思考框。

复盘需要关注的3层内容、2大重点、5个步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